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岩

作品数:84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建筑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0篇学位论文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8篇电气工程
  • 7篇建筑科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主题

  • 11篇股骨
  • 10篇坏死
  • 10篇骨头
  • 10篇股骨头
  • 9篇头坏死
  • 9篇曲面
  • 9篇骨头坏死
  • 9篇骨支架
  • 9篇股骨头坏死
  • 8篇极小曲面
  • 7篇电池
  • 7篇电化学
  • 7篇动物
  • 7篇动物模型
  • 7篇外泌体
  • 6篇细胞
  • 6篇肌肉
  • 6篇骨质
  • 5篇生物学
  • 5篇生物学性能

机构

  • 84篇天津大学
  • 23篇天津市骨科研...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天津和平海湾...
  • 2篇中核高能(天...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天津医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城市建设...

作者

  • 84篇王岩
  • 44篇马剑雄
  • 40篇马信龙
  • 23篇李岩
  • 16篇孙磊
  • 13篇王颖
  • 8篇唐致远
  • 7篇荣强
  • 7篇许峥嵘
  • 6篇李光
  • 3篇耿鸣明
  • 2篇韩优
  • 2篇刘海涛
  • 2篇赵玉军
  • 2篇徐艳
  • 2篇李晋
  • 2篇姚素薇
  • 2篇张卫国
  • 2篇陈有业
  • 2篇黄田

