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 作品数:8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不同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1年
- 氮肥利用率关系着农业生产的成本和环境问题,为了解洱海上游地区不同量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的氮素吸收利用情况,并为以后的施肥提供依据,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90,72,54,36 t/hm2有机肥(牛粪)分别与化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NRE)、氮素农学效率(NAE)、氮肥偏生产率(PFP)和氮素收获指数(NHI)的影响。结果表明:NRE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分别为4.8%,16.0%,25.4%,34.7%,与施氮量呈极显著(r=0.999,P=0.001)正相关;PFP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分别为50.9,42.1,35.7,32.4 kg/kg,二者间呈显著负相关(r=-0.981,P=0.019);NAE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分别为4.3,7.9,8.7,10.1 kg/kg N,但超过165 kg/hm2后处理间差异不显著;NHI以施氮量为225 kg/hm2和285 kg/hm2最高,均为42。为提高氮肥利用率,应该在降低土壤背景氮的基础上,增加穗粒肥比例,具体以23 t/hm2牛粪作为基肥,8 t/hm2牛粪作为蘖肥,辅以20 kg/hm2化肥氮,穗肥氮112 kg/hm2于孕穗期和灌浆期以2∶3的比例分两次施用。
- 张发明毛昆明刘宏斌雷宝坤李海坤王蓉续勇波
- 关键词:有机肥水稻氮素
- 山地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特点及其控制对策被引量:18
- 2014年
- 山地城市交通方式单一,机动车是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但道路坡陡、路窄、弯多,机动车所产生的交通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并具有与平原城市不同的道路环境特点。从山地城市道路的坡度、线形、宽度等技术特征方面,研究机动车尾气及噪声污染与道路等级、坡度、曲度的关系,提出合理确定道路纵坡与曲线半径的建议;从山地城市道路的流量、速度、密度等交通特征方面,研究机动车尾气及噪声污染与交通流的关系,提出合理确定道路服务水平与设计速度的建议;从规划、管理、政策、技术等方面,提出山地城市机动车尾气与噪声污染控制和引导的策略与措施。
- 李泽新王蓉
- 关键词:噪声尾气山地城市
- 云南省维西县塔城镇土壤适宜性评价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分析维西县塔城镇的地形地貌、土壤质量、水源条件、气候条件、水土流失状况等5大自然因素对土壤的影响,对塔城镇土地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评定出宜农一等地、宜农二等地两类,并从土地适宜性评价角度提出塔城镇土壤改良措施及土地利用的调整方案。
- 王蓉毛昆明张仕颖张发明查永丽
- 关键词:土壤适宜性
- 中国河湖岸带草本植物氮磷化学计量学及内稳性特征
- 2024年
- 河湖岸带是拦截净化氮磷等陆源污染物进入河湖水体的最后屏障,河湖岸带草本植物的稳定性影响着其对污染物的拦截净化能力,研究河湖岸带草本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及内稳性,可为河湖岸带草本植物群落恢复和构建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对中国河湖岸带草本植物地上部氮(N)、磷(P)含量及土壤或沉积物、水体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了植物氮磷化学计量学和内稳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湖区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N含量(湿生植物:20.51 g·kg^(-1),水生植物:29.81 g·kg^(-1))和较低的P含量(湿生植物:1.39 g·kg^(-1),水生植物:0.99 g·kg^(-1)),N:P>14,表现为P限制,而其他湖区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P含量(2.73 g·kg^(-1)),N:P<14,表现为N限制。各湖区植物N、P含量及其比值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差异,青藏高原湖区水生植物N含量最高,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最低(P<0.05);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湿生和水生植物P含量最高(P<0.05);青藏高原湖区湿生和水生植物N:P最高,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最低(P<0.05)。植物N、P含量及N:P受环境中P含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环境中N:P和N含量。内稳性模型表明河湖岸带草本植物属于稳态型,其中湿生植物内稳性指数HN、HP及HN:P大于水生植物,表明水生植物受环境胁迫时响应较大,水生和湿生植物对环境中N、P含量变化响应的差异表明水生和湿生植物对环境中N、P不同的保守利用策略。
