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琚晓敏

作品数:15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妊娠
  • 5篇疗效
  • 3篇孕妇
  • 3篇子宫
  • 3篇产后
  • 2篇血清
  • 2篇阴道
  • 2篇人流术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剖宫产
  • 2篇人工流产
  • 2篇微管
  • 2篇微管微创
  • 2篇无痛人流
  • 2篇无痛人流术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流产
  • 2篇米非司酮
  • 2篇后出血

机构

  • 15篇郑州市妇幼保...

作者

  • 15篇琚晓敏
  • 1篇刘铭
  • 1篇宋芷霜
  • 1篇郭金风

传媒

  • 5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脐血中IGF-1与妊娠晚期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妊娠晚期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新生儿96例,依据胎儿体重分为大于胎龄儿组、适于胎龄儿组和小于胎龄儿组各32例。测定三组脐血IGF-1和IGF-1m RNA表达水平,分析IGF-1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结果 :大于胎龄儿组脐血中IGF-1、IGF-1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适于胎龄儿组,小于胎龄儿组脐血IGF-1、IGF-1 m 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适于胎龄儿组(P<0.05);脐血IGF-1、IGF-1 m RNA表达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分别为r=0.606,P=0.017;r=0.506,P=0.023)。结论:脐血IGF-1、IGF-1 m RNA表达水平与妊娠晚期胎儿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琚晓敏
关键词:胎儿生长发育脐血IGF-1IGF-1MRNA表达
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再分娩孕妇分娩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再分娩孕妇分娩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12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阴道分娩史、宫颈管消失状况等危险因素对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再分娩孕妇分娩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Logistic分析显示,宫颈管消失≤50%、宫口开大≤3 cm、无阴道分娩史、本次分娩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 a、前次剖宫产指征为复发型均为影响孕妇分娩成功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管消失≤50%、无阴道分娩史、宫口开大≤3 cm、本次分娩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 a、前次剖宫产指征为复发型均为影响孕妇分娩成功率独立危险因素,为剖宫产术后产妇选择有效分娩方式提供重要依据。
琚晓敏
关键词:剖宫产分娩
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对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产妇的应激及炎性状态分析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评价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围产期应激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5年01月-2016年12月入本院诊断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共120例,其中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各60例。分别于产前、产后12h、24h和48h,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静脉血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和β-内啡肽(β-EP)水平,ELISA法检测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后各应激反应指标均升高至12h时达到峰值,然后回落(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产后各炎症反应指标均升高至24h时达到峰值,然后回落(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的炎症反应指标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孕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可根据瘢痕愈合情况选择分娩方式,采用阴道分娩并未增加围产期应激和炎性反应。
琚晓敏郭金风
关键词:剖宫产阴道分娩疤痕子宫产后并发症
单胎初产孕妇孕中期血清HDL-C、UA、TG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风险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单胎初产孕妇孕中期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PE)风险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28例子痫前期单胎初产孕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8例健康单胎初产孕妇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HDL-C、UA、TG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UA、TG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孕中期血清UA、TG水平与PE病情程度呈正相关,HDL-C水平与PE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单胎初产孕妇孕中期血清HDL-C、UA、TG水平变化与PE有关。
琚晓敏
关键词:初产孕妇HDL-CUATG
初产妇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8例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观察初产妇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存活率。方法 18例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给予常规吸氧、输血的基础上,给予对症治疗,如补充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等,死胎者进行引产或剖宫产,出血不止者使用纱条子宫腔填塞,治疗结束后观察存活率。结果 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产科8例DIC,在给予输血、吸氧治疗后,对症治疗,其中抢救成功5例,死亡3例,成活率62.5%。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产科10例DIC,产妇抢救成功8例,死亡2例,成活率80.0%。结论早发现早治疗是抢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关键,肝素临床使用尤应慎重。
琚晓敏
关键词: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初产妇存活率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到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mg,日一次,共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的变化、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较前明显好转,子宫肌瘤体积较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副作用少,是一种较好的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值得推广。
琚晓敏
关键词:子宫肌瘤围绝经期米非司酮疗效
妊娠高血压病孕妇孕产期NT-pro BNP变化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病孕妇在孕产期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动态变化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技术检测48例妊娠高血压病孕妇与43例体检健康孕妇在妊娠期和产后6周的血清NT-pro BNP水平,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价孕妇左室舒张功能。结果:NT-pro BNP浓度与妊娠高血压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妊娠进程,妊娠高血压组的NT-pro BNP浓度逐渐增高,在妊娠晚期达到高峰,产后6周逐渐降低。二尖瓣血流频谱AVTI与NT-proBNP呈正相关,E峰速度时间积分(EVTI)与NT-proBNP呈负相关。结论:NT-pro BNP的动态检测可作为反映患者妊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及心功能检测的敏感指标,可为临床监测和干预提供依据。
琚晓敏郭金凤
关键词:N末端B型钠尿肽原妊娠高血压病心功能
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120例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自愿要求行人流术终止妊娠者随机分为微创组(n=90)和传统组(n=90)。微创组采用微管微创人流术,传统组采用传统负压吸引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无痛率及完全流产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微创组优于传统组;微创组无痛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手术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短、出血量少、无痛率高的人工流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琚晓敏
关键词:微管微创人工流产
产后出血70例临床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致病因素及防治对策,以提高产科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产后出血患者占同期分娩患者总数的3.64%,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收缩力(58.57%),其次为胎盘因素(20.0%)、软产道裂伤(12.86%)、凝血功能障碍(8.57%)。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分娩方式、孕产次亦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早筛查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提高产科质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提高产科生存质量。
琚晓敏
关键词:产后出血
不同方式终止14~20周妊娠的效果比较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终止14~20周妊娠的效果比较。方法收集2009-01-2010-12孕14~20周要求引产的孕妇16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B组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结果 A组引产时间短,完全流产率高,胎膜残留率低,残留量少,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小月份引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首选。
刘铭宋芷霜琚晓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