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托林与普米克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联合应用研究被引量:26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万托林与普米克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联合应用疗效。方法共纳入100例哮喘急性发作小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A组给予万托林联合普米克治疗措施;B组仅给予万托林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及81.0%(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EF变异率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7d两组患儿PEF变异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A组患儿PEF变异率明显好于B组(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的急性发作应用万托林联合普米克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更好的提高其PEF变异率。
- 王学珍
- 关键词:万托林普米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
- 儿童败血症49例病原菌分析
- 2006年
- 王学珍
- 关键词:败血症病原菌分析儿童细菌生长血培养
- 川西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动态观察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 乔勇汪学林张焰乐理陈玲何晓辉王学珍
- 该课题为成都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一九九八年度市级攻关项目。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使用微量胆红素检测仪测定51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7天、10天、14天的血清胆红素(SB),14天后每周访视1次并测定SB,直至黄疸明显消退(...
- 关键词:
- 关键词:胆红素病因血清诊断新生儿黄疸
- 窒息新生儿42例心肌酶谱检测分析
- 2005年
- 王学珍
- 小儿胃肠型过敏性紫癜12例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胃肠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2例胃肠型过敏性紫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初期多以腹痛症状表现严重而体征相对较轻,腹痛性质为隐痛或阵发型绞痛,有些伴有恶心、呕吐或黏液血便,查体常无固定压痛点。结论:胃肠型过敏性紫癜为常见发作类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表现为剧烈腹痛,常合并消化道出血,但预后良好。
- 王学珍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胃肠型
- 院前急救473例体会被引量:1
- 2005年
- 王磊王学珍张钰
- 关键词:院前急救急诊医疗体系心电监护急救药品气管插管
- 毛细支气管炎诱导痰培养及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诱导痰培养及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者204例,对其诱导痰培养结果及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结果:204份痰液标本培养出致病菌株共52株,阳性率为25.49%,其中大肠埃希菌24株(46.15%),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21.15%),肺炎克雷伯菌8株(15.38%),阴沟肠杆菌4株(7.69%),产酸克雷伯菌3株(5.77%),胞曼不动杆菌2株(3.85%)。结论:部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虽然合并细菌感染,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但使用抗生素频率仍然偏高。
- 马小艳余霞辉王学珍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
- 儿童意外中毒影响因素分析与干预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儿童意外中毒的原因和特点,寻求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两所医院收治的254例儿童意外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254例儿童中,主动性中毒237例(93.31%),其中误服71例(27.95%);被动性中毒17例(6.69%),为环境被动中毒(蜂蜇伤、蛇咬伤、一氧化碳中毒);药物中毒(过量)154例(60.62%),其中城市儿童81例(31.89%),乡村儿童73例(28.74%);家中发生意外中毒210例(82.67%),户外意外中毒44例(17.33%);乡村儿童意外中毒160例(62.99%),城市儿童意外中毒94例(37.01%);灭害药(灭鼠、灭蟑、灭蚊、灭蝇)中毒36例(14.17%);农药中毒27例(10.63%);意外中毒死亡4例(1.57%);1~3岁儿童意外中毒158例(62.20%);男孩161例(63.38%),女孩93例(36.62%)。结论:儿童发生意外中毒乡村高于城市,均以药物中毒为首,家中的意外中毒发生率明显高于户外;1~3岁是意外中毒发生的主要年龄段,男孩发生率高于女孩。
- 刘国群王学珍
- 关键词:儿童意外中毒干预
-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非细菌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非细菌性感染病原体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微生物治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2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血清标本中的非细菌病原体IgM抗体。结果 220例标本中,检出非细菌病原体抗体阳性标本98例,阳性检出率44.54%;共检出非细菌病原体抗体146例次,其中肺炎支原体47例次、腺病毒9例次、乙型流感病毒72例次、副流感病毒18例次。有40例标本同时检出2种及2种以上非细菌病原体抗体,检出率40.82%(40/98)。联合检出率最高的非细菌病原体抗体组合是乙型流感病毒抗体+肺炎支原体抗体。结论呼吸道非细菌病原体抗体检测对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薛成常洪美舒红文余霞辉王旭清王学珍冷惠罗健周霞马小艳
- 关键词: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病原体抗体
- 儿童与成人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结果对比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儿童与成人非细菌性感染病原体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微生物治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静脉血4.0 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查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B);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副流感病毒1、2、3型(HPIVs1、2、3)病原体Ig M抗体,分析该院2013年1~12月1 650例儿童患者与2 656例成人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 M抗体检出情况。结果 1 650例儿童患者Ig M抗体阳性775份,其Ig 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6.97%,2 656例成人患者Ig M抗体阳性835份,其Ig 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31.44%;儿童患者同时检出两种Ig M抗体296份,三种54份,两种及以上病原体抗体检出率45.16%。成人患者同时检出两种Ig M抗体162份,三种16份,两种及以上病原体抗体检出率21.32%,儿童与成人均未检出三种以上Ig M抗体;儿童乙型流感病毒Ig M抗体占第一位,成人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占第一位,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Ig M抗体以成人为主,儿童检出率低。结论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结果儿童与成人有差异,临床应根据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微生物治疗药物。
- 常洪美薛成舒红文余霞辉李炼王旭清王学珍冷惠罗健周霞马小艳
- 关键词:呼吸道疾病病原体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