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野宏

作品数:10 被引量:104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大兴安岭北部
  • 5篇北部
  • 5篇次生
  • 5篇次生林
  • 4篇白桦
  • 4篇白桦次生林
  • 3篇土壤
  • 2篇养分
  • 2篇水化学
  • 2篇土壤水
  • 2篇枯落物
  • 1篇养分输入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影响因子分析
  • 1篇樟子松
  • 1篇植物篱
  • 1篇森林流域
  • 1篇水分

机构

  • 10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10篇田野宏
  • 9篇满秀玲
  • 5篇李奕
  • 4篇刘茜
  • 3篇段亮亮
  • 2篇盛后财
  • 1篇刘海亮
  • 1篇刘玉杰
  • 1篇蔡体久
  • 1篇刘斌
  • 1篇于舒
  • 1篇张维江

传媒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兴安岭北部天然落叶松林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从坡面尺度对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天然落叶松林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以及冠层结构、土壤温度、降雨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坡上至坡下,0~5cm土层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样带12比样带1降低了19.95%,5~10cm和10~15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坡位的降低而逐渐升高,从样带1至样带12分别增加15.55%和29.16%;0~15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在17.61%~18.77%之间波动,从坡上至坡下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坡上和坡下样带垂直变异系数明显高于坡中,样带1、11及12的垂直变异系数最高,分别为10.17%、13.39%及15.02%,属于中等变异程度,而各样带间的水平变异程度很弱;0~5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叶面积指数和林冠开度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关系,5~10cm和10~15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叶面积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林冠开度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雨后4d内,各样带土壤含水量均逐渐降低,表层土壤含水量降幅明显大于下层,说明降雨对表层土壤水分影响较大,而对下层土壤水分影响较小。
段亮亮满秀玲刘玉杰刘海亮田野宏刘茜
关键词: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叶面积指数
大兴安岭地区天然樟子松林降雨截留再分配特征被引量:20
2014年
为研究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林冠截留分配特征,选择黑龙江漠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天然樟子松林固定样地,对其大气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进行定位观测。通过26场降雨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樟子松林在观测期内林冠截留总量为123.48mm,占同期降雨量的25.04%。与全国其他森林类型的平均林冠截留率(11.14%~36.15%)相比,天然樟子松林的林冠截留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观测期内穿透雨总量和树干径流总量分别为362.85mm和6.79mm,分别占大气降雨量的73.58%和1.38%。观测发现,当降雨量Pc〉5.2mm时,樟子松才会产生树干径流,且树干径流量随树干径级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运用修正的Gash模型模拟林冠截留,模拟值低于实测值5.12mm,相对误差为4.15%,说明修正的Gash模型适用于大兴安岭地区天然樟子松林。
李奕蔡体久满秀玲田野宏
关键词:樟子松林冠截留
