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等离激元及耦合性质的研究
- 王孟
- 细胞光学散射特性的数值模拟
- 本文采用FDTD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计算分析了细胞的光学散射特性,通过对细胞进行FDTD建模,计算其近场分布,求出其雷达散射截面(RCS),并初步分析了细胞器、细胞核以及细胞形状对散射特性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其宽频带散射特性...
- 王孟
- 关键词:时域有限差分光纤探针
- 纳米间隙电极的加工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3年
- 分类介绍了国内外加工纳米间隙电极的主要研究进展,并特别介绍了近期发展起来的一般光刻技术结合选择性化学沉积方法制备纳米间隙电极的研究结果,对今后的相关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采用选择性化学沉积技术制备镍双电极的间隙已可小于100nm。该技术对于制备纳米间隙电极具有一定的优势。
- 顾宁黄岚徐丽娜王孟廖建辉
- 关键词:光刻电子束刻蚀
- 纳米间隙电极的制备方法
- 纳米间隙电极的制备方法是一种基于分子组装技术的制备纳米间隙电极的选择性化学沉积方法,其制备的方法为:首先,用传统光刻工艺制备出微米或亚微米间隙的原型电极;在上述电极表面采用分子组装技术获得双功能分子“X-R-Y”的单分子...
- 徐丽娜顾宁黄岚王孟周凯常
- 纳米间隙电极的制备方法
- 纳米间隙电极的制备方法是一种基于分子组装技术的制备纳米间隙电极的选择性化学沉积方法,其制备的方法为:首先,用传统光刻工艺制备出微米或亚微米间隙的原型电极;在上述电极表面采用分子组装技术获得双功能分子“X-R-Y”的单分子...
- 徐丽娜顾宁黄岚王孟周凯常
- 金纳米颗粒的摄入对细胞光学性质影响的数值仿真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方法计算了细胞摄入金纳米颗粒后的消光光谱,并对金纳米颗粒在细胞中3种不同的分布做了比较:金纳米颗粒均匀分布细胞膜上;金纳米颗粒在细胞质内均匀分布,不存在于细胞核中;金纳米颗粒在整个细胞中均匀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金纳米颗粒的等离子共振效应,细胞在可见光区域的散射截面产生增强,并且其消光光谱的峰形和消光峰的位置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依赖于金纳米颗粒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当金纳米颗粒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的时候,细胞的消光光谱的峰值最大,而另外2种情况则形成较宽的消光峰.计算结果有助进一步理解纳米颗粒在细胞内的扩散或生长的过程.
- 王孟金永龙黄岚郭志睿张宇顾宁
- 关键词:金纳米颗粒消光光谱时域有限差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