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刚

作品数:12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种群
  • 4篇叶猴
  • 4篇种群密度
  • 4篇白头叶猴
  • 3篇蚁科
  • 3篇群落
  • 3篇种群动态
  • 3篇蚂蚁群落
  • 3篇濒危
  • 2篇熊猫
  • 2篇蚁科昆虫
  • 2篇雨林
  • 2篇年龄结构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小熊猫
  • 2篇昆虫
  • 2篇保护区
  • 1篇动物
  • 1篇新记录种

机构

  • 12篇西南林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胡刚
  • 4篇徐正会
  • 4篇李兆元
  • 2篇于新文
  • 2篇李兆元
  • 2篇韦毅
  • 2篇杨比伦
  • 1篇张宪东
  • 1篇余天俊
  • 1篇唐文红
  • 1篇孙强
  • 1篇王仁师
  • 1篇杨元昌
  • 1篇孙清花
  • 1篇张学军
  • 1篇彭江华

传媒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Zoolog...
  • 2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2
  • 4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小熊猫(Ailurus fulgens)资源分布及保护现状被引量:12
2002年
小熊猫的 2个亚种在云南省均有分布 ,但其现行主要分布区已退缩至云南西北部的偏远山区和东北部的威信、彝良一带。其中 ,指名亚种分布于怒江以西地区 ,川西亚种分布于怒江以东地区。调查表明 ,云南省小熊猫分布区森林面积共 2 1 685 .1 km2 ,小熊猫的栖息地面积仅为1 0 634.2 0 km2 ,其中密集分布区栖息地面积为 5 741 .34km2 ,一般分布区为 4743.5 6km2 ,稀有分布区为 1 49.30 km2。云南省小熊猫现存种群数量估计为 2 0 0 0~ 2 60 0只。大面积的栖息地丧失和偷猎是小熊猫种群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云南省已建立的与小熊猫保护有关的自然保护区有 7个 ,有林地总面积达 5 5 5 4 .98km2 ,占云南省小熊猫分布区森林面积的 2 5 .65 %。
胡刚杜勇
关键词:小熊猫种群数量栖息地资源评估
广西岜盆自然保护区白头叶猴的种群动态及濒危机制分析被引量:4
1999年
1996—09~1997—04.对广西岜盆自然保护区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岜盆保护区94.7km2的范围内共有白头叶猴两性群19群、129只.平均每群6.79只,群密度0.20群/km2、种群密度1.36只/km2。白头叶猴的年龄组成为:成年猴75只,占58.14%;青年猴34只,占26.36%;幼猴20只.占15.5%.与他人1987年的报道相比.10年间该区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下降了61.95%;种群密度下降了67.92%;平均群大小下降了23.88%;有19群已从该保护区消失。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其栖息地的生境破坏与隔离。
胡刚韦毅李兆元
关键词:白头叶猴种群密度种群动态自然保护区
昆明动物园圈养水鹿、梅花鹿的饲养及行为观察被引量:14
2002年
对昆明动物园圈养状态下水鹿、梅花鹿的饲养管理及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和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1水鹿、梅花鹿的日活动具有一定的节律性 ,1 d中有早、晚 2个明显的行为活动高峰期 ,梅花鹿的行为活动高峰期为早 ( 7∶ 30~ 8∶ 30 )、晚 ( 1 4∶ 30~ 1 8∶ 30 ) ,水鹿 1 d的活动高峰为早 ( 7∶ 30~ 8∶ 30 )、晚 ( 1 4∶ 30~ 1 6∶ 30 )。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 ,在日活动节律上水鹿与梅花鹿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且水鹿的雌、雄性在日活动节律上也没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2水鹿的活动时间分配为休息 45 .72 % ,取食 2 9.72 %、站立 1 7.78%、移动2 .99% ,梅花鹿活动时间分配为 :休息 34.0 7%、取食 2 6.93%、站立 2 4 .1 3%、移动 8.42 % ;检验分析表明 :两者在活动时间分配上有极显著差异 ( P<0 .0 1 )。在活动时间分配上水鹿雌、雄体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 P<0 .0 1 ) ,这些行为差异可能与其种类、性别有关。 3在饲养管理上 。
胡刚张宪东张学军余天俊孙强彭江华孙清花
关键词:梅花鹿饲养管理
中国铺道蚁属无刺蚁属和冠胸蚁属5个新记录种(膜翅目 蚁科)被引量:2
1998年
在云南南部和西南部热带雨林中采集到中国蚂蚁新记录种 5种 ,其中铺道蚁属 (TetramoriumMayr) 3种 :毛发铺道蚁 (T .ciliatumBolton) ,楔结铺道蚁 (T .cuneinodeBolton) ,克努铺道蚁 (T .khnumBolton) ;无刺蚁属 (KartidrisBolton) 1种 :尼约斯无刺蚁 (K .nyosBolton) ;冠胸蚁属 (LophomyrmexEmery) 1种 :缅甸冠胸蚁(L .birmanusEmery) .提供了各种工蚁的详细描述 ,讨论了上述 3个属的分布、世界和中国已知种类 .
徐正会陈志萍胡刚
