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杰
-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加权Markov理论的咸阳市降水丰枯变化预测被引量:3
- 2010年
- 介绍了加权Markov链预测方法的原理、思想及建模步骤,以咸阳市淳化气象站1959-2006年的降水资料为例,根据样本均值标准差分级法,把48 a资料分为枯、偏枯、平、偏丰和丰5种状态,阐述了应用加权Markov链方法进行预测和分析的过程,进而确定了降水各种状态的重现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在此基础上对咸阳市其余气象站进行模拟,拟合精度达到了90.9%,最终确定了该市降水各种状态的重现期,结果较为理想,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 胡国杰蔡明科魏晓妹
- 关键词:MARKOV链降水量重现期
- 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在民勤盆地地下水埋深动态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1年
- 先建立等维新息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相耦合的灰色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再以民勤盆地64、65和84号井为代表,运用此模型模拟和预报石羊河下游民勤盆地的地下水埋深动态。模型精度检验表明,646、5和84号井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45%,0.93%,0.62%,均小于1%,符合精度要求。相比GM(1,1)模型,组合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整体上较小;相比BP模型,64号井组合模型预测的1998~2001年地下水埋深平均绝对误差从0.32m减少为0.07m,精度显著提高。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综合考虑了地下水埋深序列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变化,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适合于短期预报。
- 杨婷魏晓妹胡国杰许义和
- 关键词:GM(1,1)模型民勤盆地
- 宝鸡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驱动因子主成分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为了揭示宝鸡市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规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宝鸡市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工开采和河道渗漏补给是影响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宝鸡市地下水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
- 蔡明科胡国杰许义和杨婷
- 关键词:地下水位主成分分析灰关联分析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宝鸡市市区地下水调控方案研究
- 2010年
- 为合理确定地下水调控方案,采用BP算法,研究了宝鸡市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过程,建立了地下水位动态变化预测模型,通过对1990-2005年地下水数据的训练,预测了未来3 a的地下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非常吻合,说明BP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宝鸡市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依据此模型,结合宝鸡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未来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提出了宝鸡市区未来不同水平年地下水调控方案与合理开发利用宝鸡市区地下水资源的建议。
- 蔡明科胡国杰许义和
- 关键词:地下水水位BP神经网络影响因素
- 关闭自备井对宝鸡市区地下水动态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通过选取宝鸡市区八大水源地多眼观测井1999年以来的动态资料,深入研究了宝鸡市自备井关闭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并利用线性回归法确定了宝鸡市区年地下水年开采量与平均水位埋深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市区地下水开采是影响水动态的主要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宝鸡市可以通过关闭(开启)自备井调控地下水位保持在合理的区间,进而改善地下水质,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以及水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 蔡明科许义和杨婷胡国杰
- 关键词:自备井地下水动态
- 北方大型灌区地下水动态预报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 地下水是北方大型灌区重要的灌溉水源,地下水动态既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均衡影响的外部表现,又是衡量灌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研究北方大型灌区地下水动态预报方法、准确进行地下水动态预报对灌区地下...
- 胡国杰
-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小波消噪偏最小二乘回归支持向量机
- 基于GIS的基因表达图谱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2010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提供的数据及相关信息,在GIS的支持下构建了基因表达图谱模型(简称GEPM),并对其进行空间分析,从而达到对肿瘤识别信息基因提取的目的。结果表明,在参与分析的1 991个基因中,有7个基因可以作为肿瘤识别的信息基因;通过GIS技术构建GEPM对于肿瘤的识别与诊断是可行的。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基因的识别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 赵龙山于小玲胡国杰吴发启魏晓妹
- 关键词:栅格数据GIS肿瘤信息基因
- 基于地统计学的宝鸡市区地下水位空间变异特征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从宝鸡市DEM数据中提取面积约100km2的研究区图层,选取24眼监测井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4年的地下水位水位数据为样本资料,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市区地下水位进行了趋势分析、空间变异分析以及空间插值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个年份中,市区地下水位在南北方向上存在明显的"U"型趋势,东西方向上的趋势变化稍显平稳;地下水位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在800m以下尺度上的短距离变异所占比重较大,各年份地下水的空间连续性差,空间自相关距离较短,异性比从1990年的0.713减小到2004年的0.171,说明市区地下水位空间各向异性逐渐增强;球状模型交叉验证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空间插值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地方的地下水位年际变幅较大,且空间分布变化明显,主要受开采强度时空变化的影响。
- 许义和魏晓妹蔡明科胡国杰徐万林
- 关键词:地统计学地下水位ARCGIS
- 不同截取水平下咸阳市干旱特征被引量:2
- 2010年
- 根据1959-2005年咸阳市11个测站的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推导出干旱历时的概率分布参数计算公式,取实测序列的均值作为截取水平,对咸阳市11个测站的降水序列进行干旱历时概率分布参数的求解。然后,采用全历时重现期法,对咸阳市干旱历时重现期在两种不同干旱等级(平水年和偏枯年)对应的截取水平进行了精确计算。对于干旱烈度及其重现期,则假定实测序列服从正态分布,且该序列干旱烈度服从Gamma分布,同样,选取两种截取水平,计算咸阳市11个测站降水序列的干旱烈度概率分布参数以及干旱烈度重现期。结果表明:采用偏枯状态对应的截取水平计算的重现期能更好地反映区域干旱发生的内在规律性。
- 蔡明科许义和杨婷胡国杰
- 关键词:干旱特征降水序列干旱指数重现期
- 基于供需水量平衡分析的灌区机井布局模式被引量:9
- 2012年
- 针对机井布局缺乏合理科学规划,造成的北方灌区地下水采补失调问题,以宝鸡峡灌区为研究区,在灌区地下水资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划分地下水开发利用类型区;以充分灌溉和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区供需水量平衡分析为依据,拟定不同的井灌地下水开采规模方案,并通过地下水数值模拟计算,确定合理的地下水开采规模;运用传统计算方法和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计算灌区规划机井数,单井灌溉面积及井距,确定灌区机井合理布局模式.计算结果表明:开采方案Ⅱ(采补平衡)条件下,灌区地下水位埋深年内变幅最小,且呈微小上升趋势,地下水采补基本平衡,缺水率可控制在1%左右,利于涵养地下水源.针对现有机井数量,灌区需做如下调整:塬上灌区需新建机井53眼,塬下灌区需减少机井242眼,以利于灌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 李彦刚魏晓妹蔡明科许义和胡国杰
- 关键词:灌区地下水供需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