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东

作品数:15 被引量:137H指数:5
供职机构:威海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麻醉
  • 3篇镇痛
  • 3篇静脉
  • 2篇多模式镇痛
  • 2篇心钠素
  • 2篇血浆
  • 2篇血浆心钠素
  • 2篇药物
  • 2篇术后
  • 2篇体位
  • 2篇气腹
  • 2篇切除
  • 2篇中心静脉
  • 2篇围术期
  • 2篇氯胺酮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2篇不同体位
  • 2篇超声

机构

  • 15篇威海市立医院
  • 3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威海市中心医...
  • 1篇威海卫人民医...

作者

  • 15篇王晓东
  • 7篇周承孝
  • 3篇都淑萍
  • 3篇张会东
  • 3篇潘红霞
  • 2篇于明涛
  • 2篇田德民
  • 1篇徐宁
  • 1篇李雪艳
  • 1篇王志娟
  • 1篇王永华
  • 1篇陈丹
  • 1篇王卫卫

传媒

  • 2篇医学综述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医药前沿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MA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多模式镇痛(MMA)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60例肺叶切除患者随机分为MMA组(M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两组手术、麻醉方法等相同。M组术前采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5ml,阻滞切口部位肋间神经3条,同时静注帕瑞昔布40 mg,关胸前由手术医生在直视下用相同剂量、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再次阻滞这3条神经;C组注射安慰剂(NS)。术后两组均启用自控镇痛泵(PCA),其药物组成及背景剂量、锁定时间等两组相同。记录术中BP、HR变化,术后采用VAS、Ramsay镇静评分评价镇痛、镇静效果,记录阿片类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 M组术中BP、HR较C组明显减低、减慢,术后M组VAS、Ramsay镇静评分及芬太尼用量均较C组明显减少(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近似(P>0.05)。结论肺叶切除术后患者MMA镇痛、镇静效果好、安全。
张会东于松杨王晓东周承孝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左旋布比卡因帕瑞昔布
视可尼喉镜不同光线投射区所在不同水平断面对插管效果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视可尼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的光线投射区所在不同水平断面对气管插管的一次成功率和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威海市立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全身麻醉下经口气管插管行择期手术患者。根据喉镜的光线投射区所在水平断面将患者分为甲状软骨组(TC组)、甲状软骨下0.5cm组(UTC组)及梨状隐窝组(RP组)。观察指标: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心血管事件,术后并发症(包括咽痛、咽喉出血、肺炎等)。结果UTC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最高(95.05%),RP组则最低(73.12%);UTC组插管时间短于TC组和RP组(P<0.05),但RP组与TC组插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TC组心率和血压变化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两组(P<0.01)。RP组咽痛和咽喉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TC组和UTC组(P<0.01);与TC组相比,UTC组咽喉出血发生率低(P<0.01),而咽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可尼喉镜引导气管插管光线投射区所在水平断面对插管效果有影响,将光斑投射区聚焦在甲状软骨下0.5cm水平作为插管引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最好。
于明涛王晓东张春英潘红霞
关键词:气管插管喉镜安全性
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现状被引量:92
2011年
多模式镇痛主要是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如阿片类药、COX2抑制剂等,不同镇痛方法,如硬膜外阻滞及其他周围神经阻滞等,对产生术后疼痛机制的不同层面、不同靶位予以阻滞,以期实现平衡镇痛,减少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不利影响,有助于内环境的稳定和术后患者的康复。多模式镇痛是目前控制急性术后疼痛选用的主要镇痛模式之一,广泛用于胸部、腹部、四肢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会东于松杨王晓东周承孝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麻醉
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在威海市立医院接受妇科宫腔镜手术的96例女性患者,年龄18~6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研究组采取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入室(T0)、Ramsay评分达到5分时(T1)、扩宫颈时(T2)、苏醒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_(2)),记录术中丙泊酚的用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χ^(2)检验。结果研究组T1时MAP、HR和SpO_(2)明显高于对照组[(68.5±8.9)mmHg比(59.3±7.5)mmHg(1 mmHg=0.133 kPa)、(75.3±6.4)次/min比(60.5±7.7)次/min、(98.5±0.6)%比(95.5±1.1)%,均P<0.05];T2时MAP和HR低于对照组[(73.8±10.1)mmHg比(83.5±11.8)mmHg、(76.1±9.7)次/min比(89.7±8.7)次/min,均P<0.05];对照组术中丙泊酚的用量大于研究组[(269.2±29.2)mg比(216.7±25.2)mg,t=9.430,P<0.001];苏醒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6.9±1.3)min比(5.5±1.2)min,t=5.482,P<0.001];术中对照组体动反应、呼吸抑制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25.0%(12/48)比4.2%(2/48)、31.2%(15/48)比6.2%(3/48),均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眩晕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麻醉,术中循环呼吸平稳,术后苏醒快,可控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都淑萍王晓东潘红霞孟庆伟王卫卫于松杨王志娟
