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维

作品数:17 被引量:313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土壤
  • 6篇间作
  • 6篇红壤
  • 5篇玉米
  • 5篇施氮
  • 4篇氮素
  • 4篇黑麦
  • 4篇黑麦草
  • 3篇胁迫
  • 3篇绿肥
  • 3篇红壤地
  • 2篇氮量
  • 2篇氮素利用
  • 2篇冬种
  • 2篇氧化酶
  • 2篇施氮量
  • 2篇铜胁迫
  • 2篇酶活性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酶

机构

  • 17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7篇王晓维
  • 12篇杨文亭
  • 7篇黄国勤
  • 4篇聂亚平
  • 3篇鲁美娟
  • 2篇缪建群
  • 2篇杨滨娟
  • 2篇王淑彬
  • 1篇赵其国
  • 1篇陈洪俊
  • 1篇王建武
  • 1篇罗杰
  • 1篇邓晓东
  • 1篇尹阳阳
  • 1篇罗宇航
  • 1篇朱晓芳
  • 1篇孙丹平

传媒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几种重金属(Pb、Zn、Cd、Cu)的超富集植物种类及增强植物修复措施研究进展被引量:69
2016年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植物修复技术以其安全、廉价的特点正成为研究和开发的热点,国内外对利用超富集植物来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对超富集植物概念的提出及超富集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的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就铅、锌、镉和铜四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分类、归纳与总结,同时还对增强植物修复效果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合理有效利用植物修复土壤主要重金属污染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聂亚平王晓维万进荣尹阳阳许温蓬杨文亭
关键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修复
江西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畜牧养殖主要的饲料源。江西是我国生猪养殖大省,但玉米种植面积小,制约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江西近年来玉米种植生产基础条件、种植面积、单产水平、生产潜力以及消费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江...
杨文亭王晓维罗杰黄国勤
关键词:玉米种植面积
不同铜浓度下玉米间作豌豆对土壤铜的吸收效应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为探讨玉米间作模式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玉米||豌豆和玉米单作种植模式对不同铜浓度(0、100、200、400、600 mg·kg-1)处理下玉米地上部与地下部的铜含量与铜累积量、铜富集与转运系数、土壤全铜和有效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间作和单作模式中玉米地上部铜含量最高的处理均为铜浓度200 mg·kg-1,而玉米地上部铜含量最低的处理在单作模式下是铜浓度600 mg·kg-1,间作模式下是100 mg·kg-1。相同铜浓度下,间作模式的玉米地上部铜含量均显著低于单作模式,其中降幅最大的为铜浓度100 mg·kg-1,降幅为49.4%;而间作模式的玉米地下部铜含量均显著高于单作模式,其中增幅最大的为铜浓度100 mg·kg-1,增幅为105.4%。间作模式的玉米地上部富集系数均显著低于单作,而地下部富集系数均显著高于单作。从种植系统整体来看,除铜浓度400 mg·kg-1处理外,其余各处理中间作玉米铜累积量均低于单作玉米,但差异不显著。除铜浓度0 mg·kg-1和400mg·kg-1处理外,其余各铜浓度处理下,间作玉米富集系数均低于单作玉米,且所有间作模式的玉米转运系数均显著低于单作玉米。相同铜浓度下,不同玉米种植模式对土壤全铜和有效铜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总的来说,玉米间作豌豆能增加玉米地下部铜含量,降低玉米地上部铜含量,在提高间作系统总的铜累积量的同时,降低了铜元素从玉米地下部向地上部的转运。
徐健程王晓维聂亚平罗杰杨潇一杨文亭
关键词:间作转运系数
玉米-大豆间作和施氮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6
2014年
