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东

作品数:35 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压裂
  • 12篇页岩
  • 11篇油藏
  • 10篇水平井
  • 10篇平井
  • 7篇体积压裂
  • 6篇页岩气
  • 6篇页岩油
  • 5篇压裂水平井
  • 5篇致密油藏
  • 4篇低渗
  • 4篇致密
  • 4篇井网
  • 4篇孔隙
  • 4篇分子
  • 3篇低渗透
  • 3篇低渗透油藏
  • 3篇动力学
  • 3篇动力学模拟
  • 3篇多孔介质

机构

  • 35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海油田服务...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卡尔加里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35篇王文东
  • 33篇苏玉亮
  • 4篇郝永卯
  • 4篇张琪
  • 4篇李蕾
  • 4篇赵广渊
  • 3篇任龙
  • 3篇赵振峰
  • 3篇袁彬
  • 2篇王文东
  • 2篇李宪文
  • 2篇张琪
  • 1篇张敏
  • 1篇韩文中
  • 1篇张东
  • 1篇李蕾
  • 1篇王文雄
  • 1篇安杰
  • 1篇杜现飞
  • 1篇董明哲

传媒

  • 6篇深圳大学学报...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钻采工艺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页岩微纳孔隙流体扩散机制表征方法
页岩储层孔渗极低,且发育有大量纳米级有机孔隙,导致页岩储层中流体赋存形式多样,其扩散机制与常规储层有较大差别。本文以4层石墨狭缝结构表征页岩储层有机孔隙壁面,构建了页岩有机质狭缝孔隙分子模型,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GCMC...
李萌苏玉亮王文东詹世远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页岩气有机质
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体积压裂水平井产量预测方法被引量:9
2019年
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存在散点乱、数据量大、难以分析总结出规律等问题,无法准确判定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主控因素。提出了一套的基于模糊集合理论水平井体积压裂效果评价方法:首先根据模糊集合理论建立了水平井产量分类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55口致密油水平井为例,根据产量对55口水平井进行分类;其次,通过分类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得到每个因素变化区间的斜率,并据此绘制产量影响因素暴风图;最后,结合各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考虑多因素的水平井体积压裂产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清晰准确地反映出各因素对体积压裂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并给出不同因素对体积压裂水平井产量影响程度。结合油田生产实例进行了分析,预测产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7.6%,为油田现场的压裂方案优化和产量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振峰白晓虎陈强苏玉亮范理尧王文东
关键词:体积压裂主控因素多元线性回归
随机分形压裂水平井缝网参数反演方法被引量:5
2019年
页岩复杂水力裂缝网络表征是研究体积压裂水平井渗流规律和产能预测的基础。由于缝网形成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大多数复杂裂缝描述方法都是将主、次裂缝简化为规则排列的裂缝网络系统,无法精细刻画缝网的微结构特征。文中基于体积压裂形成的复杂裂缝分布规律,考虑次裂缝交互的分叉特性和微观形态,运用随机分形理论构建了体积压裂水平井缝网数值模型,准确刻画了复杂裂缝分形几何扩展规则和次级裂缝的相互连通性。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复杂裂缝网络结构特征控制参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微地震信号和历史产量约束下的随机分形缝网参数反演方法。结果表明,随机分形缝网几何形态和属性具有局部或整体可调节性,为压裂水平井历史拟合以及裂缝参数反演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李宪文李宪文李喆赵振峰丛海龙
关键词:体积压裂历史拟合参数反演
基于机器学习的井位及注采参数联合优化方法被引量:5
2022年
针对水驱油藏传统优化方法过于依赖人为经验及顺序优化难以求得全局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井位及注采参数联合优化方法.基于水驱油藏特征,利用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以井网形式、产量和注采比等作为输入参数,累计产油量为输出参数,通过流线数值模拟方法构建机器学习预测样本集,综合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预测水驱开发效果.基于粒子群算法建立优化数学模型,以最大化产油量作为目标对井网形式和注采参数进行联合优化求解.结果表明,与传统优化方法相比,联合优化方法能够自动同步优化井网形式、井位和注采比等参数,优化后开发效果提升约12%,为水驱油藏的智能高效开发奠定基础.
王文东石梦翮庄新宇卜亚辉苏玉亮
关键词:水驱油藏注采井网代理模型径向基神经网络
校正致密岩心中末端效应及相渗计算误差的计算方法被引量:2
2018年
室内相渗曲线测试常采用非稳态方法。传统测量方法未考虑末端效应及相渗曲线的计算误差。基于末端效应机理研究,建立了考虑致密砂岩末端效应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末端效应和JBN计算方法对致密砂岩岩心非稳态法相渗测试结果的误差。研究表明:增大驱替压差或提高岩心长度可有效降低末端效应导致的测试误差;但降低幅度存在极限值。同时,仅改变实验条件无法完全消除JBN计算方法导致的测试误差。因此,得到考虑末端效应的致密砂岩岩心非稳态法测定相渗曲线的校正图版,能够保证相渗曲线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油田生产动态预测的可信度。