传媒

  • 14篇医用生物力学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天津大学学报...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电池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骨与关节...
  • 1篇现代化工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材料保护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源技术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29篇2024
  • 11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5
  • 1篇1994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人肌肉与骨骼系统相互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探讨老年人肌肉与骨骼系统相互调节作用的机制,揭示肌肉和骨骼质量和力量丧失的关键突破口,从而抑制其进展是减少老年人由于跌倒导致骨折以后出现致残和致死现象的关键途径。当前针对肌肉和骨骼系统的研究大多是独立存在的,往往忽视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调节与联系。本文综述了现今对于肌肉与骨骼系统相互调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老年人失用性相关疾病的预防和诊疗研究提供基础。
王岩马剑雄董本超田爱现李岩孙磊靳洪震卢斌王颖柏豪豪马信龙
关键词:肌肉骨骼系统骨质疏松肌疾病
神经肌肉电刺激在骨骼肌废用性萎缩康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骨骼肌废用性萎缩是指长期制动或运动不足、机械负荷减少,引起的骨骼肌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导致肌肉量减少,肌肉功能下降或丧失。其原因主要是在废用状态下,由于肌细胞能量不足、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等各种因素引起骨骼肌肌肉蛋白质合成下降,而骨骼肌肌肉蛋白质降解增强,导致骨骼肌肌肉蛋白质降解超过其合成。适宜的电刺激在骨骼肌废用性萎缩康复治疗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清晰。本文根据在废用状态下骨骼肌发生形态结构、生理代谢等方面的变化及其相关病理生理机制,综述了国内外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骨骼肌废用性萎缩康复治疗机制的研究及进展,期望对骨骼肌废用性萎缩临床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和研发相关神经肌肉电刺激设备提供参考。
马天成王岩周丽芸孙亚迪李奕扬申佳慧李光李光封潇添王祺钰董本超李岩杨培川李岩马信龙
关键词: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废用性萎缩神经肌肉电刺激
包覆Co(OH)_2和CoOOH的球形Ni(OH)_2电极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球形Ni(OH)2表面改性可以有效地改善MH-Ni电池的性能。主要研究了球形Ni(OH)2表面包覆Co(OH)2和CoOOH以及它们的电极性能。实验结果证明,包覆Co(OH)2虽然容量比较高,活化快,但振实密度较小。而包覆CoOOH的球形Ni(OH)2不但振实密度高,而且制成的电极具有放电电压高,比容量高,活化次数少等优点。
唐致远王岩耿鸣明许峥嵘荣强
关键词:MH-NI电池CO(OH)2COOOHNI(OH)2正极添加剂
正常与坏死股骨头骨小梁空间结构与代谢情况对比分析研究
2024年
目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目前尚无理想早期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正常与坏死股骨头骨小梁空间结构与代谢情况,探讨其发病机制从而寻找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突破口。方法收集正常与坏死股骨头临床标本,将正常股骨头分为4个区域:A1区(近端压力小梁区),B1区(压力张力小梁交界区),C1区(远端压力小梁区),D1区(非承重区);将坏死股骨头分为对应的4个区域:A2区(塌陷断裂区),B2区(硬化区),C2区(远端压力小梁区),D2区(非承重区)。通过MicroCT扫描和定量计算、石蜡切片HE染色以及OPG、BM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正常和坏死股骨头不同区域骨小梁空间结构和代谢活性的差异。结果与正常股骨头A1区和B1区相比,坏死股骨头两个非健康区域A2区和B2区的骨小梁空间结构和代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正常股骨头C1区和D1区相比,坏死股骨头两个健康区域C2区和D2区的骨小梁空间结构和代谢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股骨头内骨小梁空间结构与代谢活性的异常是造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和股骨头进一步塌陷的重要原因,提示可通过改善股骨头内骨小梁的空间结构和骨代谢异常来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为临床中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基础和理论依据。
王岩马剑雄马剑雄杨培川李岩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坏死股骨头空间结构近端骨小梁交界区
三周期极小曲面骨支架生物学性能研究进展
2024年
由外伤和疾病所致的骨缺损患者逐年增多,而骨缺损的治疗仍然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目前骨缺损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自体骨移植和同种异体骨移植,然而这些方法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近年来,骨支架作为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备受关注。三周期极小曲面(TPMS)骨支架作为构建骨支架的热门选择之一,其生物学性能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渗透性、比表面积、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因素被认为是影响TPMS骨支架生物学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对TPMS骨支架生物学性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孙亚迪王岩董本超杨培川李奕扬马天成马剑雄马剑雄
关键词:骨支架生物学性能骨缺损
弹性抗力法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计算与分析中的应用
王岩
步态分析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应用的研究概况被引量:3
2020年
步态分析被用来检查步态差异,评估不同手术入路、手术策略以及非药物治疗的疗效。目前多数步态分析的研究是关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而对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步态分析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量小、患者医从性差、个体差异性、缺少步态评估基线,及衡量标准的不一致。未来更多研究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更好的患者依从性,术前和术后评估,以及在疾病早期检测出步态异常,来减少长期影响。纵观以往的研究,时间和距离参数通常被用来作为步态差异的综合测量。步态分析是一种用简单的方法来客观评估步态功能障碍和检查治疗进展的临床手段,本文总结步态分析尤其是关于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三维步态分析,回顾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常见的步态改变,并且比较了手术和非手术干预下的步态改变。
卢斌徐立岩柏豪豪王颖孙磊田爱现王岩董本超马剑雄马信龙
关键词:步态分析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术
三周期极小曲面骨支架机械性能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骨缺损患者数量的增加,其临床修复面临巨大挑战。传统自体骨移植法受限于术后感染风险,使得骨支架成为研究热点。三周期极小曲面(TPMS)骨支架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机械性能成为骨支架结构设计的优选。本文综述了TPMS骨支架在弹性模量、各向异性、壁面剪切应力、能量吸收性能和屈服强度等关键机械性能参数方面的研究进展。
孙亚迪马剑雄王岩王岩杨培川李奕扬马天成马信龙
关键词:骨支架机械性能
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本研究以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公司(以下简称“天友公司”)为研究对象。天友公司是1993年成立的民营股份制设计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从不足二十人的丙级设计所发展成拥有二百余名员工的大型甲级民营设计公司,具...
王岩
关键词:企业管理
文献传递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骨科机器人辅助术中导航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3年
骨科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医疗设备已经在部分骨科手术中实现了临床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人工智能(AI)技术由于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能力,在骨科机器人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骨科机器人的发展方向是自动化、智能化。由于AI技术在术前规划的应用中展示出了优势,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将AI技术应用到骨科机器人的术中导航。本文概述了将AI技术应用于骨科机器人术中导航的探索研究,阐述了AI技术在提高精度、降低辐射的研究中发挥的优势,并根据研究现状展望了将AI技术应用于骨科机器人的研究方向。
李奕扬马剑雄马信龙马信龙王岩
关键词:骨科机器人人工智能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