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凌
- 作品数:24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由水抑制序列与重T2加权序列在脊髓损伤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 2008年
- 目的分析对比自由水抑制序列与重T2加权序列在脊髓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共20例临床病例,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全部加做重T2加权(largeT2)序列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对比两种扫描序列对脊髓损伤的检出率及鉴别急慢性损伤的应用价值。结果20例病例中,重T2加权(largeT2)序列检出脊髓损伤19例,其中区分出急性2例,慢性1例;FLAIR序列共检出脊髓损伤16例,其中急性12例,慢性4例。结论LargeT2序列对脊髓损伤的应用价值更高,FLAIR序列作为一种补充,对鉴别急慢性损伤有较高的价值。
- 罗小平胡凌裴宇文华兰娇丁爱民洪欣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脊髓损伤
- 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结合骨密度预测帕金森病髋部骨折的风险被引量:4
- 2019年
- 背景:帕金森病患者由于跌倒的风险较高且骨密度较低,骨折风险增加,了解髋部骨折相关危险因素及预测风险性至关重要。目的:测量帕金森患者骨密度与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变化,预测髋部骨折风险。方法:选择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帕金森病患者62例作为帕金森病组,70例非帕金森病骨质疏松者作为非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组,以90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对试验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及自带的髋部结构分析软件测量骨密度与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参数,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参数和骨密度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比较3组受试者股骨颈干角、截面力矩,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②帕金森病组截面面积、骨皮质厚度小于非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组及对照组,屈曲应力比大于非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③骨密度与股骨颈、转子间截面面积、骨皮质厚度呈高度正相关(P <0.01),与屈曲应力比呈高度负相关(P <0.01),与股骨颈干角、截面力矩无相关性(P均>0.05);④提示帕金森患者骨密度减低,股骨近端结构发生改变,表现为骨截面面积、骨皮质厚度降低,屈曲应力比增高,增加帕金森病患者髋部骨折风险;髋部骨折发生与髋部骨密度及股骨近端几何结构改变有关。
- 王武华刘旭东胡凌
- 关键词:帕金森病髋部骨折骨密度股骨颈干角骨皮质厚度
- 能谱CT对咯血相关责任血管的诊断价值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对咯血相关责任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咯血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能谱CT检查,并将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能谱CT检测咯血相关责任血管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分析咯血相关责任血管能谱CT与DSA影像学特征。结果经DSA检查,59例咯血患者中共检出相关责任血管124支,其中支气管动脉82支,占比66.13%,非支气管动脉42支,占比33.87%。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能谱CT检查支气管动脉咯血相关责任血管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93.79%、93.68%、81.46%;能谱CT检查非支气管动脉咯血相关责任血管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91.53%、97.23%、57.14%。咯血相关责任血管DSA表现为直接征象(造影剂外溢、滞留)12支,间接征象185支;咯血相关责任血管能谱CT表现为直接征象9支,检出率为75.00%,间接征象170支,检出率为91.89%。结论能谱CT对咯血相关责任血管诊断效能较高,可清晰显示相关责任血管的起源、数量以及影像学特征。
- 胡凌丁爱民王武华龙翔洪欣
- 关键词:咯血责任血管能谱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膀胱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膀胱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膀胱病变患者,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及仿真内窥镜(CTVE)检查,并与膀胱纤维内窥镜检查结果行比较。结果 MPR及CTVE图像能更好的从多方位显示病变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间的平面和空间关系。结论 MPR及CTVE检查是常规图像扫描和纤维内窥镜检查的重要补充,为膀胱病变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客观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胡凌裴宇文陈耀华
- 关键词:多平面重组仿真内窥镜膀胱病变多层螺旋CT
- MRI高分辨率T2WIFS序列联合DWI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 2021年
-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高分辨率T2WI抑脂序列(FS)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0高度疑似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高分辨率T2WI FS序列及DWI扫描。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2WI FS序列及DWI检测结果。结果不同检查方式对2条瘘管、3条瘘管、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括约肌外型、多内口、脓肿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查对单一瘘管、括约肌间型、单内口肛瘘的诊断准确率高于T2WI FS序列、DWI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高分辨率T2WI FS序列及DWI对肛瘘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但两者联合诊断对肛瘘诊断的准确率优于单一诊断,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不同成像模式,以提升诊断效果。
- 龙翔胡凌杨扬
