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维城

作品数:92 被引量:370H指数:1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8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化学工程
  • 8篇理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机械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7篇换热
  • 28篇传热
  • 16篇强化传热
  • 13篇数值模拟
  • 13篇凝结换热
  • 13篇值模拟
  • 11篇制冷
  • 10篇微肋管
  • 10篇肋管
  • 10篇沸腾换热
  • 9篇热流密度
  • 8篇水平管
  • 8篇热管
  • 8篇结霜
  • 7篇氧化碳
  • 7篇制冷剂
  • 7篇热系数
  • 7篇冷剂
  • 7篇换热性能
  • 7篇二氧化碳

机构

  • 91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九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中国人民政治...
  • 1篇三菱重工业株...

作者

  • 92篇王维城
  • 62篇吴晓敏
  • 11篇李辉
  • 10篇张立宁
  • 8篇姜培学
  • 7篇王晓亮
  • 7篇胡珊
  • 6篇王补宣
  • 6篇莫少嘉
  • 6篇王栋
  • 5篇唐黎明
  • 4篇王建昕
  • 3篇汤英杰
  • 3篇朱竞飞
  • 3篇李瑞霞
  • 3篇赵红艺
  • 3篇单小丰
  • 3篇江航
  • 2篇许旺发
  • 2篇井亮

传媒

  • 27篇工程热物理学...
  • 10篇清华大学学报...
  • 6篇2006中国...
  • 5篇中国工程热物...
  • 4篇制冷学报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化工学报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科技潮
  • 2篇2007年传...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中国能源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群言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 7篇2003
  • 8篇2002
  • 8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 3篇1992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真空钎焊多通道扁管铝蒸发器空气侧换热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对自行设计开发的大型冷藏运输车用真空钎焊多通道扁管铝蒸发器,在干、湿工况下的空气侧换热性能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同时对该蒸发器的表面湿润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蒸发器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湿式压降与干式压降非常接近;由于蒸发器表面采用了亲水性被覆,其前进接触角为34°,后退接触角为零。若想用风洞获得该蒸发器湿式条件下的换热性能需制作一个小迎风面的样机。
吴晓敏Webb R L王维城
关键词:蒸发器换热系数风洞实验压力降
用分形理论对结霜微细观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初始霜晶在冻结后的水珠上生长,随着霜在枝晶上的不断沉积,初始枝晶上长出分枝晶,这一过程具有自相似性,具有分形生长的特征。本文利用分形理论并采用有限扩散聚集(DLA)模型数值模拟了霜层初期生长过程,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空气流...
江航吴晓敏王维城
关键词:结霜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松散介质孔隙率渗透率的测定被引量:15
1992年
在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研究中,孔隙率、渗透率是两个最基本的特性参数,必须实验测定。对于胶结骨架材料,人们已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渗透率可用柱塞法,全岩芯法,并有专用测试仪器。这些方法一般用气体作渗透介质。为了得到能够用流量计测量的流量,研究者都采用大压差(2bar—10bar)。然而,对于非胶结骨架(或松散介质),为了保证介质内部结构的自然真实性,在测试过程中一般不允许对它施加大压差。
雷树业包素锦王维城王补宣
关键词:孔隙率渗透率传热学
微重力下气液两相流流型转换的通用关系式被引量:1
1998年
为了预测微重力下气液两相流流型及其转变条件,综述了已有的微重力下气液两相流流型的研究工作,分析、比较了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和结果,对已公开发表的17组微重力下流型的实验结果、共计800多个实验点,以新的量纲为1的坐标进行重新整理,绘出了流型图。从两相流体内部相互作用力的角度,阐述了微重力下流型变迁的机理,分析了管径、流体粘度、表面张力等对流型转变的影响。以所有这些实验点为基础,拟合出了微重力下气液两相流流型转变的通用关系式。
俞平王维城
关键词:微重力气液两相流航天器
热管管内强化传热研究进展综述
本文在阐述热管特性及其应用范围的基础上,同顾了近年来在热管管内强化传热方面取得的进展。归纳了国内外研究中,管内强化传热的不同方式及其特性,总结了这些强化方式的意义及其局限性,并说明了在需要处理高热流密度传热的情况下,采用...
朱竞飞吴晓敏王维城
关键词:热管传热能力
文献传递
车用催化转化器的非稳态升温特性被引量:13
2001年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 ( CFD)软件建立催化剂载体的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的多维流动数学模型 ,并与整个催化转化器的流场耦合求解 ,研究了催化剂载体的非稳态升温特性以及扩张管结构对载体温度分布和升温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 :建立的催化转化器非稳态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载体的升温特性 ;增大扩张管锥角 ,载体流速分布更不均匀 ,但载体中心区域的高速高温气流可以改善催化剂的起燃特性。
帅石金王建昕庄人隽王维城
关键词:催化转化器数值模拟
添加有TiO_2纳米颗粒的R11池沸腾换热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对添加有TiO_2纳米颗粒的制冷剂R11在外径为22.4mm紫铜管外的池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池沸腾饱和温度为35℃和40℃,纳米颗粒悬浮液的浓度为0.01g/l和0.05g/l。对铜管圆周上、下、前,后四个部位的局部换热情况进行了测量和可视化观察以及相应的粗糙度检测分析。结果发现,纳米颗粒的添加基本使管上部粗糙度降低,传热弱化,而使下部粗糙度增加,传热强化。就整体换热而言,40℃的强化换热效果好于30℃,0.01g/l的强化换热效果好于0.05g/l。
吴晓敏李鹏李辉王维城
关键词:制冷剂池沸腾强化传热
二氧化碳在细径管内的蒸发换热规律
对CO<,2>在细径管内蒸发换热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管为内径为4mm,长为0.5m的紫铜管.实验中参数变化范围内,蒸发温度1-15℃,质量流速100-300kg/m<'2>s,热流密度2-18kW/m<'2>,干度0.1...
吴晓敏赵红艺王维城井亮张亮
关键词:二氧化碳蒸发换热
文献传递
高效传热管内凝结换热性能及阻力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本文以HFC134a和HCFC22为工质对光管及两种不同槽型的强化传热管(DAE-2管与DAEC管)的水平管内凝结换热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研究发现,DAE-2管平均换热系数比光管提高了140%~170%,而单位长度阻力损失增加了50%~100%,DAEC管平均换热系数比光管提高了160%~200%,同时单位长度阻力损失增加了70%~130%。此外,本文给出了DAE-2管和DAEC管平均换热系数及阻力损失的计算关联式,可用于冷凝器设计。
解旭斌王维城王栋
关键词:传热学水平管凝结换热传热管
冷表面结霜的微细观可视化研究被引量:35
2003年
为研究冷表面上结霜的微细观过程以及表面湿润性对该过程的影响,对空气中水蒸气在铜裸面及疏水性涂层上的结霜过程进行了微细观可视化研究。实验中冷面温度为-10℃。发现结霜过程并非单纯的凝华过程,而是经历了水珠生成、长大、冻结、初始霜晶生成以及霜晶成长(包括部分霜晶的倒伏)过程。与铜裸面相比,疏水面上水珠分布的较为稀疏,粒径较大,冻结较晚,初始霜晶较迟出现,霜晶高度较低。所有这些都说明疏水性表面可以延缓霜的形成及成长。
吴晓敏单小丰王维城唐黎明
关键词:结霜过程蒸发器换热性能可视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