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
- 作品数:59 被引量:145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人乳腺癌组织中Tbx3基因表达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探讨Tbx3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取新鲜乳腺癌和癌旁乳腺组织各44例,以Tripure试剂提取细胞总RNA,以RT PCR法检测两种组织中Tbx3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表达状况与乳腺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Tbx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强于癌旁乳腺组织(P<0 01),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关,但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程度增加和组织学级别的增高,该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高表达的Tbx3基因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并可能是乳腺癌进展中关键性转变的标志性基因之一。
- 邓军刘友生黄涛生葛晓冬陈锐王晓东王长松李红
- 关键词:乳腺肿瘤
- 乙肝病毒X蛋白上调骨桥蛋白增强肝癌细胞干性和复发转移
- <正>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乙肝病毒X蛋白(HBx)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对肝癌细胞干性的影响及与肝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采...
- 李政言祥蔚王晓东甘立霞谢斌
- 关键词:骨桥蛋白乙肝病毒X蛋白肝癌复发转移
- 文献传递
-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探讨血小扳活化因子(PAF),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20%TBSAⅢ度烧伤合并内毒素注射复制大鼠早期肺损伤模型,检测血浆 PAF、TNF 含量等,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应用 PAF 受体拈抗剂防治早期肺损伤。结果 PAF 是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先于 TNF 出现变化的炎症介质,血浆 PAF 浓度与早期肺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注射 PAF 受体拮抗剂 BN50739可使肺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PAF 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肺损伤中起重要致病作用。
- 刘友生黄宏陈意生王晓东
- 关键词:烧伤内毒素血症血小板活化因子肺损伤
- 烧伤并发内毒素血症早期肝损害与TNF-α 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观察 TNF-α mRNA 及其蛋白的组织分布和细胞定位,探讨烧伤并发内毒素血症早期肝损害的发生机理。方法选用20%Ⅲ度 TBSA 烧伤大鼠合并腹腔内毒素(LPS)注射造成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肝损害模型,采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的形态功能变化、血清 TNF-α含量变化、肝组织 TNF-α和 TNF-α mRNA 的细胞定位及其分布。结果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组,光镜下主要表现肝窦反应,枯否细胞(KCs)激活与增生以及肝细胞(HCs)变性坏死等;电镜下主要表现肝窦内血小板聚集、纤维素沉积与中性粒细胞(PMNs)扣押以及 KC_s、肝细胞退变溶解等。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氯酶(ALT)显著升高(P<0.01)和白蛋白(ALB)轻度下降。组织TNF-α主要定位于肝窦内皮细胞(SECs)、KCs。TNF-α mRNA 主要定位于 KCs、PMNs、巨噬细胞(MPs)。而在单因素组主要特点为病变程度轻,肝功能损害不明显,血清 TNF-α峰值滞后以及组织TNF-α和 TNF-α mRNA 表达相对较弱等。结论 TNF-α是参与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肝脏损害的重要细胞因子。
- 王晓东刘友生冯俊明
- 关键词:烧伤内毒素血症免疫组化原位杂交TNF-Α
- 人N端脂多糖结合蛋白(tLBP)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保护作用的研究
- 经适当修饰改造的N-末端截断型脂多糖结合蛋白/(truncated LBP,tLBP/)是一种基因片段长约0.7kb,分子量27kDa,含有亲代分子197个氨基酸的多肽,在分泌至内质网时切割下N-末端25个氨基酸的信号肽...
