苍鹏
- 作品数:28 被引量:289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RI检测阿尔茨海默病乳头体体积的意义
- 2009年
- 李求实陆兵勋蒋海山苍鹏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乳头体MRI检测脑组织病理改变发病早期AD患者
- 经脾门静脉造影磁共振成像:肝脏灌注均匀度的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研究经脾门静脉造影磁共振成像(MRSP)在肝脏非病变区的灌注均匀度。方法可疑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6例,行MRSP检查。扫描分4个时相:平扫期、门静脉期、实质期和延迟期,测量不同时相肝实质和非病变性异常灌注区信号强度。结果MRSP门脉期出现肝脏非病变区的异常灌注率为4/16,共8个灶,均为肝硬化患者,最多见为三角形或扇形(7/8),分布无规律。结论MRSP在门静脉期存在不均匀灌注,但并不影响对病变的诊断;MRSP可得到较均匀的肝脏门脉期强化。
- 钟群张雪林张玉忠郭涛昌仁民苍鹏陈斌于丽娟
- 关键词:门静脉造影磁共振成像肝脏灌注肝脏恶性肿瘤
- 年龄与正常脑白质平均表观扩散系数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定量研究不同年龄段正常脑白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av)值,分析年龄因素对正常脑白质ADCav值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具有正常MRI表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年龄段分为4组:第1组(16~30岁,n=13),第2组(31~45岁,n=12),第3组(46~60,n=14)及第4组(>60岁,n=11);所有病人均行常规MR及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扩散加权成像序列采用扩散梯度加在3个正交方向上的扩散追踪加权成像(trace-weighteddiffusionimaging),定量测量白质区ADCav值,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段ADCav值特性.结果脑白质ADCav值为(0.71±0.08)×10-3mm2/s;不同年龄段4组ADCav值分别为:(0.69±0.06)×10-3mm2/s,(0.71±0.07)×10-3mm2/s,(0.71±0.09)×10-3mm2/s,(0.73±0.10)×10-3mm2/s;第1组ADC值与第4组ADC值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4);年龄大于60岁与年龄小于或等于60岁两组ADCav值分别为(0.73±0.10)×10-3mm2/s、(0.70±0.07)×10-3mm2/s,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6).结论随年龄的增长,正常脑白质ADCav值呈现微弱增长趋势,其原因可能为正常的年龄变化所致的脑内超微结构的改变.
- 赵修义张雪林王劲陈斌苍鹏昌仁民
- 关键词:年龄脑白质表观扩散系数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超微结构
- 半乳糖基白蛋白-超顺磁性氧化铁在兔肝脏小肿瘤检出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初步探讨半乳糖基白蛋白-超顺磁性氧化铁(Gal—BSA—SPIO)在肝脏小肿瘤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半乳糖基白蛋白包被小粒径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制备Gal—BSA—SPIO,测定其粒径大小。建立兔VX2肝癌模型(肿瘤直径〈1.5cm),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Gal—BSA—SPIO和SPIO组,每组10只,每组再分为5和10μmol Fe/kg组,每组5只。所有实验动物均分别采用SE T2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和梯度回波(GRE)T2WI序列行MR平扫,并按实验分组行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增强前后兔肝脏信噪比(SNR)和肿瘤与肝脏对比噪声比(CNR),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扫描完毕后对肝脏及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Gal—BSA—SPIO平均粒径为34.4nm,核心粒径为14.8nm。5μmol Fe/kgSPIO、5μmol Fe/kgGal—BSA—SPIO、10μmol Fe/kg SPIO和10μmol Fe/kg Gal—BSA—SPIO4组增强前后肝脏SNR差值SE序列分别为(1.92±0.42)、(3.75±0.51)、(3.25±0.72)、(4.73±0.34),FSE序列分别为(1.56±0.18)、(3.56±0.64)、(3.33±0.16)、(4.83±0.16),GRE序列分别为(5.55±0.91)、(9.58±0.66)、(9.20±0.29)、(10.63±0.32),不同对比剂及不同序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上述4组增强前后肿瘤与肝脏CNR差值SE序列分别为(2.22±0.68)、(5.27±0.22)、(4.25±0.51)、(6.97±0.63),FSE序列分别为(1.73±0.41)、(4.46±0.54)、(3.73±0.49)、(5.39±0.39),GRE序列分别为(5.98±0.71)、(11.79±0.57)、(9.57±0.54)、(14.64±1.35),不同对比剂及不同序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Gal—BSA—SPIO主要作用于肝实质细胞,而SPIO主要分布于Kupffer细胞内。结论Gal—BSA—SPIO具有良好的负向肝脏强化效应,对肝内小肿�
- 张晓东许乙凯段刚陈斌谭欢庆苍鹏曲华丽
- 关键词:肝肿瘤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 MRI眶内结构定量分析在Grave's眼病的应用研究
- 目的:通过MRI测量正常对照组和Graves眼病组的眼外肌及眶内脂肪厚度及T2弛豫时间,探讨MRI在本病的诊断及指导临床分期判断疗效方面的价值。方法:对照组25例50只眼,无任何甲亢及突眼症状。男9人,女16人,年龄19...
