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华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北煤炭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端粒
  • 2篇端粒酶
  • 2篇中端粒酶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组织
  • 2篇腺癌
  • 2篇腺癌组织
  • 2篇活性
  • 2篇癌组织
  • 1篇端粒重复序列...
  • 1篇扩增
  • 1篇病理

机构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作者

  • 2篇潘立峰
  • 2篇王立华
  • 2篇周宝臣

传媒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细胞中端粒(telomere)的长度与细胞寿命的调控密切相关,端粒长度的维持需要端粒酶(telomerase)的激活,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端粒酶的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研究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乳腺病变,正常乳腺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探讨其作为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a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来检测36例乳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12例良性乳腺病变,6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36例乳腺癌组织中,有33例端粒酶表达阳性,其阳性率为91.7%,而且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的状态,临床分期有相关性。36例癌旁组织中,有2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6%。12例良性乳腺病变中,仅有1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3%。6例正常乳腺组织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普遍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端粒酶有可能成为诊断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潘立峰王立华周宝臣
关键词:乳腺癌端粒酶活性
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2000年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乳腺病变、正常乳腺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 ,探讨其作为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elomera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 ,TRAP)来检测 36例乳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 ,12例良性乳腺病变 ,6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36例乳腺癌组织中 ,有 33例端粒酶表达阳性 ,其阳性率为 91 7% ,而且与肿瘤的大小 ,淋巴结的状态 ,临床分期有相关性。 36例癌旁组织中 ,有 2例端粒酶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5 6 %。 12例良性乳腺病变中 ,仅有 1例端粒酶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8 3%。 6例正常乳腺组织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普遍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 ,端粒酶有可能成为诊断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潘立峰王立华周宝臣
关键词:端粒酶端粒重复序列扩增乳腺癌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