苏玉亮程安琪詹世远侯艳红王文东张琪
关键词:致密砂岩相对渗透率曲线校正图版
利用化学助剂强化CO_(2)埋存实验设计
2024年
结合储层CO_(2)埋存技术,自主搭建了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CO_(2)埋存实验装置,开展了多介质辅助CO_(2)埋存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乙醇-KOH体系能够有效进行CO_(2)矿化埋存,其中96%乙醇+3 g KOH 500 mL溶液捕集CO_(2)能力最强,是最佳的CO_(2)矿化埋存溶液配比。经CO_(2)矿化埋存后,低渗透岩心孔隙度平均降低7.07%,孔隙度变化率与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渗透率平均降低16.01%。因此,96%乙醇+3 g KOH能够加速CO_(2)在储层中的CO_(2)沉淀过程,缩短CO_(2)在储层中的矿化埋存时间。该研究可重复性、准确性和可扩展性较强,能够激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积极性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实现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相互促进。
王文东王程伟任慈孙庆豪苏玉亮李蕾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创新性实验
页岩油藏多重孔隙介质耦合流动数值模拟被引量:18
2019年
页岩孔隙类型多样,微纳米尺度孔隙发育,借助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能够实商业化开采。原油分子与孔隙壁面作用较甲烷分子更加复杂,目前页岩油在无机和有机纳米孔中的运移机制尚不清楚。准确模拟页岩油微观运移机制和多重孔隙介质间耦合流动对页岩油藏产能评价和生产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润湿特性,考虑液体吸附、速度滑移及物性变化等机制,引入复杂结构参数(迂曲度、孔隙度和有机孔含量),建立了微纳米多孔介质液体表观渗透率模型,研究了不同运移机制对微纳米多孔介质表观渗透率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质-天然裂缝-人工裂缝耦合的页岩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进行产能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孔隙半径小于10 nm时,微纳米孔隙速度滑移影响明显,而孔隙半径大于100 nm时,微观运移机制作用可以忽略;有机孔隙含量越小、裂缝条数越多则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越大;最优的缝网模式为缝网无间距且不重叠。本研究的重点是丰富微纳米孔隙内油气运移理论,为页岩油藏开发模拟研究提供理论方法。
苏玉亮鲁明晶李萌张琪王文东董明哲
关键词:裂缝分段压裂数值模拟页岩油
页岩气藏多重介质耦合流动模型被引量:20
2016年
为准确掌握页岩气流动规律以及精准评价水力压裂效果,需要建立页岩气藏多重介质耦合流动模型。为此,基于页岩气藏干酪根、无机基质及裂缝物性特征,综合考虑微纳米尺度气体黏性滑脱、努森扩散、吸附解吸、表面扩散等运移规律,通过表观渗透率来综合表征页岩气藏多尺度介质渗流机理。在此基础上,考虑储层压裂改造特征及跨尺度流体传质机理,建立页岩气藏多重介质耦合流动模型,应用Laplace变换和Stehfest数值反演,得到了定产和定压情况下封闭边界单裂缝井底无因次拟压力和产量半解析解。在模型正确性验证的基础上,结合矿场参数对模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①干酪根是页岩气藏重要的烃源介质,干酪根含量每增加10%,对页岩气累积产量的贡献度增加12%左右;②无机基质滑脱效应及努森扩散在对生产中期气体流速产生较大影响的同时也增大了孔隙压力衰竭速度。基于所建流动模型研究了页岩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流动规律,结果表明:不考虑井筒存储及表皮效应时,储层有线性流、双线性流、"双窜流"、无机基质稳态流、拟边界流、"三线性"流、封闭边界流7个流动阶段。
苏玉亮盛广龙王文东闫怡张璇
关键词:页岩气藏干酪根滑脱效应解吸
多分支水平井参数智能优化技术被引量:1
2015年
多分支水平井参数优化设计是一个多目标最优化问题,采用传统的优化方法求解复杂程度依赖于优化对象数目,且容易产生局部收敛。基于多分支水平井的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以生产净现值为目标函数,应用遗传算法建立了多分支水平井参数智能优化设计方法,并编程实现了优化设计的全程自动化。优化过程中,利用正交设计原理生成种群初值,避免了初始种群的随机盲目性;根据个体适应值大小选择交叉和变异概率,保证了种群的多样性和算法的全局收敛能力。以珠江口盆地某海上低渗透油藏为例进行了多分支水平井参数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具有全局智能搜索寻优的特点,优化结果比传统优化算法有较大提高,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赵广渊苏玉亮任龙郝永卯李政王文东
关键词:多分支水平井遗传算法正交设计适应值
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渗流特征及产能分布规律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直观反映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渗流特征,在优选了水平井合理压裂段数的基础上,利用流线模拟方法,研究了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流线场、压力场及饱和度场分布特征,分析了裂缝产能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整个渗流区域先后经历了裂缝附近线性流、裂缝附近拟径向流和油水井连通后的拟径向流3个渗流阶段;剩余油一部分分布在压裂裂缝段与段之间的低压区无法驱替,另一部分则分布在注水井与注水井之间的压力平衡区;端部外侧缝汇集着大多数流线,是水平井产油/液的主要来源;水平井端部裂缝见水早,含水上升快.
任龙苏玉亮王文东赵广渊袁彬
关键词:水平井渗流特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