- 王晓东
- 文献传递
- 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反应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反应及骨髓细胞病理改变。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和细胞培养观测总体表面积 (TBSA) 2 0 %Ⅲ度烧伤合并内毒素 (1μg/g体重 )腹腔注射后 1周内小鼠的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及骨髓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GM)动态变化 ,并用光、电镜和骨髓细胞原位凋亡检测 (TUNEL)法观察骨髓细胞病理改变和细胞凋亡。结果 烧伤合并内毒素注射后 6小时内 ,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骨髓CFU GM略增多 ,以后逐渐减少 ,1~ 5天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以及 12小时~ 5天的骨髓CFU GM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烧伤注射后早期 ,可见较多的凋亡阳性细胞及骨髓细胞核固缩、碎裂、凋亡小体、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等病理改变。结论 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骨髓粒单系略呈增生反应 ,继而呈造血抑制 ,与单烧组、单注内毒素组比较 ,具有抑制出现时间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 向德兵刘友生唐明山王水明王晓东
- 关键词:烧伤内毒素血症骨髓小鼠
- 体表烧伤复合内毒素注射早期对肺脏的协同损害作用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研究伤烧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肺病理变化特点。方法:采用2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复合小剂量内毒素注射大鼠模型,检测了肺功能变化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结果:光镜见肺间质水肿伴大量中性粒细胞(PMN)浸润,肺血管周水肿套形成,肺泡腔内大量PMN和蛋白渗出;电镜发现气血屏障弥漫性损害。肺泡腔内见大量板层体和网格状表面活性物质。上述改变较单纯烧伤、单纯内毒素注射出现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烧伤复合内毒素注射组出现一过性肺功能损害和一过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升高,这些改变也较单纯烧伤组和单纯内毒素注射组出现早,持续时间长。结论: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肺病变发展可大致分为间质性肺炎和肺泡内渗出二个阶段;烧伤复合小剂量内毒素注射对肺脏产生明显协同损害作用。
- 黄宏刘友生陈意生王晓东
- 关键词:烧伤内毒素血症急性肺损伤肺功能
- 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变化及其机制的探讨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和细胞培养观测2 0 %总体表面积 度烧伤合并内毒素 (按体重 1μg/ g)腹腔注射后 (烧注组 ) 1周内小鼠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及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GM)的动态变化 ;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射免疫法检测骨髓细胞环氧化酶 2 (COX 2 )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表达及骨髓细胞上清前列腺素 E2 (PGE2 )含量变化。结果 :烧注后 6小时内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骨髓 CFU GM略增多 ,以后逐渐减少 ,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在 1~ 5日、骨髓 CFU GM在 12小时~ 5日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烧注后 1、3日骨髓细胞COX 2和 TGFβ1 表达明显增强 ,12小时~ 5日 PGE2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GE2 与 CFU GM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抑制 ;PGE2 可能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抑制中起重要作用 ;TGFβ1 可能也是粒单系抑制的原因之一。
- 向德兵刘友生唐明山王水明王晓东
- 关键词:烧伤内毒素血症骨髓前列腺素E2
- 脂多糖结合蛋白mRNA在大鼠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肝脏损害的发病机制。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 15 6只 ,随机分为烧伤复合内毒素注射组 (BCEG)、单纯烧伤组 (SBG)、单纯内毒素注射组 (SEG)和正常对照组 (NCG) ,采用光、电镜观察、血清肝功能ALT ,ALB测定、肝组织LBPmRNA分子原位杂交等方法。结果 大鼠 2 0 %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复合内毒素注射较单纯烧伤和单纯内毒素注射后 ,光、电镜可见较为严重的肝组织损害。烧注组在伤后 0 5hALT已明显升高 (P <0 0 1) ,峰值见于 12 ,72h则降至正常 ,烧注组在伤后 12~ 2 4hALB明显下降 (P <0 0 5 )。烧注组LBPmRNA在 3~ 6h表达较强 ,主要定位于肝细胞胞浆 ,呈全胞浆和部分胞浆型表达 ,且阳性表达细胞较为散在。结论 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肝脏损害具有协同损害效应 ,急性期反应调节蛋白LBP在早期损害中即在肝脏合成表达。
- 辛榕王晓东刘友生
- 关键词:烧伤内毒素血症脂多糖结合蛋白
- 浅议嵌入式系统功耗设计与管理
- 本文分析了嵌入式系统的功耗分类及来源,提出了嵌入式系统的功耗设计方法,简述了用毗"4C/OS-Ⅱ实现 LPC2131 功耗管理的一种方式,最后对所做实验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 许雅娟毛育文王晓东黄英祥
-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功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