关键词:丙泊酚宫腔镜手术
不同体位腹腔镜手术时血浆心钠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腹腔镜手术时血浆心钠素(AN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按需分为两组:A组20例,行头低足高体位;B组20例,行头高足低体位。两组均采用全身静脉麻醉。术中维持气腹压14mmHg(1mmHg=0.133kPa)。分别于气腹前(T1),气腹后调整至手术所需体位10rain(T2)、20min(T3)及解除气腹后5min(T4)经中心静脉抽取静脉血,放免法测定血浆中ANP和AngⅡ的含量。结果A组ANP在T2时较T1略升高,至13时显著增高(P〈0.05);两组间T2、T3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II在两组他、T3时点较T1明显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时不同体位能够对ANP产生明显影响,对AngⅡ则无明显影响。
田德民王晓东周承孝
关键词:全身麻醉人工气腹体位心钠素
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择期下肢骨科手术高龄患者8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纪录并比较两组各时间点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情况,比较其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气管插管后、拔管时的MAP、HR均高于观察组及麻醉前(P<0.05),观察组的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安全性高,术后苏醒快。
王晓东于明涛潘红霞
关键词:外周神经阻滞麻醉高龄下肢骨科手术
一种医疗垃圾回收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垃圾回收箱,包括移动箱体、倾倒通道、分料装置、垃圾压缩装置和压缩垃圾输送装置,所述分料装置设于移动箱体内且靠近移动箱体中部设置,所述倾倒通道一端设于移动箱体上壁面且靠近端部设置,所述倾倒通道另一端...
王晓东陈丹
文献传递
乳腺癌辅助治疗相关心脏毒性机制及防治药物研究进展
2024年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相关辅助化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但化疗药物尤其是蒽环类药物不仅具有抗肿瘤作用,还可引发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由于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后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的麻醉药物也可影响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效应。因此,采用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药物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策略之一。深入研究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化疗过程中的心肌保护药物以及手术中部分麻醉药物对心脏毒性的影响等,可降低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改善患者预后。
丁一王晓东
关键词: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新辅助化疗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心胸手术围术期镇痛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0年
心胸手术创伤大,有效的术后镇痛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作为多模式镇痛的基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竖脊肌平面阻滞是一种新兴的躯干神经阻滞,以其安全性较高、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和阻滞范围广等优点受到麻醉医生的欢迎,目前已应用于包括心胸手术在内的多种手术等领域,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并且还能降低阿片类药物使用和术后并发症。本文将通过解剖基础、作用机制、操作方法、阻滞范围以及竖脊肌平面阻滞在成人、小儿心胸手术、心胸外科术后慢性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综合阐述,以探讨其在心胸手术中未来的发展方向。
刘文蓉王晓东于松杨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超声引导心胸外科手术
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2022年
目的:系统评价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知网和维普数据库,系统搜索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检索时间区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利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囊括350例患者。本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麻醉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更高,术中心动过缓、低血压、血氧饱和度下降以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更低。但在术后恶心、呕吐以及寒战的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应用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麻醉可控性好,对患者术中循环呼吸的影响小。鉴于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继续验证该联合用药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效果。
徐宁梁冰刘路路王晓东
关键词:静脉麻醉逆行胰胆管造影术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