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天觉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诗歌
  • 4篇李贺诗
  • 4篇李贺诗歌
  • 3篇唐代
  • 2篇代文
  • 1篇杜牧
  • 1篇诗歌作品
  • 1篇士人
  • 1篇士人精神
  • 1篇唐代文化
  • 1篇唐诗
  • 1篇桃花
  • 1篇桃花扇
  • 1篇主题
  • 1篇外来文明
  • 1篇文学
  • 1篇六朝
  • 1篇孔子
  • 1篇孤独
  • 1篇古代文学

机构

  • 5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陕西国际商贸...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王天觉
  • 1篇李永平

传媒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襄阳职业技术...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李贺诗歌在唐代的传播——试论韩愈、杜牧、李商隐对李贺诗歌的传播被引量:2
2008年
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传播过程入手研究,可知李贺诗歌能在唐代发扬光大除了其诗歌造诣颇高的内部原因外,还仰仗于韩愈、杜牧、李商隐等人建构的三级传播模式。第一级传播与当时的政治斗争有关,重在传播李贺其人;第二级传播源于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重在传播李贺其诗;第三级传播受晚唐审美风尚的影响,重在传播李贺其事。三级传播呈现了一个递进关系。
王天觉
关键词:唐代
论李贺“神弦”诗对汉魏六朝《神弦歌》的继承与发展
2008年
唐代诗人李贺有一组"神弦"系列的诗歌,这三首诗写得"神意森索",极富特色。同汉魏六朝的《神弦歌》相比,李贺诗歌在描写对象和内在结构上都有所继承,同时在诗歌句式、情调氛围和性质用途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王天觉
关键词:古代文学
论李贺诗歌中的“富贵气”
2008年
李贺诗歌具有很浓的"富贵气",他长于描写贵族的用香生活、宴饮生活、情爱生活和贵族妇女的生活场景。从温庭筠的词反观李贺诗歌,发现他们在具有"富贵气"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李贺诗歌的富贵气带给人一种瑰丽博艳的视觉冲击,却也有雕琢过甚的瑕疵。他笔下的富贵是一种金玉锦绣式的故作富贵,而非风神兼备的真富贵。
王天觉
关键词:诗歌富贵气
论侯方域及其《桃花扇》的主题
2015年
孔尚任笔下的侯方域虽是一个"清流"文人,却风流不羁,胆小软弱,意气用事。通过塑造侯方域,作者表达了"士人精神的堕落"这一主题。
王天觉
关键词:侯方域桃花扇士人精神
李贺诗歌与唐代外来文明被引量:2
2011年
唐代国际交流频繁,并对异族风物多所延纳并容。美国汉学家谢弗所著的《撒马尔罕的金桃——唐朝的舶来品研究》一书中就记载了18类1、70余种唐朝的外来物品,其中所涉及的唐代诗人诗歌中的外来风物以李贺最为突出。李贺诗歌中大量描写了唐代外来风物诸如胡床、胡乐、香料、毛毯、丝织品等。李贺诗歌中大量描写外来文明,缘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李贺处于特定的历史时代而产生了猎奇和追忆盛世繁华的心态;二是李贺苦闷的心理造就了他对宇宙人生等形而上问题的思索,外来物品充当着他认识外在世界的媒介;三是李贺与韩愈、孟郊等人的交往,使他的诗歌染上了一层虚荒诞幻的色彩,这也是他诗歌中大量出现外来风物的一个原因。
李永平王天觉
关键词:唐代文化唐诗外来文明
论孔子的“孤独”
2015年
孔子是一个孤独的智者。他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终生,却始终是孤独的。他的孤独源于他站得高、看得远,别人难于企及,源于他对自我信念的坚守和执着,源于曲高和寡后的知音难觅。孤独使得孔子更加深刻、更加崇高,最终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高标,成为了后世无数求索者效仿的楷模。
王天觉
关键词:孔子孤独
唐代贵族生活与李贺诗歌的贵族化倾向
李贺的诗歌是唐代诗人里最具有贵族化气息的诗篇,他善于反映贵族的生活情趣,摹写贵族的思想观念,传达贵族的审美旨趣。翻阅他的诗歌我们会发现,他描摹了贵族的用香(香料)生活,渲染了贵族的宴饮生活,勾画了贵族的情爱生活,还描写了...
王天觉
关键词:诗歌作品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