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志波
- 作品数:24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 浅析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被引量:32
- 2012年
- 随着时代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全新的网络信息分享与社交服务平台——"微博"应运而生,并逐渐渗透到高校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微博在高校网络舆情出现的过程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高校管理者和大学生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一新鲜事物?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助于高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实现校方与学生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双赢。文章分析了微博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特点,为微博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提供了一些依据。
- 缪志波
- 关键词:网络舆情
- 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供给侧改革研究——基于对1155名大学生的调研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供给存在形式生硬、吸引力不足、缺乏品牌产品等问题。原属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理论为高校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借鉴。实行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掌握受众的需求,通过对广州地区7所高校1155名大学生的调研得知,在互联网激烈的内容竞争下,大学生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具有接近性、时效性的内容更容易取得效果。网络思政教育开展的时机也成为影响最终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此,教育工作者要在积极引导和主动适应中寻找平衡。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高校要坚持理论自信,将互联网思维运用于实际工作当中,还要注意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
- 缪志波
-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
-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当代青年网络爱国主义的形成和表达
- 2022年
- 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表达在网络环境下呈现出新的形态,其形成机理也有了不同以往的解释。论文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将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作为观察网络爱国主义行为的窗口进行研究后发现,青年人在观看视频的同时,通过弹幕技术实现了个体情绪的抒发、身份认同的产生、集体符号的出现、情感的相互震荡与加强,最终促成了网络爱国主义行为的出现。可以通过开展具有“网感”的内容创作,打造群体共同符号,构建青年群体的持续性认同等手段对青年的网络爱国主义进行引导和巩固。
- 缪志波王梓涛
- 关键词:青年网络爱国主义
- 浅谈高校网络团建工作的现状及其改进被引量:11
- 2012年
- 现阶段积极运用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开拓创新基层团建工作新格局,已成新形势下团建工作的新要求。然而"网络团建"在度过最初新奇阶段后,其实际作用的发挥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高校网络团建工作应该与青年学生的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突出服务理念,在分析调研的基础上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举措,以更好地推进网络团建工作。
- 缪志波
- 关键词:高校
- 志愿服务: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被引量:9
- 2013年
- 现代高职院校已经不再是封闭在象牙塔中的学术组织,在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还要依托高校科研、人才、知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到为所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进程当中。志愿服务作为高职院校与社会沟通的一种渠道,具有拓展服务领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的重要作用,并日益成为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整合校内资源、建立长效机制,使志愿服务在学校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发挥更加完善的作用。
- 王运泉缪志波
- 关键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社会服务能力
- 基于构式家族观念的“从X+V到Y”语义研究
- 2024年
- “从X+V到Y”原型构式是“从+地点名词+位移动词+地点名词”,基本构式义是空间位移义。在隐喻的作用下,“从X+V到Y”构式的扩展突破了空间位移范畴,产生出了时间变化义、数量变化义、事物变化义和人物变化义。以空间位移义为中心,与这一系列的变化发展义共同构成了“从X+V到Y”的构式家族。该构式语义特点为具体和抽象、可逆与不可逆以及量变和质变。经考察,“从X+V到Y”构式在语体分布上呈现出显著差异,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报道语体>文学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
- 高原韩立秋缪志波
- 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研究的特点与趋势——基于2008至2019年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关于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状况的研究始于2000年,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则在2008年左右。本文对2008~2019年期间CNKI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主要集中在高校信息公开的法理研究、信息公开与高校治理能力提升、高校信息公开平台建设、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模式与实践、高校信息公开的效果评价五个方面。相关研究未来则可能呈现出关注具体实践、关注信息公开的效果和以信息公开引领高校治理能力提升三大趋势。
- 缪志波覃贵彬
- 关键词:高校信息公开
- 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探究——评《大学生情境化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被引量:1
- 2022年
- 大学生情境化思想品德教育是以思想品德教育学科为出发点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情境化教学需要以情感为基础进行教学情境设计,并采用合理方法对学生进行情境教育,使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氛围中,从而在心理方面与思想方面同时产生共鸣。在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学生积极性能够得到提升,在心理上能够主动接受知识,思想上能够响应知识,行动上能够落实知识。《大学生情境化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一书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向读者详尽阐述了大学生情境化思想品德教育的逻辑与基本原理,提出了落实情境化思想品德教育理论的方法,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教学新思路,也为高校思想品德教学环节注入了新的活力。
- 缪志波
-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情境化教学教学情境设计
- 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内涵、背景、目的与展望被引量:6
- 2019年
- 班级和班级团支部分别是高校开展教学工作和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单元,为使二者的协同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共青团中央在全国高校中实施了"班团一体化"建设。这一举措是一次自上而下贯彻于整个学校共青团战线的改革举措,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政关系演进过程在高校的反映,也与全面提升高校团组织的组织力密切相关。"班团一体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巩固团支部在班级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团组织融入高校"大思政"格局,回应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实需求。同时,完善制度设计,做好团支部书记的培养和坚持问题导向是下一阶段推进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的重点。
- 缪志波
- 邹韬奋职业教育观的传播及其当代价值意蕴
- 2023年
- 邹韬奋早期深耕于职业教育领域,尤其在职业指导、职业道德修养、职业启蒙与陶冶、职业教育本土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技术教育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辩证职业观,并通过出版媒介以大众化的传播手段进行了互动式的推广。当前在对相关观点进行发扬和创新的过程中,新闻出版从业者应注重革新传播手段,锚定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的宗旨,坚持正确的传播导向,选择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话题内容进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 袁源高原缪志波
- 关键词:邹韬奋职业教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