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陆园

作品数:59 被引量:1,001H指数:20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电气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0篇电力
  • 29篇电力系统
  • 15篇暂态
  • 13篇电网
  • 11篇仿真
  • 9篇电容
  • 8篇TCSC
  • 7篇实时仿真
  • 6篇电容补偿
  • 6篇电压
  • 6篇暂态稳定
  • 6篇输电
  • 6篇稳定控制
  • 6篇可控串联电容...
  • 6篇串联电容
  • 6篇串联电容补偿
  • 5篇可控串补
  • 5篇计算机
  • 5篇串补
  • 5篇电系统

机构

  • 59篇清华大学
  • 5篇学研究院
  • 3篇中国南方电网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澳门大学
  • 1篇国家电力调度...
  • 1篇北京四方继保...
  • 1篇北京四方同创...
  • 1篇国网智能电网...

作者

  • 59篇童陆园
  • 16篇葛俊
  • 14篇王仲鸿
  • 13篇耿俊成
  • 8篇郭春林
  • 8篇谢小荣
  • 7篇张树卿
  • 6篇姜齐荣
  • 6篇韩光
  • 5篇韩英铎
  • 3篇莫昕
  • 3篇张东霞
  • 3篇马晓强
  • 3篇洪潮
  • 3篇张春朋
  • 3篇尹忠东
  • 2篇朱慧瑜
  • 2篇王晓波
  • 2篇胡志祥
  • 2篇陈永亭

