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海清
- 作品数:58 被引量:27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能源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矿业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被引量:54
- 2009年
- 根据城市化的内涵,选取13个指标,以1995年、2000年和2005年3个年份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评价对象,构成城市化综合评价立体时序数据表;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共提取三个主成分,分别反映人口结构及城市景观变化、城镇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信息。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质量和速度的区域差异明显;在分析期内,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质量有所提高;城市内部主要指标之间的协调性较好。
- 耿海清陈帆詹存卫仇昕昕刘磊
- 关键词:城市化综合评价主成分
- 煤炭富集区开发模式解析——以锡林郭勒盟为例被引量:8
- 2010年
- 近年来我国煤炭资源富集区的开发力度空前加大,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煤炭—火电—煤化工一体化开发的态势。然而,煤炭资源富集区大多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这一开发模式与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存在尖锐冲突。重点剖析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煤、电、煤化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现有开发模式的可持续性较差、生态和景观破坏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生态建设具有盲目性。要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调整区域开发模式,控制资源开发范围,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并探索适用的生态建设模式。从长远来看,要实现煤炭资源富集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通过国土规划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建立规范的生态补偿机制,编制综合性区域开发规划,并加强矿区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 耿海清陈帆刘杰安祥华蔡斌彬
- 关键词:煤炭富集区
- 我国政策环境评价模式与框架初探被引量:7
- 2016年
- 我国政策环境评价的目标可设定为促进环境公平、凝聚社会共识、健全决策机制和提升环保意识。根据上述目标,在政策问题界定、政策目标确立、政策方案设计、政策方案比选、政策方案确定、政策方案执行和政策事后评估等政策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别提出了政策环评应该发挥的主要作用。其中,在政策方案比选阶段,政策环评应重点做好环境风险评估和制度评估两方面的工作。与此相对应,在评价框架中,应把环境风险预警和制度保障评估作为主要着力点,前者主要包括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后者包括制度风险和政策风险等。
- 李天威耿海清
- 关键词:预警
- 基于法规要求的中美规划环评关键问题对比分析
- 基于中美两国的主要规划环评法律法规和具体实践,分别从规划环评的介入时机、筛选机制、评价重点、方案比选和公众参与五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下阶段我国提高规划环评有效性的四个着力点:一是通过细化法规要求促进规划过程和规划...
- 耿海清
- 关键词:规划环评
- 文献传递
- 决策环境风险评估的重点领域及实施建议被引量:1
- 2012年
- 环境风险评估是防范决策失误对人群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损害的重要决策辅助手段。欧美国家由于战略环评涵盖的决策类型较多,并且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公共政策评估制度,因而防范决策环境风险的能力已经大大提高。反观我国,由于决策体制机制不完善,战略环评参与综合决策的广度、深度不足,缺乏规范的政策评估制度等原因,因而防范决策环境风险的能力总体较低。为此,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出发,我国急需建立决策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对当前正在实施的重大战略、主要规划及公共政策三类主要决策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应该开展决策环境风险评估的优先领域,以及重大决策环境风险评估的实施建议。
- 耿海清任景明
- 关键词:环境风险
- 我国大型煤矿项目建设环境、社会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13
- 2008年
-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01—2006年间的煤矿项目统计数据,对我国近年来新一轮煤矿建设高潮的特点进行了归纳,认为环境和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态破坏严重、水资源压力加大、居民搬迁问题突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4个方面.通过分析,认为环境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是规划环评滞后、管理政策模糊、搬迁问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生态补偿机制缺失.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4条对策建议,即大力推进规划环评、实行差别化环境管理、将搬迁问题纳入城镇规划和建立煤炭行业生态补偿机制.
- 耿海清
- 关键词:煤矿环境管理规划环评生态补偿
- 大型煤矿项目建设环境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被引量:7
- 2008年
- 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大型煤矿项目建设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控制矿区开发规模、规范开发顺序、推进规划环评、严格环保准入、加快资源整合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角度,提出了促进煤炭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耿海清
- 关键词:环境管理项目建设大型煤矿
- 我国新型城镇化生态红线管控探析被引量:8
- 2014年
-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性环境问题严重、累积性健康风险突出、系统性生态问题尖锐、内在性体制机制问题依旧。对新型城镇化实行生态红线管控,是破解重大资源环境约束、促进城镇集约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的有效手段。生态红线的划定,应立足于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我国城镇化的区域性特征,而且要有层次性。为了保障新型城镇化生态红线管控效果,需要在生态资产量化的基础上,完善政府生态监管机制、坚持协作管理和公众参与、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实行生态审计考核和追责制度。
- 李天威耿海清马牧野张辉朱源刘磊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资产
- 利用国际影响评价协会平台加强环评国际交流被引量:1
- 2012年
- 国际影响评价协会1980年创建于美国,是一个致力于推广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最佳实践经验,推动环评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民间学术交流机构,在国际环评领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梁鹏孔令辉赵欣丰耿海清
-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评
- 煤炭矿区规划环评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13
- 2007年
- 认为近年来我国在新一轮煤矿建设高潮中,规划环评的作用空前加强,但存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不足、对社会影响重视不够、资源综合利用方案不完善以及对项目环保准入指导性不强等问题。提出需要在规划环评编制过程中充分重视矿区环境质量监测、探索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社会影响评价、加强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理顺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关系等问题。
- 耿海清仇昕昕刘磊叶前
- 关键词:煤炭矿区规划环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