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全芝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愈合
  • 2篇皮肤创伤
  • 2篇皮肤创伤愈合
  • 2篇WISTAR...
  • 2篇创伤
  • 2篇创伤愈合
  • 1篇弱激光
  • 1篇生物光
  • 1篇生物光学
  • 1篇激光
  • 1篇光学
  • 1篇大鼠皮肤

机构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王兴
  • 2篇肖全芝
  • 2篇潘振华
  • 2篇李迎新
  • 2篇陈洪丽

传媒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应用激光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种剂量630nm弱激光对Wistar大鼠背部皮肤开放型创伤愈合的作用观察
2009年
目的:从创伤面积收缩率和组织病理学角度观察630nm连续输出型弱激光,在功率密度一定(10mW/cm^2)时,每日创面照射剂量分别为1.2J/cm^2、2.4J/cm^2和3.6J/cm^2对Wistar大鼠背部皮肤开放型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用手术剪在每只Wistar大鼠背部造四个圆形、全层皮肤切除的创口,按照完全随机设计,将同一只大鼠背部的四个创口划分到空白对照组和三个不同剂量照射组,造创半小时后照射,连续照7天;再将大鼠随机分为1~6组,依次在造创后的第12、24、48、72、120和168小时处死取材,进行HE染色,光镜下评价;对第5、6组的样本增加马松(Masson)特染,光镜下评价;并对第6组在每次照射前用无菌薄膜沿边缘描记一次创面,采用ImageJ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创口面积,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创伤面积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与各照射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弱激光照射组较空白对照组有以下特点:炎性期持续时间短,肉芽组织出现早,在同一时期,肉芽组织成熟、胶原数量多且其中成熟胶原所占比重大、表皮新生速度快,并且,这种优势随着所用剂量的增加而更加明显。结论:功率密度为10mW/cm^2,剂量分别为1.2J/cm^2、2.4J/cm^2和3.6J/cm^2的630nm弱激光照射能够产生创伤部位局部效应,促进Wistar大鼠背部皮肤开放型创伤的愈合过程,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创伤愈合效果越好。
潘振华王兴陈洪丽肖全芝李迎新
关键词:WISTAR大鼠皮肤创伤愈合
3种剂量弱激光对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保持功率密度为10 mW/cm^2不变,用3种剂量(1.2,2.4和3.6 J/cm^2)的630 nm连续输出型弱激光对Wistar大鼠背部皮肤开放型切除创口进行照射,通过测量创口面积和组织病理学分析观察1~4 J/cm^2能量密度范围内,不同剂量的弱激光对创口愈合的影响。创口面积的方差分析(ANOVA)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与各照射剂量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表明,弱激光照射组较空白对照组有以下特点:炎性期持续时间短,肉芽组织出现早,在同一时期,肉芽组织成熟、胶原数量多且其中成熟胶原所占比重大、表皮新生速度快,并且,这种优势随着所用剂量的增加而更加明显。可以认为功率密度为10 mW/cm^2,1~4 J/cm^2能量密度范围内的630 nm弱激光对创伤愈合具有一定的局部促进作用,效果随剂量增加而更好。
潘振华李迎新王兴陈洪丽肖全芝
关键词:生物光学弱激光WISTAR大鼠皮肤创伤愈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