- 陈燕萍林志春沈洁陈斌苍鹏张雪林
- 文献传递
- 经脾门静脉造影磁共振成像(MRSP)对肝脏占位病变的检出及其表现
- 2006年
- 目的将磁共振介入方法———经脾门静脉造影磁共振成像(MRSP)用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检出,并观察分析病灶的表现。资料与方法肝脏占位性病变15例,其中原发性肝癌4例,肝脏转移瘤6例,炎性假瘤3例,局灶性结节增生2例。应用TurboFLASH序列进行肝脏的平扫、门静脉期、实质期、延迟期扫描,测量各期肝脏实质、病灶实质及背景噪声的信号强度,比较各期肝实质病灶对比噪声比(CNR),分别描述各病变的MRSP表现。结果门静脉期CNR最大(均值为18.04±5.65);平扫期最小(7.26±3.20);门静脉期与其他各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细胞癌、转移性肝癌、局灶性结节增生、炎性假瘤在MRSP各期中表现不同。结论肝脏占位性病变在MRSP门静脉期能突出显示而检出;并在三期动态扫描中有不同的表现,对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 钟群张雪林张玉忠苍鹏郭涛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门静脉造影术脾脏介入放射学肝脏
- Alzheimer病乳头体体积变化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三维体积测量,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乳头体体积的变化。方法AD患者21例、老年对照(AC)组32例、非老年对照(NC)组29例,以1.5T MRI成像系统三维扰相梯度回波(3D-SPGR)序列,三维监视下手动追踪确定边界,测量乳头体体积,以颅腔容积作标准化校正,比较各组乳头体体积变化。结果AD组左、右侧及合并后双侧乳头体体积均小于老年对照组及非老年对照组(P<0.05),尤以左侧乳头体体积缩小明显,与右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老年对照组与非老年对照组乳头体体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RI三维成像可显示乳头体萎缩并精确测量其体积,乳头体体积缩小可能是早期AD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之一。
- 李求实陆兵勋蒋海山苍鹏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乳头体
- 两种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三维轴向及承受腹压力学应变改变情况可视化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可视化探究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RH)与普通全子宫切除术(TH)后阴道三维轴向及承受腹压力学应变改变情况。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RH的子宫颈鳞癌或腺癌患者50例,同期行TH的良性疾病或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行盆腔MRI检查。在矢状面以耻骨联合下缘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统,将耻尾线(pubococcygeal line,PCL)设为X轴、与该线垂直方向为Y轴,利用MRI三维重建技术分别重建出骨盆、阴道。定义术前、术后阴道拐点为受力点P1、P2,P1点在术后阴道对应点为P1’点,分别测量P1、P1’、P2点坐标位置,阴道上下段角度及该点阴道下段/阴道总长度比值。结果(1)RH组受力点位置及力学应变改变情况:术后P2相对术前P1向下0.75cm更靠近阴道外口、向前0.63cm更靠近耻骨联合;术后P2阴道上下夹角均较术前P1更钝,角度增加17.62°;P1、P2点处阴道下段长度与阴道总长度的比值分别为0.47±0.06和0.54±0.09(P<0.001)。(2)TH组受力点位置及力学应变改变情况:术后P2位置较术前P1向下0.35cm更靠近阴道外口、向前0.50cm更靠近耻骨联合;术后P2阴道上下夹角均较术前P1更钝,角度增加15.91°;P1、P2点处阴道下段长度与阴道总长度的比值分别为0.43±0.59和0.48±0.84(P=0.072)。(3)两组术前、术后阴道下段长度差值RH组大于TH组(P=0.002),阴道角度变化及阴道下段长度与阴道总长度的比值的差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后早期RH及TH均可导致阴道前倾、变直,阴道受力点位置下移,RH后阴道受力点位置较TH后更向前靠近耻骨联合,向下靠近阴道外口,术后受力点P2处阴道上下段角度更钝。
