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福荣
- 作品数:19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影响血标本检验结果的常见原因及对策被引量:15
- 2010年
- 石福荣任海云杨娟
- 关键词:静脉血标本采集血标本不合格标本溶血标本标本检测
- 12例医务人员乙肝病毒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分析
- 我国是乙肝肝炎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具有关方面统计,到2007年估计我国乙肝感染人数已超过 1.2亿。医务人员随时有可能直接接触 HBV 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我院对320名护士调查,78%的护士在工作中被针刺伤过,这种损伤后...
- 石福荣刘翠景赵月凤曹桂香
- 文献传递
- 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7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石福荣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玻璃酸钠疗效观察关节腔内注射
- 剖析门诊服务“瓶颈”完善门诊服务管理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门诊服务工作不足,完善门诊管理。方法发放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1000份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门诊五个方面综合不满意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患者等候时间、医疗过程、医院环境、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门诊相关服务。结论通过满意度调查剖析门诊服务“瓶颈”,不断完善门诊管理,提升门诊医疗服务水平。
- 马淑萍郭峰坤石福荣
- 关键词:门诊管理
- 门诊静脉采血室护患矛盾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 医院门诊静脉采血室担负着门诊各科患者血标本的采集任务,由于工作量大,人们对服务的需求较高,所以也是护患关系紧张,易引起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场所。近几年来,我院通过加强护士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降低了采血室护息纠纷的...
- 刘翠景石福荣
- 文献传递
- 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增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减少乙型肝炎职业性感染的发生。方法:调查12例医务人员职业性暴露HBV的途径,暴露后进行应急处理和临床医学观察6个月。结果:12例医务人员暴露后检测HBsAG1例阳性,11例阴性。结论:医务人员重视自身防护和暴露后预防,是降低职业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 石福荣赵月凤曹桂香
- 关键词:医务人员HBV
- 埋藏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被引量:1
- 2011年
- 2006~2010年,我院共安装永久性起搏器116例次,其中更换4例,现将其并发症的分析及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石福荣
- 关键词:安装永久性起搏器术并发症手术护理起搏器植入埋藏式
- 基于微信APP的健康教育对老年COPD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APP的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COPD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APP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疾病知识评分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APP的健康教育可增强老年COPD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
- 石福荣张敏
-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 Teach-back式健康宣教模式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Teach-back式健康宣教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147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程随机区组分为观察组(73例)与对照组(74例),观察组采用Teach-back式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宣教。两组均干预4周。干预后采用疾病自护能力测定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的疾病自护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各项评分相似;干预后两组的疾病自护能力各项评分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AS、AF、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的PL、T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ch-back式健康宣教模式有助于增强冠心病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提高其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
- 石福荣
- 关键词:冠心病健康宣教生活质量
- 冠状动脉斑块狭窄临床症状相关因素分析
- 2019年
- 目的肥胖被认为是多种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相关及独立危险因素,为更好地明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本研究探讨冠状动脉斑块狭窄发病出现临床症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09-30-2019-02-28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临床症状分为两组,病例组存在临床症状,对照组无临床症状,各40例。入组者均搜集其入组时身高、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和血脂相关数据,统计两组Gensini积分分布情况,分析冠状动脉斑块狭窄出现临床症状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别为(5.3±0.4)、(1.5±0.2)和(3.8±0.2)mmol/L,均低于病例组的(6.7±0.6)、(2.1±0.2)和(5.3±0.4)mmol/L,t值分别为12.279,1.416和21.213,均P<0.05;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为(1.8±0.2)mmol/L,高于病例组的(0.7±0.1)mmol/L,t=31.113,P<0.05。两组Gensini积分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OR=1.93,95%CI为1.76~2.34,P<0.01)、年龄(OR=2.67,95%CI为1.58~4.38,P=0.02)、合并高血压(OR=2.19,95%CI为1.03~3.45,P=0.04)、合并高血糖(OR=3.25,95%CI为1.11~5.43,P=0.01)、合并高血脂(OR=2.68,95%CI为1.65~4.11,P<0.01)及合并动脉粥样硬化(OR=2.45,95%CI为1.21~4.40,P<0.01)为冠状动脉斑块狭窄出现临床症状的相关及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状动脉斑块狭窄患者若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更易出现明显临床症状。
- 张敏石福荣
- 关键词:冠状动脉斑块临床症状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