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 作品数:38 被引量:144 H指数:7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NSCLC的疫苗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6年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生存率因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各方面治疗的进展而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NSCLC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仍然不理想。免疫治疗利用免疫系统来控制、杀灭和清除肿瘤细胞,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肿瘤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各方面的最新进展,不仅推动了免疫治疗中非抗原特异性治疗的发展,比如,以T淋巴细胞的免疫检查点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还推动了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或者说是疫苗方面的发展,使得免疫治疗成为十分有前景的治疗方式。这里仅对NSCLC的疫苗治疗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吴丽 王永生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疫苗 鹌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Quek1胞外段第2~4区cDNA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和鉴定 2008年 以PCR法从携带有鹌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quekl(qVEGFR)的质粒中扩增获得qVEFR胞外段第2~4区cDNA片段,并将其定向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PICZaA-qVEGFR2。然后将用SacⅠ酶线性化的pPICZαA-qVEGFR2质粒电转化到毕赤酵母菌GS115中,经Zeocin抗性和PCR筛选得到阳性重组菌株。重组菌株用甲醇进行诱导表达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蛋白表达产物,结果证实qVEGFR2胞外段第2~4区cDNA在毕赤酵母中获得了分泌性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和制备肿瘤蛋白疫苗打下了基础。 刁鹏 文艳君 王永生 杜小波 周行 魏于全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毕赤酵母 肿瘤疫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四线及以上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二、三线治疗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四线治疗目前尚无定论.随着EGFRTKIs、培美曲塞等治疗药物的出现,患者对多线治疗耐受性增加,部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了三线治疗后仍有较好的体力状态及可控... 王仙凤 任莉 徐泳 李潞 侯梅 王瑾 彭枫 朱江 王永生 黄媚娟 卢铀防御素2融合VE-Cadherin重组质粒的抗血管生成免疫作用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构建β防御素2(BD2)融合血管内皮钙粘附素(VE-Cadherin)胞外段重组质粒,以期探讨其免疫后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方法PCR扩增成熟BD2片段和VE-Cadherin胞外段。以连接肽连接成熟BD2片段和VE-Cadherin胞外段,通过重叠PCR构建融合分子。将所得三种片段插入到pSecTag2B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T26肿瘤细胞,RT-PCR检测其表达。取转染COS细胞后的上清液做趋化实验,检测融合分子对树突状细胞(DC)的趋化作用。所得质粒经肌肉注射免疫小鼠后,皮下植入包裹CT26肿瘤细胞的藻酸盐微球,检测血管生成情况。结果测序证实三种质粒构建正确,能在真核细胞中顺利表达。BD2融合重组质粒和未融合的BD2质粒转染细胞后的上清液趋化DC的能力相近(P>0.05)。与其余各组质粒免疫相比,融合重组质粒免疫后能够显著抑制藻酸盐微球中肿瘤细胞诱导的血管生成(P<0.01)。结论BD2融合血管生成相关分子后的重组质粒免疫动物后能在体内有效地打破机体对肿瘤新生血管的免疫耐受。 王国庆 王永生 王瑞 吴杨 杜小波 徐建容 刁鹏关键词:防御素 血管生成 免疫作用 食管鳞癌单纯手术治疗和辅助放化疗对生存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目前关于食管癌术后辅助放化疗的临床研究仍比较少,辅助放化疗对食管癌的作用仍有待研究.本研究将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辅助放化疗在食管鳞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胸外科... 庞静 邹炳文 徐泳 张新星 宫友凌 黄媚娟 王瑾 王永生 卢铀 彭枫Adiponectin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研究 2008年 目的构建重组鼠adiponectin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adiponectin的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提取鼠脂肪组织总RNA,运用RT-PCR方法扩增鼠adiponectincDNA完全编码区,将扩增产物连接至pCDNA3.1(+)载体,对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验证,并检测其体外表达和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经PCR扩增后获得一744bp片段,并经测序证实,Western-blot检测到其体外表达。