大兴安岭北部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功能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对大兴安岭北部4种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厚度与蓄积量差异较大,山杨林枯落物厚度和蓄积量均为最大。4种林型枯落物蓄积量变化范围为8.13~18.42t/hm2,大小排序为山杨林>山杨+白桦林>白桦+落叶松林>白桦林。枯落物厚度在49.33~61.67mm之间。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55.65~89.01t/hm2,山杨+白桦林最高,且枯落物半分解层持水量显著大于未分解层。枯落物平均有效拦蓄量为37.86t/hm2,大小排序为山杨林>白桦+落叶松林>山杨+白桦林>白桦林。各林型土壤层非毛管孔隙度大小排序为山杨林>白桦+落叶松林>山杨+白桦林>白桦林,山杨林最高,达16.96%。土壤层有效持水量在228.69~339.14t/hm2之间,白桦林最低,山杨林最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且随土层加深迅速减少。土壤初渗、稳渗速率差异较小,稳渗速率变化在0.15~0.33mm/min之间。林地有效持水量变化范围为261.88~381.59t/hm2,大小排序为山杨林>白桦+落叶松林>山杨+白桦林>白桦林。
田野宏满秀玲李奕盛后财段亮亮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土壤水文功能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小流域河川径流特征被引量:4
2014年
选取大兴安岭北部3个典型森林小流域设置观测断面,安装Onset HOBO U20-001-04水位记录器实时记录水位变化,利用LS45-2型旋杯式流速仪定期测定流速,研究河川径流特征。研究表明:3个流域径流深大小排序为小北沟(162.60mm)>老沟林场(58.97mm)>圣诞村(34.23mm),径流深与流域内落叶松所占比例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流域面积大小相一致。3个流域径流对小雨和中雨的响应不明显,对大雨和暴雨的响应显著。降大雨和暴雨时,圣诞村河和小北沟流量的起涨时间、骤涨时长和增长幅度都十分相近,但小北沟的洪峰径流模数却是圣诞村的10.70倍和13.08倍,说明流域面积是流域产流能力和调节径流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相比之下,老沟河流量骤涨时间最短,暴雨时仅4.5h,流量增长幅度却最大,大雨时洪峰流量与起涨流量之差高达1.97倍,这是由于该流域存在采金迹地,削弱了流域对降雨的拦蓄能力,使得强降雨来临时,洪水的形成过程加快,流量也大幅增加。当降雨量相近时,降雨强度主要影响流量的起涨时间和骤涨时长,而径流量的增长幅度则与降雨历时和土壤、枯枝落叶层的饱和程度密切相关。
罗韦慧满秀玲田野宏段亮亮
关键词:径流特征
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特征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对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共发生34场降雨,其中主要为小雨和中雨,降雨总量为465.8mm,平均降雨强度为1.45mm/h。7月份降雨量最大,占观测期内降雨总量的42.94%。穿透雨总量为392.55mm,占降雨总量的84.27%。随着雨量的增大,穿透雨量和穿透雨率均表现为暴雨>大雨>中雨>小雨。树干茎流总量为12.50mm,占同期总降雨量的2.68%。林冠截留总量为60.76mm,占同期大气降雨总量的13.04%。随着雨量的增加,林冠截留率呈减小的趋势。灌木截留总量为1.75mm,占降雨总量的0.37%。枯落物截留总量为58.97mm,占降雨总量的12.66%,枯落物层截留特征与林冠层和灌木层均不同。降雨通过白桦林林冠、灌木、枯落物各层截留后,进行重新分配,从林冠到枯落物各层截留总量为26.07%,有73.93%的降雨进入土壤层,用于补充土壤水分、下渗或产生径流。降雨特征和各层截留特征是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特征的重要影响因子。
田野宏满秀玲刘茜李奕
关键词:白桦次生林
大兴安岭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及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大兴安岭地处寒温带地区,地带性植被是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的明亮针叶林,由于近年来火灾、采伐及人为破坏,形成了大面积的次生林,这些次生林在水土保持、净化水质、水源涵养及改善气候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大兴安岭北部...
田野宏
关键词:次生林
文献传递
水土保持措施对黑土流失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6
2011年
针对黑龙江省东南部黑土区坡耕地所采取的4种水土保持措施的土壤进行了理化性质研究,分析了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0~50 cm黑土层有机质平均质量分数排序为植物篱>谷坊>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植物篱有机质质量分数115.66 g/kg,而退耕还草为69.43 g/kg;非毛管孔隙大小排序为植物篱(10.56%)>退耕还林(7.70%)>谷坊(5.82%)>退耕还草(2.14%)。植物篱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最明显,0~50 cm土层平均土壤密度比农田减小18.99%,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分别比农田增大11.93%、9.37%、15.31%,有效P质量分数分别为93.11 mg/kg,水解N质量分数与农田相近;谷坊措施能够有效拦截上游侵蚀下来的表层土壤,0~50 cm土层土壤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分别比农田增加16.90%、12.14%。退耕还林后土壤有机质、有效P、速效K的质量分数均高于退耕还草,而土壤全N、水解N比退耕还草低,宏观来看退耕还林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大于退耕还草。