- 卢逸嘉陈春林龚世鹏彭程刘云鹭苍鹏姜文轩梁诗琪刘萍
- 关键词: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可视化研究
- 钆喷替酸葡甲胺-白蛋白的合成及间隙注射后MR淋巴造影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制备Gd3+标记的二乙三胺五乙酸-白蛋白(钆喷替酸葡甲胺-白蛋白,Gd-DTPA-HSA),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其淋巴结靶向强化效果,并探讨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①选定4个不同pH值的反应体系及不同的cDTPAa/HSA摩尔比率,测定不同反应条件下每个白蛋白分子上所结合的Gd3+离子数量,计算不同反应条件DTPA-HSA的偶联效率;②健康新西兰兔6只,平扫后在双侧后脚掌趾蹼间隙各注射0.2ml Gd-DTPA-HSA,给药后第30min、1h、3h扫描。相关参数与平扫时相同。测量增强前后窝淋巴结的信号强度并计算其强化率。结果:①在cDTPAa/HSA摩尔比相同的条件下,每分子HSA-DTPA结合的Gd3+数目和DTPA-HSA的偶联效率随着反应体系pH值的增高而增加;②在反应体系pH值一定的条件下,cDTPAa/HSA摩尔比为200:1的条件下每分子HSA-DTPA结合的Gd3+数量大于二者摩尔比为100:1时所结合的Gd3+数量,但前者的DTPA-HSA偶联效率低于后者;③经趾蹼间隙给药后,小腿淋巴管和窝淋巴结明显、均匀的强化。结论:pH=8.0的0.1M NaHCO3反应缓冲体系有利于HSA与DTPA的偶联反应。HSA-Gd-DTPA是一种有效的淋巴结特异性对比剂,能够靶向强化淋巴结。
- 吴元魁曹国洪方挺松陈斌苍鹏许乙凯
- 关键词:白蛋白钆对比剂淋巴结
- 盆腔器官脱垂盆腔器官及肛提肌动态三维模型构建方法研究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利用动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原始数据集构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盆腔器官及肛提肌动态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选取1例于2014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盆腔动态MRI扫描的POP患者,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软件构建静息及最大脱垂状态骨盆、盆腔器官及肛提肌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三维测量,包括:肛提肌板角度,肛提肌裂孔横径及前后径;膀胱颈、宫颈内口、肛管直肠连接处距耻尾线(pubococcygeal line,PCL)的投影距离。结果 (1)最大脱垂状态时膀胱失去正常形态,从阴道前壁向前下脱出;阴道前壁呈凹槽状,子宫从后下脱入阴道内;肛直肠向后下移位。(2)最大脱垂状态与静息状态相比,肛提肌板角度增大15.25°,肛提肌裂孔横径增大5.88 mm,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增大16 mm。盆腔器官垂直方向下移:膀胱:43.46 mm,子宫:46.48 mm,直肠:18.91 mm。结论 POP盆腔器官及肛提肌动态三维模型可以再现POP患者达最大脱垂程度时盆腔结构的真实状态,是对静息盆腔器官及肛提肌数字化三维模型的重要补充,有望为盆底手术提供个体化的解剖学和功能学参考。
- 刘萍唐连陈春林陈兰谭欢庆苍鹏林艳李晓玲廖科丹彭程黄璐王月祉
- 关键词:动态磁共振成像肛提肌盆腔器官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