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玲 作品数:19 被引量:12 H指数:2 供职机构: 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语言文字 更多>>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 2019年 模因论揭示出了语言传播与发展的规律,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角度。基于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方式——基因型与表现型以及其生命周期——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结合商务英语口语的特点,构建系统化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商务领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胡小玲关键词:语言模因 商务英语 口语教学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音教学 被引量:3 2017年 语言作为文化基因的载体之一,本身就是模因。学习语言也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一个语言模因要成功地复制与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特点--保真度、多产性和长久性。基于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的规律,将语言模因论运用到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音学习兴趣并促进其语音水平的提升。 胡小玲关键词:英语语音教学 语言模因论 都是欲望惹的祸——解读《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病态范妮 被引量:1 2012年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主要展示了女主人公范妮·普莱斯的成长历程——从一个被忽视的寄人篱下的小女孩到后来曼斯菲尔德庄园的真正女主人。在此过程中,范妮承受了不少的心理压力。小说反复描述到范妮的身体虚弱,经常头痛,而且情绪低落。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的角度观察,范妮的病态归因于她那无法得到满足的欲望。范妮的家境清贫、身份卑微,同时为了维系新的人际关系而一再压制自己的欲望使得其三重人格无法达到平衡。在范妮的自我能够最终成功地协调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之前,超我往往压制其本我,从而导致了她身体上的疼痛以及情绪的低落。 胡小玲关键词:欲望 弗洛伊德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音教学方法探索 被引量:3 2016年 英语语音的掌握程度不仅影响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而且关乎其他英语技能的学习。然而,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语音教学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语音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语音教学方法,同时指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有效的学习反馈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语音。 胡小玲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学生 英语语音 教学方法 海明威《杀人者》的主题探索——荒诞世界与虚无人生 2012年 海明威笔下的人物通常是面对荒诞而残酷的现实却打不跨的硬汉子形象。但在短篇小说《杀人者》中,海明威描写了一群截然相反的人物。在荒诞不经的世界中,他们对生活感到无助与迷茫,陷入了悲观绝望的境地。在荒诞的世界与痛苦的人生面前,海明威给出了另一种人生态度。毫无疑问,这是海明威对他的时代以及人生的思索。同时,他也把对世界与人生的疑惑抛向了世人。 胡小玲关键词:《杀人者》 荒诞 虚无 模因论视域下的“读写一体化”商务英语写作教学 被引量:1 2020年 模因论揭示出了语言传播与发展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规律为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将阅读与写作相融合,同时结合商务英语写作特点,强化商务英语写作模因的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过程。基于模因论的“读写一体化”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商务书面交际。 胡小玲关键词:语言模因 商务英语 读写一体化 写作教学 论《夺发记》中的消费主义 2015年 亚力山大·蒲柏的《夺发记》创作于18世纪英国消费革命时期。在诗中,蒲柏对贝琳达的梳妆台、气精、扑克大战以及"Cave of Spleen"等情节作了详细的描述,而这些描写无疑让《夺发记》全诗弥漫着一股浓厚的追逐时尚之风,体现了英国当时以商品崇拜为特征的消费主义。贝琳达晨起时的梳妆打扮透露出她对他人的视觉享受的重视,她在追求美丽的同时已经沦为一件商品。男爵为了她的那一缕头发更是兴师动众,祈求神灵。精灵们也为保护贝琳达的那缕头发而精心计划与安排。由此可见,在这种盲目且疯狂的消费社会中,人们对商品的狂热崇拜,最终也沦为了商品的奴隶。 胡小玲关键词:消费主义 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英语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培养 被引量:1 2022年 英语教学能力是英语专业师范生成为合格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全国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特别强调要加强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在全球信息多元化时代,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带来的多模态资源提高英语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成为高师院校研究的重要课题。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为该课题研究提供了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充分考虑不同模态之间的协同关系,运用多模态设计课堂教学,强化英语师范生的课堂话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以及教学评价能力,从而为其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胡小玲关键词:多模态话语 多模态 英语师范生 教学能力 多恩诗歌的巴罗克视觉化表达 2021年 17世纪英国著名玄学派诗人多恩虽在视觉艺术方面鲜有成就,但由于其个人对绘画的喜爱以及与欧洲视觉艺术的频繁接触,使得多恩具有很强的视觉意识和视觉表达能力。多恩诗歌通过奇喻、变形修辞、色彩化和空间化等方式加强文字的视觉表现力,构建出新颖别致的视觉图景。这些视觉化处理方式体现出多恩诗歌对模仿艺术原则背弃后,走向了内心化、主体化,是一种巴罗克视觉特征。巴罗克视觉化处理不仅揭示出多恩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加强了诗歌思想上的张力,而且展现出多恩诗歌的丰富视觉文化内涵。 胡小玲关键词:多恩 巴罗克 视觉化 多恩诗歌中的失语女性 被引量:1 2018年 在多恩的诗歌中,说话者或者处于话语主体地位的往往是男性,而女性通常是说话者的意识客体,或者是被动的、沉默的说话对象。多恩对不忠、叛逆的女性表现出厌恶与贬斥,女性自我辩护与反抗的声音完全被淹没了,甚至在对忠贞、神圣女性的赞美声中,也无法听到女性自己的声音。多恩所刻画的形象丰富多彩而又矛盾重重的女性,实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性别定势的一种回应,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男权意识。 胡小玲关键词:多恩 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