在体外的细胞学实验中,将重组质粒转染入小鼠乳腺癌细胞4T148h后,与对照组相比,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体积变小皱缩,4T1细胞生长明显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到该组细胞中凋亡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成功构建了鼠重组adiponectin真核表达质粒,该质粒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敬小梅 文艳君 贾永喜 王永生 李炯 阚兵 邓洪新关键词:ADIPONECTIN 质粒 乳腺癌 双环探针特异引物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双环探针特异引物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BPSP-q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性和稳定性。方法采用BPSP-qPCR法检测NSCLC中EGFR基因第18~21号外显子突变,分析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不同检测样本间的关系。结果265例NSCLC样本中19-del和(或)L858R突变占30.2%( 80/265)。资料完整的184例中,女性、不吸烟者、腺癌有更高的19-del和(或)L858R突变率,分别为39.7% (31/78)、41.0% (43/105)、37.8% (51/135) (P <0.05);T790M合并19-del和(或)L858R占3.3%(6/184);男性转移灶、女性和不吸烟者胸腔积液样本有较高的19-del和(或)L858R阳性突变率,分别为29.6%( 8/27)、42.9%(9/21)和40.7%(11/27),而非腺癌转移灶为0(P>0.05)。结论BPSP-q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稳定、敏感。EGFR基因敏感突变多见于女性、非吸烟、腺癌,胸腔积液样本和转移灶少量样本能够检出EGFR突变,指导临床治疗。 王立帅 张瑜 陆小军 卢华君 周麟 王永生 邓磊 黄媚娟 彭枫 王瑾 任莉 侯梅 李潞 徐泳 应斌武 卢铀关键词: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聚合酶链反应 白藜芦醇对人肺细胞株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X射线照射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HBE和MRC5细胞,分为4个组:对照组(Vehicle)、白藜芦醇组(resveratrol,Res)、X射线照射组(RT+Vehicle)、白藜芦醇和X射线联合组(RT+Res)。Res(终浓度5μmol/L)为X射线前2h给药,X射线(20Gy,8.33Gy/min,照射144s)照射后,分别对各组细胞的形态、超微结构、生长活力、DNA损伤、凋亡情况进行观察;同时检测胞内的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 X射线能对HBE和MRC5细胞造成明显的损伤。白藜芦醇能有效地减轻X射线对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破坏,缓解X射线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和DNA的损伤,降低X射线照射后细胞的凋亡、降低细胞ROS的水平和MDA的含量,增加细胞总GSH的含量和总SOD的活性。结论白藜芦醇对HBE和MRC5细胞的放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伏晓月 薛建新 周麟 王永生 黄媚娟 李潞 卢铀关键词:白藜芦醇 氧化应激损伤 槲皮素对LPS刺激肺上皮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肺上皮细胞株(A549细胞)不同时段表达核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用LPS建立体外A549细胞损伤模型,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不同时间A549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结果A549细胞在LPS刺激下,NF-κB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呈现出一定的时间依赖性,而槲皮素能显著抑制其表达。结论NF-κB是炎症反应中重要的核转录蛋白,参与一系列炎症介质的表达。因此,槲皮素抑制LPS诱导A549细胞产生NF-κB,提示槲皮素可能通过对炎症因子负性调控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蒋飞 范红 张永刚 杨冬梅 应斌武 王永生 丁宇 徐丹关键词:槲皮素 脂多糖 核转录因子 肺上皮细胞 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tarlatamab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取得突破 2025年 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肺癌的15%,恶性程度高,尽管对治疗敏感,但患者缓解持续时间短,预后极差。在化疗时代,广泛期SCLC(extensive stage SCLC,ES-SCLC)患者5年总生存率约为5%,到了免疫治疗时代,靶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1/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成为ES-SCLC一线治疗的新标准,疗效有所提升,但仍只有少数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5年生存率仅约10%左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ES-SCLC患者的后线治疗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需要开发ES-SCLC的新疗法。 王永生关键词: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