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雪梅

作品数:18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市安宁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精神分裂症
  • 9篇分裂症
  • 4篇抑郁
  • 4篇住院
  • 4篇利培酮
  • 4篇精神病
  • 3篇药物
  • 3篇抑郁症
  • 3篇女性
  • 3篇疗效
  • 3篇精神障碍患者
  • 2篇电针
  • 2篇治疗抑郁症
  • 2篇女性精神分裂...
  • 2篇住院精神分裂...
  • 2篇利培酮治疗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精神科

机构

  • 18篇沈阳市安宁医...

作者

  • 18篇王雪梅
  • 6篇于杰
  • 5篇王会秋
  • 4篇刘荣刚
  • 3篇刘焕军
  • 3篇何俊鹏
  • 3篇卢春利
  • 2篇孙威
  • 2篇赵成清
  • 1篇崔文辉
  • 1篇于长洪
  • 1篇赵明宇
  • 1篇赵长毅
  • 1篇李群
  • 1篇刘畅
  • 1篇刘会英
  • 1篇徐桂娟
  • 1篇刘惠英
  • 1篇张晓婷

传媒

  • 7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药物与人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培酮联合电针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讨论利培酮联合电针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精神分裂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只单独使用利培酮药物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电针治疗。结果治疗前常规组患者的PANSS分值为(74.5±14.6)分,治疗后分值为(59.6±11.2)分;联合组患者的PANSS分值为(75.8±15.1),治疗后分值为(40.2±9.3)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电针疗法在治疗精神分裂的临床中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雪梅刘惠英刘焕军张晓婷
关键词:利培酮电针疗法精神分裂症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骨折调查被引量:1
2009年
王雪梅于杰孙威赵长毅
关键词:精神疾病患者骨折
电针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电针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电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6.11±2.85)分,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为(11.59±4.47)分,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32例、占53.33%;有效25例、占41.67%;无效3例,占5.0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25例、占41.67%;有效24例、占40.00%;无效11例,占18.33%;总有效率为81.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王雪梅何俊鹏于杰李群
关键词:电针帕罗西汀抑郁症
176例流浪无主精神障碍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流浪无主精神障碍患者与非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特点差异。方法:使用自制量表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176例流浪无主精神障碍患者与150例一般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对比分析,采用U检验和t检验。结果:流浪无主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表现以行为障碍为主,占72.7%,42%伴有皮肤软组织损伤。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钾离子、肝功能、心电图的明显改变。两组在入院原因、出入院方式、住院时间、疗效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流浪无主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症状较重、躯体合并症多、诊断难、行为障碍突出、住院时间长、疗效不满意,如何更好地解决是我们面对的问题。
王雪梅王会秋于杰孙威
关键词:精神病受助人员
舍曲林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年
目的:观察舍曲林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108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氯米帕明治疗,给予研究组舍曲林进行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心理健康和用药安垒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强迫三项指标分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眩晕不良反应事件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舍曲林治疗强迫症较氯米帕明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刘荣刚王雪梅崔文辉
关键词:氯米帕明强迫症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分析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85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患者采用氟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氮平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分别使用HAMD (17项)进行评分以及效果对比。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6.89±2.16),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11.17±4.46),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t=7.923,P<0.05)。结论米氮平临床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文丽兰徐桂娟魏迎东王雪梅
关键词:米氮平氟西汀抑郁症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分析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 66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88%;治疗组患者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4%,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发生7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1%,治疗组患者发生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王雪梅刘焕军刘会英刘畅
关键词:舒肝解郁胶囊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161例女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现状调查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现状。方法:对我院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进行时点调查。结果:临床单一用药只占33.54%且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占90.74%。联合用药占66.46%,以非典型抗精神药2药联合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用情感稳定剂为主,占67.28%,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占32.72%。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我院治疗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线用药,情感稳定剂作为治疗分裂症的增效剂,效果较明显。单一用药多用于首发病且病程短的患者。联合用药多用于病程长,发病早,反复住院,预后欠佳及难治性分裂症患者。
赵成清王雪梅于杰
关键词:女性精神分裂症精神科药物
阿立哌唑、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瞄隋神分裂症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阿立哌唑、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但阿立哌唑在震颤、静坐不能等锥体外系反应,体质量增加及泌乳、月经紊乱方面的发生率较利培酮明显要低(P〈O.05或O.01),其他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O.05),阿立哌唑更为安全。喹硫平组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利培酮组,与阿立哌唑相当。但喹硫平直立性低血压、心率快、心电图改变发生率与利培酮相当,略多于阿立哌唑。三组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改变。结论:阿立哌唑、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均有效,前两者不良反应更少、更安全。
王会秋卢春利王雪梅
关键词:阿立哌唑喹硫平利培酮女性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电图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心脏的影响。方法:对7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利培酮治疗,定期行心电图检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在治疗的第1个月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用药前稍高,第2、3个月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降低。相关分析发现:心电图异常的发生与年龄、药物剂量和心脏原有的功能性变化无关。结论:利培酮对心脏影响轻而可逆。
何俊鹏王雪梅于长洪
关键词:利培酮心电图精神分裂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