- 杨恒张丹李桂芳叶远行陈清飞王蓉
- 关键词:氮磷草本植物
- 山地城市人性化交通建设目标与措施被引量:12
- 2014年
- 人性化交通是"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建设思想的重要体现,在当前城市机动车快速增长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山地城市交通具有步行出行比例高、公交依赖性强和道路坡陡路窄的特点,所以人性化交通建设具有特别意义。研究从人性化交通视野,分析了山地城市的道路交通与居民出行构成特点,提出山地城市人性化交通建设中步行与公交并重的观点,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从安全、舒适和无障碍三方面提出了山地城市人性化交通发展的目标、措施与建议。
- 李泽新童丹李治王蓉
- 关键词:山地城市人性化
- 水热环境对不同紫色母岩崩解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为研究马头山组(K2m)、禄丰组(J1l)和妥甸组(J3t)紫色母岩在不同水热环境下的崩解特性,综合考虑了水作用(饱和泡水和表面浸水)、热作用(自然昼夜温差和极端温差)和水热相互作用,设计了紫色母岩崩解的5种试验处理:浸水极端温差、饱和极端温差、饱和自然温差、浸水自然温差和极端温差。结果表明母岩崩解速率的大小顺序为:浸水极端温差>饱和极端温差>饱和自然温差>浸水自然温差>极端温差,说明在温差较大时,干湿交替处理比饱和泡水处理更利用崩解,在温差不大时,饱和泡水处理比干湿交替处理更利于母岩崩解,纯粹的温度变化对母岩崩解的影响很小。三种紫色母岩的平均崩解速率大小依次为:妥甸组>禄丰组>马头山组,这与母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微结构特征密切相关。不同试验处理下的崩解速率与干湿变化、冷热变化和循环次数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妥甸组崩解速率与循环次数呈负相关,其他两种母岩的崩解速率与循环次数、冷热变化和干湿变化均呈正相关。
- 张丹陈安强苏友波段红平王蓉刘刚才
- 关键词:紫色母岩
- 浅层地下水升降对菜地土壤剖面硝化/反硝化微生物丰度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为揭示湖泊近岸浅层地下水升降对菜地土壤剖面硝化与反硝化功能微生物基因丰度的影响,以洱海湖滨带菜地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地下水升降过程,分析了水位升高(S1)、水位降低(S2)及落干(S3)过程中土壤剖面AOA-amoA、AOB-amoA、nirK、nirS、nosZ基因丰度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功能基因与土壤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S3阶段的土壤剖面AOA-amoA和AOB-amoA基因丰度显著高于S1和S2;S1阶段的土壤剖面nirK、nirS、nosZ基因丰度均显著高于S2和S3.AOA-amoA基因丰度显著高于AOB-amoA基因丰度,nirS基因丰度显著高于nirK、nosZ基因丰度;不同取样时期的土壤剖面AOA-amoA、AOB-amoA、nirK、nirS、nosZ基因丰度均表现为A层>B层>C层>D层.水位升降对土壤剖面AOA-amoA、AOB-amoA、nirK、nirS、nosZ基因丰度有显著影响,且AOA-amoA和nirS基因对水位升降更敏感,分别在硝化与反硝化作用中占主导地位;pH、有机碳(SOC)、全氮(TN)为功能基因AOA-amoA、AOB-amoA的环境驱动因子,而功能基因nirK、nirS、nosZ的环境驱动因子为土壤含水量(W)、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TN、SOC、pH.该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浅层地下水升降过程中菜地土壤剖面氮素循环的微生物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 崔荣阳雷宝坤张丹毛昆明付斌陈安强王蓉
- 关键词:土壤剖面AMOANIRKNOSZ
- 浅论学习动机和课堂讨论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的作用——以《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教学为例被引量:3
- 2012年
- 学习动机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条件,课堂讨论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手段。灵活运用学习动机理论、精心安排生动的课堂讨论是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本文以农林院校开设的环境类选修课《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教学为例,探讨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堂教育质量的一些经验和方法,探索如何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期充分发挥选修课在通识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 张仕颖夏运生王蓉史静张乃明
- 关键词:学习动机课堂讨论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