- 关键词:肛瘘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 骨关节金属植入物MRI伪影抑制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扫描序列在骨关节金属植入物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伪影抑制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0月进行MRI成像的3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上述患者均行骨关节金属植入术。依据扫描方法的不同分为STIR组(n=16例)和IDEAL组(n=14例)。两组患者先进行T1WI和T2W2加权处理,后进行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和三点非对称回波(IDEAL)序列伪影抑制术,并比较两组图像质量、伪影宽度、金属植入物与组织对比度;结果:两组MRI成像时间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EAL组金属植入物与组织和成像合格率均高于STIR组,而伪影宽度低于STIR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MRI成像质量一致的情况下,IDEAL序列扫描的伪影抑制效果优于STIR序列扫描,可以有效降低进金属植入物对观察组织的影响,所以IDEAL序列具有临床伪影抑制的应用价值。
- 龙翔胡凌
- 关键词:骨关节金属植入物MRI
- 左肺尖胸膜下异位胸腺瘤一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患者男,45岁。因体检发现左肺尖胸膜下肿块2周而入院。体检:神志清楚,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侧颈部锁骨上区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胸部CT示:左肺尖胸膜下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晰,边缘光整未见毛刺,最大断面约5.1 cm×3.1 cm,病灶内侧密度较低,CT值约-10^-8 HU,前外侧密度较高呈软组织密度影;
- 祝龙胡凌王武华
- 关键词:异位胸腺瘤肺尖软组织密度肿大淋巴结锁骨上区CT值
- 磁共振MRS联合DWI成像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的波谱分析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早期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前列腺癌患者共74例,所有患者均行病理活检或者手术病理诊断,病理诊断前行常规MRI平扫、DWI或MRS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影像学检查与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比较DWI、MRS及MRS联合DW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 DWI、MRS、DWI联合MRS与病理学金标准的kappa值分别为0.717、0.729、0.876,DWI联合MRS诊断前列腺癌与病理学结果一致性好。DWI联合MRS诊断前列腺癌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高于DWI、M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联合DWI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与病理学金标准一致性较好,诊断效能优于单独选择MRS或DWI。
- 胡凌胡凌王武华
- 关键词:前列腺癌磁共振波谱分析弥散加权成像
- 多模式CT对缺血性卒中脑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多模式CT检查对脑缺血后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3 d内行多模式CT检查,包括CT平扫、CT灌注(CTP)成像、CT血管成像(CTA),采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系统的后处理软件,对受检者脑组织灌注状态及脑血管情况进行评估。对侧支循环良好者与侧支循环不良患者的CTP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平均达峰时间(TTP)]及出院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39例患者中,多模式CT检查阴性者2例,其中1例随访头部MRI,证实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为腔隙性脑梗死;阳性者37例。多模式CT检查发现病灶侧责任血管闭塞或狭窄24例,其中11例病灶侧可见侧支循环生成,另外13例患者病灶侧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病灶侧与健侧比较,侧支循环良好患者表现为CBF降低(t=-5.92),MTT、TTP延长(t值分别为4.27、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侧支循环不良患者CBV、CBF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4.27、-14.82),MTT、TTP延长(t值分别为7.26、7.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病灶侧CBF、CBV、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4、4.11、-2.34,均P<0.05)。侧支循环良好与不良患者90 d mRS评分分别为(1.3±0.6)、(4.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P<0.01),有侧支循环形成的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多模式CT检查对于评估脑血流灌注状态、了解脑侧支循环建立或开放情况、判断临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王武华邓小纯胡凌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CT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
- 多模式MR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多模式MR在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经临床确诊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行常规MR序列、动脉自旋标记(ASL)、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分析患者常规MR序列、MRA及ASL影像学表现,并依据患者不同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多模式MR参数[脑血流量(CBF)、表观弥散系数(ADC)],分析多模式MR参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98例患者中,常规MR序列检查显示41例患者在FLAIR序列上表现有急性梗死灶及周围区域血管高信号征;MRA检查显示12例患者在MRA图像上显示正常,考虑为小面积梗死;ASL检查显示DWI高信号区灌注异常76例,另22例灌注无变化,均为中、小面积梗死。预后不良组ADC、CBF值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ADC、CBF值单独及联合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AUC均>0.7,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且联合评估的价值更高。结论:多模式MR可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状态,且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 王武华丁爱民胡凌龙翔罗小平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