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平
- 作品数:11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更多>>
- 临界条件下爆炸焊接的复板速度被引量:4
- 1996年
- 通过参数分析,发现在爆炸焊接的临界条件下,复板与基板的临界碰撞速度主要取决于复板材料本身的性质,而与所选用的炸药及其爆轰参数关系不大,并通过并圆柱实验对这一结论做了初步验证。
- 王治平何智付明林刘曙
- 电爆炸桥箔推动飞片运动速度的经验计算被引量:2
- 2007年
- 基于平面一维电格尼公式及电格尼常数与飞片直径有关的假设,推导出一个可以用来计算不同尺寸电爆炸桥箔推动薄绝缘飞片运动速度的经验公式,对国内外发表的70多发实验数据进行计算,误差均在±10%以内,其中大部分在±5%以内,可作为电爆炸桥箔起爆器设计的实用工程工具。
- 陈军李涛王治平
- 关键词:飞片速度
- 冲击片雷管研究综述
- 2004年
- 综述了国外冲击片雷管的研究历史、概况、最新进展、关键特性等,对涉及冲击片雷管研究的物理规律,如始发药的起爆阈值研究、冲击片飞行规律研究、点火装置参数研究等加以分析。同时预测了冲击片雷管研究的发展趋势。
- 陈军王治平卫玉章
- 关键词:雷管炸药
- 半导体桥起爆炸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 2000年
- 介绍了用电爆炸半导体桥起爆炸药的实验 :被起爆装药是重结晶泰安 ,装药尺寸5 6mm× 14mm ,密度 1 0~ 1 3g/cm3;装药壳体是直径 6.2mm的紫铜管 ,壁厚 0 .3mm ;采用快速放电的电容器放电装置 (CDU)作为半导体桥起爆炸药的能源。用这种新型半导体桥雷管起爆密度1 0g/cm3的泰安装药所需能量为 2 90mJ,雷管的外观尺寸是6 2mm× 2 0mm ,作用时间t =3 2 7μs,初始装药的到爆轰距离Δr=6 31mm。这种新型半导体桥雷管能可靠起爆密度为 1 64g/cm3的钝化 (含 5%石蜡 )
- 王治平费三国龚晏青何智张旭
- 关键词:半导体桥冲击起爆
- 电爆炸驱动小飞片速度测量技术
- 新型测速系统(全光纤位移干涉仪,AFDI)中,激光距探头小于1mm时,散焦直径小于0.1mm。系统在不需要任何光学辅助装置的条件下,可直接测量电爆炸驱动的小直径飞片(Φ0.5mm、Φ0.7mm)的速度历史曲线,文中实测的...
- 李涛翁继东王治平张军李强蒲正美
- 关键词:测速
- 文献传递
- 小尺寸电爆炸箔推动飞片运动速度的经验计算被引量:4
- 2004年
- 基于平面一维电格尼公式及电格尼常数与飞片直径有关的假设,推导出一个可以用来计算冲击片雷管中小尺寸电爆炸桥箔推动薄绝缘飞片运动速度的经验公式,对国外发表的40余发实验数据,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偏差在±8%以内,可作为冲击片雷管设计的一个实用的工程应用工具。
- 陈军王治平李涛
- 关键词:飞片雷管工程应用经验公式
- 爆炸箔电参数的测试方法被引量:6
- 2007年
- 介绍了冲击片雷管桥箔爆炸的物理含义以及桥箔爆炸中电参数测量的重要性。利用电流测量线圈和高压探头等测试手段,系统测量了特定的点火装置在充电电压V0=7.3kV条件下几种不同尺寸桥箔的电爆炸参数,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与实验用点火装置相匹配的桥箔尺寸。
- 张军李涛陈军王治平李强龚晏青
- 关键词:冲击片雷管点火装置电参数
- 电爆炸驱动小飞片速度测量技术被引量:3
- 2007年
- 新型测速系统(全光纤位移干涉仪,AFDI)中,激光距探头小于1mm时,散焦直径小于0.1mm。系统在不需要任何光学辅助装置的条件下,可直接测量电爆炸驱动的小直径飞片(φ0.5mm、φ0.7mm)的速度历史曲线,本文中实测的最高速度为3.15mm/μs。
- 李涛翁继东王治平张军李强蒲正美
- 关键词:测速
- 冲击片雷管电爆炸参数的实验测量
- 介绍了冲击片雷管桥箔爆炸的物理含义,以及桥箔爆炸中电参数测量的重要性。利用电流测量线圈和高压探头等测试手段,系统测量了特定的点火装置在充电电压V0=7.3kV条件下几种不同尺寸桥箔的电爆炸参数,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
- 张军李涛陈军王治平李强龚晏青
- 关键词:冲击片雷管点火装置电参数
- 文献传递
- 不锈钢/碳钢爆炸复合板消除应力热处理被引量:12
- 1998年
- 为了消除爆炸焊接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界面的残余应力,对实验样品进行了消除应力热处理,并做了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硬度测量、扫描电镜分析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否经过热处理,界面两侧的成分都有互扩散发生;热处理温度小于550℃时,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和显微硬度变化不大;热处理温度高于650℃时,硬度曲线下降到接近原材的硬度,但同时界面近区碳钢表层发生脱碳现象;热处理温度在750℃时,碳钢内部还发生相变。因此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的最佳热处理温度可能在600℃左右。
- 王治平何智李强高国庆
- 关键词: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