传媒

  • 14篇电力系统自动...
  • 7篇中国电机工程...
  • 6篇电网技术
  • 5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电力自动化设...
  • 3篇电力学报
  • 3篇南方电网技术
  • 1篇中国电力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继电器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电力系统及其...
  • 1篇电力设备
  • 1篇智能电网
  • 1篇第五届全国石...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4
  • 3篇1989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在线辨识的可控串补自适应控制被引量:21
2004年
以三峡-万县500kV线路可控串补(TCSC)工程为背景,以抑制互联系统低频振荡为目的,提出了基于在线辨识的自适应移相式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Prony方法在线辨识主振荡频率,并据此修改相位补偿环节参数,以消除频率变化对控制策略的不利影响,保证输出有适当的相位;在控制器中采用自动增益调节器,可在电力系统大振荡时用大增益控制,以充分发挥TCSC抑制振荡的能力,在振荡减小后则根据在线信息自动降低增益系数。文中对该控制器与固定串补(FSC)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证明其性能优于后者。这表明该控制器对大电网互联系统低频振荡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运行条件和故障形式有很好的适应性及鲁棒性。控制器达到了系统对稳定性的要求,三-万线系统的仿真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点。
郭春林童陆园
关键词:电力系统在线辨识仿真
基于线电流同步方式的TCSC暂态特性分析被引量:15
2001年
为准确理解 TCSC装置的暂态机理 ,以晶闸管导通角为建模对象 ,建立了线电流同步方式下描述 TCSC暂态特性的解析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 ,详细分析了影响 TCSC暂态特性和响应时间的相关因素。基于暂态模型研究进一步发现 :线电流同步方式下 ,TCSC阶跃到低补偿区暂态过程会出现振荡。数字仿真证实了这一特殊暂态现象的存在。
耿俊成葛俊童陆园韩光
关键词:TCSC暂态特性
电力系统本科专业课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被引量:12
2006年
作为工程类传统专业课,电力系统本科专业课中大部分是成熟知识点。如何提高传统工程专业课的研究性是富有挑战性的共性课题。通过对电力系统本科专业课的教学改革,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包括:课内的研究型授课方法、课外的自选研究专题、数字化实验平台和研究型实验等系列内容,涉及理论课、实验课和实验基地三大方面,有效加强了课程的研究性。本项改革成果已实践了3年,所研制的数字化实验平台已在多所大学推广应用,人才培养效益显著,在全国同行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
孙宏斌孙元章陈永亭姜齐荣童陆园
关键词:研究型电力系统专业课
基于暂态稳定控制的TCSC装置特性研究被引量:31
1999年
应用数字仿真(EMTDC/PSCAD)和动态模拟实验(15kvar物理模型)对比研究了超高压可控串联补偿(TCSC)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控制有关的一些重要的动态特性。通过数字和物理仿真分析了不同同步信号(电容电压同步和线路电流同步)、不同控制模式(阻抗开环和阻抗闭环控制)对TCSC装置动态品质的影响;提出并实现了TCSC装置硬件阻断(block)与旁路(bypass)工作模式。提出了TCSC在容性与感性区间内实用的平稳转换两步骤方法,以及避免故障下TCSC失控和减小电容器直流分量的控制策略。
尹忠东童陆园郭春林王仲鸿
关键词:电力系统动模实验暂态稳定控制TCSC装置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动态模拟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动态模拟装置,包括可控串补电路与可控串补控制系统,其中的可控串补控制系统中,脉冲发生电路产生与主回路可控硅电压精确同步的触发脉冲,触发控制电路触发脉冲放大功率,形成驱动脉冲,驱动可控串补电路...
葛俊郭春林耿俊成童陆园莫昕
文献传递
输电网的中长期动态整数规划——临界可行结构匹配法被引量:12
1989年
本文提出用“临界可行结构匹配法来求解输电网的多阶段动态规划问题。方法的要点是:先对各个规划阶段分别作静态规划,搜索出各阶段的“临界可行结构”,由此形成动态规划的求解空间。然后在此空间中把不同阶段的临界可行结构进行匹配同时结合分枝定界法搜索得出动态最优解。实际系统的应用举例表明了本方法是实用的和十分快速的。
童陆园王晓波王仲鸿韩英铎
关键词:匹配法动态规划整数规划分枝定界法电力系统规划
TCSC暂态过程中晶闸管导通角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8
2001年
当晶闸管触发角发生阶跃时 ,由于 TCSC电路固有的电磁暂态特性 ,使得电容电压过零点发生偏移 ,因此导通角不会立刻达到预定目标值。文章首先给出并证明了触发角阶跃变化与初始导通角之间的定性关系 ;然后通过分析晶闸管导通期间电容电压的解耦特性 ,推导出导通角的估算公式 ,定量地描述了暂态过程中导通角的变化规律。数字仿真验证了上述分析结论并进一步发现 :导通角变化趋势与 TCSC基频阻抗特性是完全一致的 。
葛俊童陆园耿俊成韩光
关键词:电力系统暂态过程TCSC电路拓扑
TCSC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机理分析被引量:44
2002年
基于对 TCSC次同步频率等效阻抗特性的研究 ,分析了 TCSC次同步频率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抗对抑制次同步谐振 (SSR)的不同作用。发现系统中 SSR的抑制主要取决于 TCSC的次同步频率等效电抗特性 ,而 TCSC的次同步频率等效电阻对 SSR的抑制本质上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 ,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 SSR,不可能彻底消除 SSR。
韩光童陆园葛俊耿俊成
关键词:可控串联补偿次同步谐振TCSC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机电暂态实时仿真系统被引量:6
2008年
开发了一种基于机电暂态计算的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系统,研究了该仿真系统各部分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仿真实现过程中涉及的接口问题。采用电力系统励磁和继电保护的模拟装置对仿真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测试,验证了该系统实时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该系统还能够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翟培于庆广李铸新黄志刚童陆园
关键词:机电暂态仿真实时性电力系统
广域测量系统的延迟分析及其测试被引量:81
2004年
简要介绍了电力系统中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相量测量单元的广域测量/监视系统(WAMS)的体系结构,分析了延迟产生的机制并指出了影响实时性的主要因素,提出广域测量系统的延迟评估模型;根据评估模型建立了基于TCP/IP协议广域网络下的WAMS通信延迟测试方法;通过实测获得了基于国家电力数据网(SPDNet)的WAMS的通信延迟特性。根据该延迟评估模型和测试体系,能够有效、合理地进行WAMS的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选点和通信布局的权衡,并进一步为广域实时动态监测和控制奠定基础。
胡志祥谢小荣肖晋宇童陆园
关键词:广域测量系统通信延迟TCP/IP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