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荣艳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烟草赤星病菌株毒力与繁殖代数的关系被引量:2
- 2005年
- 为明确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与其繁殖代数的关系,在室内采用离体、室外采用活体两种接种鉴定方法分别测定了烟草不同生长阶段分离到的6个赤星病菌株的毒力,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了各菌株的毒力差异。结果表明,赤星病菌在田间繁殖代数与其毒力大小有关,生长后期分离的菌株(4、5和6号)比生长前期分离的菌株(1、2和3号)毒力强,即赤星病菌在田间繁殖代数越高,毒力越强。毒力分析聚类树状图也显示了菌株间的毒力差异,根据供试菌株在3个烟草品种上的毒力反应,可将其分为2个组,生长前期分离的菌株为一组,生长后期分离的菌株为一组。
- 申荣艳刘学敏李杰王平
- 关键词:烟草赤星病菌毒力繁殖代数
- 田间烟草赤星病菌繁殖代数与其对杀菌剂敏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 2005年
- 为合理用药、提高防效,探讨了田间烟草赤星病菌繁殖代数与其对杀菌剂敏感性的关系。室内进行了在田间烟草不同生长时期采集的6个赤星病菌株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并用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了各菌株对杀菌剂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采集的不同繁殖代数烟草赤星病菌株对"菌核净"的敏感性差异显著,其中4号菌株对"菌核净"最不敏感,EC50为193 3644mg/L,已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其次为1号菌株,EC50为102 3738mg/L,对"菌核净"最敏感的是2号和3号菌株,EC50分别为42 0390和58 4109mg/L。表明不论前期还是后期采集的菌株都有对"菌核净"敏感和不敏感的,烟草赤星病菌株的繁殖代数与其对"菌核净"的敏感性无一定规律性。从聚类分析树状图也可以看出这种敏感性的差异情况。
- 申荣艳刘学敏胡钟胜董长军冯喜生
- 关键词:烟草赤星病菌繁殖代数敏感性
- 菌核净、代森锰锌及其混剂对烟草赤星病菌毒力测定被引量:8
- 2004年
- 运用Horsfall毒力试验设计方案和孢子萌发抑制法分别测定菌核净、代森锰锌及其混剂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alteranta)的毒力,并分别用Wadley方法、Gowing方法、Abbott方法和孙云沛方法等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所配混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当它们按EC50剂量7:3的比例混配时所得混剂表现明显的增效作用,4种增效作用评价方法所得结果一致,田间防治结果也证明该混剂可有效防治赤星病。
- 申荣艳刘学敏董长军冯喜生
- 关键词:烟草赤星病菌菌核净代森锰锌毒力测定
- 52%的菌核·锰锌对烟草赤星病菌的室内及田间毒力测定被引量:11
- 2001年
- 室内采用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菌核净、代森锰锌以及它们的复配剂 5 2 %菌核·锰锌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 ,结果表明 ,菌核净和代森锰锌以适当的比例复配 ,可明显提高其对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计算复配剂共毒系数为 385 .0 819,表现出增效作用。田间防治试验亦表明 。
- 申荣艳刘学敏陈宇飞董长军
- 关键词:烟草赤星病共毒系数
- 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毒力变异机制及病斑扩展规律研究
- 该文采用接种鉴定和RAPD标定两种方法对来源于烟草不同生长时期的6个赤星病菌株进行了毒力测定和DNA多态性分析,同时对影响赤星病病斑扩展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定量研究,测定了菌核净、代森锰锌单剂及其混剂对赤星病菌的毒力,结果如...
- 申荣艳
- 关键词:烟草赤星病RAPD标记病斑扩展药剂毒力测定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