关键词:蚁科铺道蚁属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蚂蚁群落生物量和生态功能研究被引量:11
1999年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和整个西双版纳地区的蚂蚁数量、生物量、每天和每年搬运土壤和有机质的数量进行了测定和推算。在勐腊县橡胶园内, 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 (Fabricius) 在45-5% 的树冠上做巢, 并很好地保护了这些橡胶树。西双版纳地区总面积19 690 km2 , 其中保护区占12-7 % ,蚂蚁的数量相当可观。经测定,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蚂蚁数量为5-2 ×1012 头(5-2 万亿头), 其相应的生物量为1-04×104t (1-04 万吨) , 相当于3 467 头亚洲象的总体重; 它们1 年内搬运的土壤和有机质总量为1-5 ×108t (1-5 亿吨) 。而整个西双版纳地区蚂蚁总数为5-2 ×1013 头(52 万亿头), 相应的生物量为1-04 ×105 t(10-4 万吨) , 相当于34667 头亚洲象的体重之和; 这些蚂蚁1 年内搬运的土壤和有机质为1-5 ×109 t (15 亿吨) 。
徐正会胡刚于新文
关键词:生物量生态功能热带雨林
红面猴(Macaca arctoides)B病毒的检疫研究被引量:8
1997年
以人疱疹病毒为抗原 ,用酶免疫法 (EIA)比较在不同生境中 ,红面猴 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的差异 :野外捕获组阳性率为 76 .2 % ;野外捕获后单只笼养组阳性率为 6 5.1% ;自繁分笼群养组阳性率为 13.5% .红面猴 B病毒相关抗体总阳性率为 57.1% ,不同性别相关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 ( 58.1% ,♀ 56 .2 % ) .自繁分笼群养组相关抗体阳性率与其它两组阳性率的差异极显著 (<0 .0 1) .在野外捕获组和野外捕获后单只笼养组中 ,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随着猴龄的增长而上升 .
唐文红韦毅胡刚
关键词:实验动物检疫
广西陇瑞白头叶猴种群调查及濒危机制分析被引量:5
1998年
1996年12月至1997年4月,作者在广西宁明县陇瑞保护区对白头叶猴进行了种群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白头叶猴平均群大小为912只/群,群密度为188群/km2,种群密度为1717只/km2,推算该保护区共有白头叶猴357只.白头叶猴年龄结构为:成年猴占7945%,青年猴占959%,幼猴占1096%.在此基础上,对照他人对岜盆的工作报道对白叶猴的濒危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白头叶猴栖息地的生境破坏与隔离是导致其濒危的最主要原因.
胡刚韦毅李兆元
关键词:白头叶猴种群密度濒危机制灵长目
白头叶猴的种群动态及濒危机制分析
1996年9月至1997年4月,作者对广西岜盆自然保护区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岜盆保护区 94.7km的范围内共有白头叶猴两性群19群、129只,平均群大小 6.79只/群,群密度 0.20群/km,种...
胡刚韦毅李兆元
关键词:白头叶猴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种群动态
文献传递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
徐正会杨比伦于新文胡刚王仁师杨元昌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拥有热带雨林、季雨林复杂森林生态系统。在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1995-1998年的3年中采集蚂蚁标本约53320号,调查样方239块。鉴定蚁科Formicidae昆虫9亚科,...
关键词: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生物多样性蚂蚁群落
西双版纳片断山地雨林蚁科昆虫群落研究被引量:57
1999年
西双版纳是中国具有热带雨林的3个地区之一。采用样地调查法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和3块山地雨林片断的蚂蚁群落作了比较研究,目的是揭示保护区与各片断间距离对蚂蚁群落的影响。在4种样地中共计采集蚂蚁6亚科35属74种。与保护区距离不等的片断各有自己的特有种(10~11种),各片断的特有种少于自然保护区(15种)。随着片断与自然保护区的距离增加,片断与保护区共有物种数减少(从5种、3种至2种);最重要的优势种西氏拟毛蚁的比例依次增大(从2636%增至6912%)。保护区物种数(34种)明显高于各片断(26~29种)。保护区蚂蚁密度显著高于各片断(5478头/m2),在3块片断中蚂蚁密度随着与保护区距离的增加而递增(从1724、2094至3646头/m2)。4种样地中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大的不是自然保护区,而是距离保护区最近的片断1,分别为2767和0830。3块片断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着与保护区的距离增加依次递减,而优势度指数递增。3块片断与自然保护区的相似性系数随着与保护区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从029、024至015)。可见距离对山地雨林片断的蚂蚁群落有显著影响。
徐正会杨比伦胡刚
关键词:山地雨林蚂蚁群落物种多样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