为研究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及生长动态的影响,进行2个种植模式(玉米单作和玉米-大豆间作)和2个施氮水平(0 kg/hm2,150 kg/hm2)的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期揭示施氮和间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规律,为提高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与不施氮相比,施氮显著增加了春秋两季间作玉米产量,分别达到23.81%和40.99%。施氮处理下的间作玉米地上部生物量较不施氮提高了29.91%,单作模式下显著提高了40.34%,两者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2)与不施氮相比,施氮150 kg/hm2条件下春玉米单作和间作模式百粒重分别提高了18.92%和19.23%,秋玉米单作和间作模式百粒重分别提高了31.03%和32.75%,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与不施氮相比,施氮150 kg/hm2条件下,单作和间作模式均显著提高秋玉米穗长。与不施氮相比,施氮150 kg/hm2条件下,单作秋玉米的穗粗提高了18.67%,差异显著。(3)施氮和间作均能促进玉米干物质累积、提高株高和叶绿素(SPAD值),且表现为施氮效果高于间作效果。总体来看,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生长动态均有一定影响,且施氮效果优于间作效果。由于土壤具有一定的供氮能力,而间作豆科能为玉米供给一定量的氮素,故对于春玉米而言,施氮效果仅在百粒重中表现,随着土壤原有氮素被玉米吸收利用减少后,供氮能力下降,在秋玉米中施氮效果显著提高。
王晓维杨文亭缪建群徐健程万进荣聂亚平黄国勤
关键词:间作施氮农艺性状玉米
黑麦草浸提液对水稻、大豆和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为进一步了解黑麦草还田对后茬作物可能的作用,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黑麦草浸提液(0%、5%、7.5%和10%)对水稻、大豆和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种子发芽率来看,5%和7.5%浸提液促进水稻发芽,10%浸提液抑制水稻发芽,3种质量分数的黑麦草浸提液均在一定程度抑制了大豆和玉米的发芽率;从幼苗根长来看,5%的浸提液对水稻幼苗根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7.5%和10%的浸提液对水稻幼苗根长显著的抑制效果,黑麦草浸提液均一定程度抑制了大豆和玉米幼苗根的生长。从作物幼苗苗高来看,7.5%的浸提液对玉米幼苗苗高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0%浸提液则表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从幼苗干质量来看,5%浸提液对水稻、大豆干物质的积累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7.5%和10%浸提液对大豆和水稻干物质累积具有抑制作用;随着黑麦草浸提液浓度上升对玉米干物质累积抑制作用呈上升趋势,5%浸提液处理与7.5%和10%浸提液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综合来看,黑麦草浸提液抑制了大豆种子的萌发,对水稻和玉米种子萌发存在"低促高抑"现象,10%的黑麦草浸提液抑制了水稻、大豆和玉米的幼苗生长。农田冬季种植黑麦草作为绿肥还田需要根据后茬作物的种类进行不同比例的还田量,以利于后茬作物的生长,维持作物高产。
王晓维杨文亭王淑彬黄国勤赵其国
关键词:浸提液发芽率幼苗化感作用
施氮量和土壤含水量对红壤区黑麦草腐解和氮素释放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绿肥还田是主要的农田有机培肥措施之一,外源氮素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绿肥腐解的重要因子。本研究设置土壤含水量(15%、30%、45%)和施氮量(0、60、120 mg·kg^(-1))两因素三水平的室内培养试验,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和施氮量对红壤区黑麦草还田过程中的腐解和氮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含水量条件下,氮肥的增加没有促进黑麦草的腐解,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黑麦草还田7~21 d时的腐解速率;相同施氮水平下,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有利于促进黑麦草的腐解率;相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施氮抑制了黑麦草还田7~13 d时的氮素释放率;相同施氮水平下,土壤含水量的增加促进了黑麦草还田过程中的氮素释放率;黑麦草还田57~91 d时,增加土壤含水量能提高黑麦草氮素释放率,且不施氮较施氮条件下的效果更明显;91 d时,含水量45%和施氮量60 mg·kg^(-1)处理的黑麦草还田腐解率最大,达到0.889,含水量45%和施氮量120 mg·kg^(-1)处理的氮素释放率最高,达到0.88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黑麦草腐解率和氮素释放率均存在显著影响。综合来看,红壤区黑麦草还田初期需施加一定量的氮素(60 mg·kg^(-1))和保持合理的土壤含水量(30%),以抑制黑麦草还田前期的腐解;还田后期提高土壤含水量(45%),加快黑麦草后期的腐解和氮素释放,促进下茬作物氮素吸收利用。
杨文亭王晓维徐健程焦琪琪鲁美娟黄国勤
关键词:黑麦草绿肥氮素释放红壤
红壤地玉米‖大豆模式中种间竞争优势分析
为研究施氮和玉米‖大豆对玉米和大豆产量及氮素累积的影响,通过连续两年(2013-2014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进行3种种植模式(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和玉米‖大豆)和2个施氮水平(0 kg/hm2,150 kg/hm2)的随机区...
