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重组合异种骨脊柱融合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重组合异种骨(金世植骨灵)在脊柱融合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6月应用重组合异种骨行脊柱融合术52例,其中颈椎后路8例,颈椎前路单间隙Cage植入12例,腰椎后外侧融合术32例,依据X线检查:按Wang...
- 庞清江汤涛葛志斌祝惠敏
- 文献传递
- 重组合异种骨在脊柱融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重组合异种骨在脊柱融合术中的效果。方法应用重组合异种骨行脊柱融合术52例,其中颈椎后路椎板棘突间融合术8例,颈椎前路单间隙碳纤维椎体间融合器(cage)植入12例,胸腰椎后外侧融合术32例。依据X线检查,按Wang及Suk方法分别评定颈、腰椎术后融合程度。结果颈椎全部融合;腰椎坚强融合30例,可能融合2例。随访6~26个月,平均14.5个月,无并发症。结论重组合异种骨具有诱导成骨能力,无免疫排斥反应,应用于脊柱融合术效果可靠。
- 庞清江祝惠敏汤涛葛志斌
-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异种骨结合
- 逆行交锁髓内钉结合捆绑带治疗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
- 2007年
-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结合捆绑带治疗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结合捆绑带治疗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18例,术后配合关节功能练习器(CPM)行患肢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5个月至2年,按Kohnert评定标准,优16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4.4%。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结合捆绑带治疗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骨折复位简单,内固定坚强,术后允许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祝惠敏庞清江
- 关键词:股骨骨折粉碎性髓内
- 应用重组合异种骨脊柱融合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重组合异种骨穴金世植骨灵雪在脊柱融合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6月应用重组合异种骨行脊柱融合术52例,其中颈椎后路8例,颈椎前路单间隙Cage植入12例,腰椎后外侧融合术32例,依据X线检查,按Wang方法...
- 庞清江汤涛葛志斌祝惠敏
- 文献传递
- 单切口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漂浮膝”13例分析
- 2007年
- “漂浮膝”是暴力所造成同侧股骨和胫骨的骨折,使膝关节处于不稳定的浮动状态,是一种高能量损伤。本院从2001年7月至2006年1月选择单纯同侧股骨干和胫骨干骨折采用髌下单切口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微创手术治疗闭合性“漂浮膝”13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 章海均袁义祝惠敏庞清江
- 关键词:漂浮膝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胫骨干骨折同侧股骨干微创手术治疗高能量损伤
- 颈椎侧块与颈椎弓根内固定后初始稳定性评价及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评价钉棒系统分别行颈椎侧块及椎弓根固定后的初始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8具新鲜冷冻人体颈椎标本,切断C4、5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双侧关节囊,制成C4、5后柱不稳损伤模型,每个标本分别行正常标本、双侧C4、5侧块及椎弓根固定标本三维运动范围测定。结果两种内固定组的三维运动范围均明显小于正常组,椎弓根固定组三维运动组小于侧块螺钉固定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颈椎后柱损伤模型中,用钉棒系统分别行侧块及椎弓根固定后均能明显提高脊柱三维稳定性,椎弓根内固定稳定性优于侧块钉棒系统。
- 袁欣华庞清江许柯张宗凯祝惠敏叶奕赵卫东
- 关键词:颈椎侧块椎弓根钉棒系统
- 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1月至2013年8月共收治30例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患者。男21例,女8例,年龄18-65岁,平均34.5岁,骨折按Hardegger分型:肩胛骨体...
- 郑兴国张嘉锴祝惠敏
- 文献传递
- 颈椎侧块与颈椎弓根内固定后初始稳定性评价及实验研究
- 目的 评价钉棒系统分别行颈椎侧块及椎弓根固定后的初始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8具新鲜冷冻人体颈椎标本,切断C4、5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双侧关节囊,制成C4、5后柱不稳损伤模型,每个标本分别行正常标本、双侧...
- 袁欣华庞清江许柯张宗凯祝惠敏叶奕赵卫东
- 关键词:颈椎侧块椎弓根钉棒系统
- 应用重组合异种骨脊柱融合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重组合异种骨(金世植骨灵)在脊柱融合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6月应用重组合异种骨行脊柱融合术52例,其中颈椎后路8例,颈椎前路单间隙Cage植入12例,腰椎后外侧融合术32例,依据X线检查,按Wang...
- 庞清江汤涛葛志斌祝惠敏
- 文献传递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拆除椎弓根内固定47例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拆除椎弓根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47例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拆除椎弓根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内固定均成功拆除,无明显并发症;手术时间(32.1±4.2)min,术中出血量(19.4±2.3)ml;术后1及3个月患者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1.3±0.2)分和(0.4±0.1)分。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拆除椎弓根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杨长春吴海昊祝惠敏庞清江
- 关键词:脊柱骨折肌间隙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