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智青

作品数:8 被引量:7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手术期护理
  • 5篇术期护理
  • 5篇围手术
  • 5篇围手术期
  • 5篇围手术期护理
  • 5篇护理
  • 4篇关节
  • 3篇切口
  • 3篇膝关节
  • 3篇小切口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2篇转归
  • 2篇自然转归
  • 1篇单髁
  • 1篇单髁置换
  • 1篇单髁置换术
  • 1篇折手
  • 1篇置换术

机构

  • 8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8篇聂智青
  • 5篇刘建梅
  • 3篇魏革文
  • 3篇李子荣
  • 2篇刘朝晖
  • 2篇崔健
  • 2篇李中实
  • 1篇赵凤朝
  • 1篇孙伟
  • 1篇徐雅萍
  • 1篇史振才
  • 1篇张启栋
  • 1篇张念非
  • 1篇王卫国

传媒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第七届北京骨...
  • 1篇第八届全国骨...
  • 1篇全国外科、神...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5
  • 2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膝关节小切口单髁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膝关节小切口Oxford活动型单髁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63例膝关节小切口单髁关节置换术患者,随访时间0.5-5年,平均随访时间18月,无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无假体松动及感染发生,HSS评...
刘建梅聂智青魏革文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膝关节小切口单髁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总结膝关节小切口单髁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63例膝关节小切口单髁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进行定期随访,评价有无血栓形成、假体松动、感觉及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结果 63例膝关节小切口单髁关节置换术患者,随访时间0.5~5年,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无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无假体松动及感染发生,HSS评分由平均75分提高至92分,关节活动度由平均94°提高至123°,应用HSS评分进行评价,术后优良率92%.结论 单髁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功能好等特点,围手术期的细心护理和精心指导是手术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
刘建梅聂智青魏革文张启栋
关键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青少年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自然转归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研究青少年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自然转归,找出畸形进展的危险因素,提出学校普查的改进办法。方法1985年5月~1986年1月,对北京市城区和近郊区20418名中小学生行脊柱侧凸普查,共检出204例Cobb角>10°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15年后,对这些患者追踪随访,调查内容包括询问治疗史、体检及拍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并与普查时原始资料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将畸形的转归分为消退(现Cobb角<10°),减轻(现Cobb角>10°,但减少>5°),未变(现Cobb角>10°,加重<5°),及进展(现Cobb角>10°,加重>5°)四组。结果共追踪随访了111例患者,其中90例随访时摄X线片,女66例,男24例。消退29例(32.2%),减轻21例(23.3%),未变30例(33.3%),进展10例(11.1%)。进展组中,女8例,男2例;Cobb角10°~19°者6例,20°及以上者4例;双胸弯型2例,胸腰双弯型2例,右胸弯型3例,左胸弯型无,胸腰弯型2例,腰弯型1例。结论Cobb角在20°以内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多数不会进展。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Cobb角>20°,畸形发生在女性,双胸弯、胸腰双弯、右胸弯型,侧凸顶椎旋转度在Ⅱ度及以上。实施青少年脊柱侧凸普查的学校医护人员应由专业人员培训,由他们在普查时进行初筛,专业人员复查初筛可疑者并定期监测高危进展者。
刘朝晖李子荣李中实崔健聂智青
关键词:青少年自然转归
HL077膝关节小切口单髁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刘建梅聂智青魏革文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关节镜下治疗髋臼盂唇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1年2月问经关节镜治疗髋臼孟唇损伤的住院患者29例(31髋)的护理资料。围手术期给予健康宣教、功能锻炼、特殊部位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结果随访(11.6±3.7)个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术前(5.4±1.3)分降为术后6个月(1.4±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61,P〈0.05)。Harris评分由术前(65.7±9.9)分提高至术后6个月(84.1±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162,P〈0.05)。除1例术中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落实围手术期护理可以获得髋关节镜手术患者的主动配合,利于术后康复,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刘建梅徐雅萍聂智青王卫国
关键词:关节镜髋关节围手术期护理
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预测与治疗方法的选择被引量:56
2003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股骨头坏死塌陷的危险因素,分析保留股骨头的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1993年10月~2000年4月对40例56髋股骨头坏死采取保留股骨头的治疗方法,年龄16~60岁,平均36.8岁。术前均摄髋关节正位及蛙式侧位X线片,冠状面及矢状面MRI。根据ARCO分期,采用三种治疗方法:(1)非手术治疗,计10例14髋,其中Ⅰ期7髋(ⅠA4髋、ⅠC3髋)、Ⅱ期7髋(ⅡA1髋、ⅡB3髋、ⅡC3髋);(2)经关节髓心减压带血管髂骨移植(VICBG),计18例24髋,其中Ⅰ期6髋(ⅠB4髋、ⅠC2髋)、Ⅱ期16髋(ⅡA4髋、ⅡB8髋、ⅡC4髋)、Ⅲ期2髋(ⅢA);(3)经股骨转子间旋转截骨术(TRO),计12例18髋,其中Ⅱ期1髋(ⅡC)、Ⅲ期17髋(ⅢA8髋、ⅢB7髋、ⅢC2髋)。56髋术前Harris评分为46~82分,平均62.9分。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68个月,平均29.2个月。非手术治疗组塌陷9髋(64.3%),VICBG组塌陷10髋(41.7%),TRO组塌陷1髋(5.6%)。不考虑有无手术干预,ⅠA及ⅡA型无一髋进展至Ⅲ期(塌陷开始,0/9),而ⅠB及ⅡB型有7髋(7/15)、ⅠC及ⅡC型全部(13/13)进展至Ⅲ期或Ⅲ期以上。术后Harris评分为47~93分,平均77.4分。结论应用MRI可预测Ⅰ、Ⅱ期股骨头坏死塌陷的可能,坏死面积小于30%为低危、30%~60%为中危、大于60%为高危。根据ARCO分期、患者年龄及坏死范围个体化地选择保留?
李子荣张念非史振才赵凤朝聂智青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塌陷
青少年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自然转归
目的:研究青少年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自然转归,找出畸形进展的危险因素, 提出学校普查的改进办法。方法:1985年5月-1986年1月,对北京市城区和近郊区20 418名中小学生行脊柱侧凸普查,共检出204例Cobb角>1...
刘朝晖李子荣李中实崔健聂智青
关键词:脊柱侧凸青少年
文献传递
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的改善,人们的寿命明显延长。同时由于户外活动增多,高龄人群的髋部骨折的发生数明显增加。这些患者多伴有多种内科疾患,因此减少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我科近年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包...
刘建梅聂智青孙伟
关键词:高龄髋部骨折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护理高龄患者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