田野宏屈远强满秀玲刘斌张维江于舒
关键词:黑土区水土保持措施植物篱土壤养分土壤孔隙度
白桦次生林降雨水化学及养分输入特征被引量:13
2015年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林外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枯透水进行野外观测、取样及室内水化学测定,研究了白桦次生林降雨养分输入特征。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漠河地区大气降雨呈中性,p H为7.0,TDS值为19mg/L。在白桦林降雨再分配过程中,p H与TDS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最低值都出现在树干径流中,分别为5.3、15 mg/L。而p H和TDS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大气降雨和枯透水中。阴离子中,F-及SO2-4最高值均出现在树干径流中,其他阴离子浓度则在枯透水中最高,且其中NO-3变化最大,最高、最低相差100.4倍。金属元素中,Na+、Zn2+及Mn元素最高值均出现在树干径流中,其他元素浓度则在枯透水中最高。而最低值几乎均出现于大气降雨(除Ca2+、Cu2+外)中。大气降雨养分输入量为95.414 kg/hm2,降雨穿过林冠层后,F-、Cl-、NO-3、Ca2+、Fe元素及Cu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余元素则有所增加,使林内雨养分总量降为93.557 kg/hm2。林内雨穿过枯落物层后,除Na+含量较林内雨降低外,其他元素含量均升高,养分总输入量升高了72.149 kg/hm2。与大气降雨输入量相比,枯透水输入量则增加了70.296 kg/hm2,其中Cl-、Na+和Cu2+含量低于大气降雨,其他元素则有不同程度增加。最终大气降雨通过白桦次生林后输入土壤养分总量为165.711 kg/hm2,其中阴离子输入量为37.823 kg/hm2,金属元素输入量为127.888 kg/hm2。
刘茜满秀玲田野宏
关键词: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水化学养分输入
大兴安岭寒温带地区森林流域溪流水化学特征被引量:11
2013年
选取大兴安岭北部4个典型森林小流域研究其溪流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北部森林小流域溪流多为弱碱性极低矿化度极软水,除大马场溪流外,pH值均在7.17-8.07之间,TDS在49-129mg/L之间,总硬度在47.83-52.18mg/L之间,水质很好。老爷岭北麓森林流域溪流中NO-3和K+含量高于南麓溪流,分别相差1.73倍和0.97倍,Fe和Mn含量则低于南麓溪流,分别相差15.41倍和2.25倍,北麓溪流Pb2+和Mn含量的变化幅度大于南麓溪流,北麓溪流2种化学成分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4.11%-210.14%和138.41%-160.79%,南麓则分别为90.79%-105.82%和57.63%-94.63%。树种组成对溪流水化学特征有一定影响,TDS、总硬度、F-、Cl-、Fe含量变化幅度均表现出针叶树比例大的流域大于针叶树比例小的流域,说明阔叶树种对稳定地表径流中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溪流中K+、Ca2+、Na+、Mg2+、SO2-4、F-、Fe相对雨水为淋失型迁移,而Cl-、NO-3、Zn2+、Pb2+为内贮型迁移,Mn的移动趋势不明显。
罗韦慧满秀玲田野宏李奕盛后财
关键词:森林流域溪流水化学特征
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金属元素季节动态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林外降雨、穿透雨、树干茎流和枯透水进行野外观测、取样及室内金属元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研究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中金属元素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林外雨中,Ca2+浓度最高,最高值为54.670mg/L,Mg2+含量相对最稳定,在0.316~1.003mg/L间波动。而微量元素浓度均很低,且季节变化幅度很大。穿透雨中,Ca2+浓度最高,变幅也较大,最高、最低相差14.00倍,Mg2+含量变化幅度最小,稳定在0.336~1.599mg/L之间,波动最大为Mn,最高、最低值相差近160.14倍。树干茎流中Ca2+浓度普遍高于其他元素,且含量也最为稳定,K+、Na+、Mg2+、Zn2+、Fe变化较小,变化最大的是Cu2+。枯透水中变化最大为Cu2+,大量元素波动性都很小,其中Mg2+浓度波动性最大,最高、最低也仅相差6.93倍,而Ca2+浓度最高,也最稳定,Na+浓度几乎是大量元素中浓度最低的,最高浓度仅有3.655mg/L。林外雨金属元素总输入量为87.275kg/hm2,白桦次生林净输入总量为40.526kg/hm2,各金属元素净输入量排序为Ca2+〉K+〉Mg2+〉Fe〉Mn〉Zn2+〉Cu2+〉Na+。其中Na+及Cu2+为负淋溶,其他金属元素均为正淋溶。
刘茜满秀玲田野宏李奕
关键词:白桦次生林金属元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