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英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老刘寨苗族村仪式生活中的礼物流动与社会建构
- 如果我们把仪式的本质视为社会关系的象征性表达的话,那么,仪式便可以被定义为围绕社会关系展开的,指向特定资源控制与配置的象征性运作与强化机制。本文试图通过对云南边境老刘寨苗族村的出生礼、婚礼、丧礼等人生重大礼仪中社会关系脉...
- 王昊英
- 关键词:礼物流动社会建构
- 文献传递
- 芭蕉箐苗族村民车辆消费生成机制的人类学阐释被引量:1
- 2013年
- 经济贫困的芭蕉箐村的苗族村民们形成了车辆的"过度"消费现象。村民们对车辆的集体消费偏好并非经济效用所能有效解释,而是源于想象的生产力、特定的传统消费偏好以及现代性象征价值的获取等动力因素。加之财富的即时转化逻辑,内外两种借贷制度的保障以及抗拒彼此借用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产生。它们所构筑的消费生成机制植根于该族群的传统生计模式,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社会机制的、群体联合的策略化与个体家庭的独立化运作之中。这种消费的实质由此展现为藉由某种物的消耗而表达的,历史进程中特定共同体社会构建要素的结构性运动的产物。
- 郑宇王昊英
- 关键词:苗族偏好借贷
- 仪式的互惠交换与社会基础——以老刘寨苗族出生礼为例
- 2012年
- 老刘寨苗族的出生礼由取名仪式、祝米酒仪式与周岁仪式三个相互连贯的部分构成了层次鲜明的完整结构。三个环节先后以血亲、姻亲及扩展社会关系为核心,其间展开了丰富多样且互有差异的制度化的食物、劳动力、各种礼物乃至象征符号等的互惠交换。其形成不仅与苗族的历史迁徙尤其是传统游耕有关,与苗族社会自身的结构特质相关,更与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历史演变紧密相关。它向我们揭示了仪式与社会之间多重性互动关联的实质及其作用机制。
- 王昊英郑宇
- 关键词:仪式社会结构
- 民族村寨现代经济转型的研究——以安中村纳西族区域为例被引量:2
- 2011年
- 从20世纪初到现在安中村经历了各种不同生计模式的历史变迁过程,现总体上实现了原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结构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类型转变,虽然第一产业受到多方面影响并没有完全实现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彻底转型,但在民族村寨的经济转型中,我们明显感觉到产业结构内部的相互依附与互动,并深受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最终实现各产业内部及之间的融合。
- 李军王昊英蒋天天
- 关键词:产业结构依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