杨文亭王晓维徐健程鲁美娟缪建群黄国勤
施氮量和土壤含水量对黑麦草还田红壤氮素矿化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目标】氮素矿化是决定土壤供氮能力的重要生态过程,养分添加和水分在调节土壤的氮转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施氮和土壤水分对黑麦草还田过程中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红壤旱地作物生产的水肥管理。【方法】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施氮量(0、60、120 mg/kg)和土壤含水量(15%、30%、45%)对红壤旱地黑麦草还田过程中土壤净硝化量、氨化量和氮矿化量的影响。【结果】土壤含水量15%时,施氮有利于提高黑麦草还田初期土壤净硝化量,施氮量120 mg/kg抑制了黑麦草还田后期土壤硝化作用。在30%土壤含水量时,施氮量120 mg/kg明显抑制了黑麦草还田后期土壤硝化作用。土壤含水量45%抑制了黑麦草还田初期不同施氮水平下土壤净硝化量,但增加了黑麦草还田91 d时土壤净硝化量,且施氮量60 mg/kg下的净硝化量显著高于120 mg/kg水平下的。土壤净氨化量在整个黑麦草还田过程中均为正值,且呈现多次升高-降低的往复动态变化。土壤净氨化量在三种土壤含水量下均表现为施氮条件下的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施氮量120 mg/kg下黑麦草还田初期土壤的氨化作用,但降低了黑麦草还田后期土壤净氨化量。相比不施氮,三个含水量条件下的施氮处理在黑麦草还田过程中的大部分阶段都显著增加了土壤净氮矿化量,土壤含水量30%条件下土壤净氮矿化量的变化最大。相比土壤含水量15%,30%含水量促进了黑麦草还田中期(13~57 d)土壤净氮矿化量的增加,45%含水量抑制了黑麦草还田后期(73~91 d)土壤净氮矿化量。【结论】红壤区旱地黑麦草还田时应合理施入化学氮肥(60 mg/kg),在黑麦草还田初期保持较高的土壤含水量(45%)能够抑制土壤的氮矿化作用,还田中后期适当降低土壤含水量(30%)有利于增加土壤氮素的矿化。
王晓维徐健程龙昌智朱树伟鲁美娟杨文亭
关键词:铵态氮土壤含水量黑麦草
玉米-大豆间作和施氮对红壤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2013—2014),利用干漏斗法收集土壤中小型动物,探讨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单作、玉米大豆间作、大豆单作)和施氮(0、150 kg·hm-2)对红壤土壤动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取样共捕获土壤中小型动物8349只,分属3门10纲29目,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和弹尾目.2013年间作和施氮均提高了玉米拔节期土壤动物的平均密度.2014年土壤动物类群数较2013年有明显的增加,施氮条件下的土壤动物平均密度较不施氮有所增加.两年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植模式和生育期对土壤动物平均密度、类群数和多样性指数都无显著影响.但在2014年,施氮显著影响了土壤动物类群数、Simpson指数和密度-类群指数;种植模式与玉米生育期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土壤动物平均密度和类群数,同时对密度-类群和丰富度指数也有显著影响;施氮和生育期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Simpson指数、密度-类群指数和Shannon指数.从两年的土壤动物群落去趋势分析结果来看,红壤地土壤动物群落在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之间均没有明显的差异,群落组成的变化与玉米生育期相关.合理施氮条件下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有利于提高红壤地土壤中小型动物平均密度和类群数,保持较好的多样性.
杨文亭王晓维徐健程缪建群王淑彬杨滨娟黄国勤
关键词:红壤土壤动物间作
铜胁迫和间作对玉米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1
2014年
为探讨红壤地玉米-豌豆间作种植模式对铜污染的响应机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铜浓度(0、100、200、400、600 mg· kg-1)对玉米单作和玉米间作豌豆条件下植株生物量、铜含量、玉米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及丙二醛含量(MD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 Cu2+浓度(600 mg·kg-1)胁迫下,间作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较单作分别提高了20豫和36.6豫,与单作相比,随着 Cu2+浓度升高(100、200、400、600 mg·kg-1),间作模式下玉米地上部铜含量分别降低了86.81豫、44.57豫、22.01豫、11.11豫,而地下部铜含量则分别提高了78.89豫、24.79豫、35.29豫、13.31豫,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在不同Cu2+浓度胁迫下,玉米叶和根中的 SOD、POD、CAT 活性和 MDA 含量均随着 Cu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仅 Cu2+浓度达到600 mg·kg-1时玉米体内的 CAT 活性有所下降。间作条件下玉米根的 SOD 活性较单作提高了48.07豫~117.27豫,间作玉米叶的 SOD 活性较单作提高了11.30豫~46.90豫。不同种植模式对 Cu2+胁迫条件下的玉米 POD 活性均没有显著影响。在 Cu2+(0~400 mg·kg-1)胁迫下,间作玉米叶的 CAT 活性较单作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71.37豫、140.40豫、229.80豫和161.75豫,间作玉米根的 CAT 活性与单作无显著差异。间作玉米根的 MDA 含量较单作降低了26.13豫~64.53豫;在100、200 mg·kg-1 Cu2+胁迫下,间作玉米叶的 MDA 含量较单作降低了0.30豫和26.24豫,但在400、600 mg·kg-1 Cu2+胁迫下,间作玉米叶的 MDA 含量较单作提高了32.62豫和93.51豫。综上所述,在一定范围的 Cu2+胁迫条件下,玉米根和叶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及 MDA 含量均有所提高来维持正常生长,间作模式在 Cu2+胁迫下对玉米根和叶的抗氧化酶系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王晓维黄国勤徐健程聂亚平万进荣杨潇一杨文亭
关键词:抗氧化酶丙二醛间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