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传

作品数:28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历史地理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史学
  • 5篇民国
  • 5篇民国时期
  • 4篇人类学
  • 4篇科学方法论
  • 4篇方法论
  • 3篇学派
  • 3篇学术
  • 3篇民史
  • 3篇民族
  • 3篇傅斯年
  • 2篇档案
  • 2篇档案学
  • 2篇语言学
  • 2篇田野调查
  • 2篇西南边疆
  • 2篇西南民族
  • 2篇历史人类学
  • 2篇民俗
  • 2篇民俗学

机构

  • 25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南开大学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常州大学

作者

  • 28篇王传
  • 1篇于文善

传媒

  • 2篇史学月刊
  • 2篇社会科学文摘
  • 2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历史档案
  • 1篇齐鲁学刊
  • 1篇文史哲
  • 1篇安徽史学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研究
  • 1篇档案学通讯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边疆史地...
  • 1篇史学史研究
  • 1篇抗日战争研究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西南边疆民族...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朱”与中大史学
2013年
"二朱"同时执掌中大文史学研究所和史学系,共同制定史学系课程,协力创办史学专业刊物,以现代史学研究为学术实践,积极倡导文化史研究,以"文化学派"自居,并将人才培养视为纽带,逐步形成了从治学志趣、学术实践和教学方针三位一体的所(系)建设框架,对中大史学学科的建设和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丰富了民国史坛的内容。
王传
关键词:朱希祖文化史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初探
2010年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以下称语史所)是中国学术现代化进程中出现较早且较典型的学术机构,对其的个案研究,旨在以该所的运作理念和史学实践为考察视角,由个人扩大到群体,将其放入新思潮的背景之下,阐述研究所在现代学术转型时期在"科学方法论"指引下对学术界的贡献:一是研究对象注重下层民间风俗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二是研究手段进入到历史学与语言学、民俗学、天文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交叉互动;三是材料依据由单一的传统文献转向官厅档案、田野调查文献、民俗实物的搜罗与传统文献相结合运用。
王传
关键词:语言学历史学科学方法论学术机构
民国时期中山大学对广东官厅档案的整理被引量:1
2011年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学研究所对明清"大内档案"的整理做出了重大成绩,成为档案类书籍重点讨论的对象。但是,作为国内另一重要学术团体——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以下称语史所)对地方政府档案整理的实践和相关理论,尚未得到中国档案学界足够的重视㈨。事实上,以顾颉刚为首的语史所同仁,在1920年代积极倡导搜集地方政府民间档案,体现出明确的“民史”意识特色,丰富了中国档案学理论,推动了档案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笔者根据所搜集的相关史料,以语史所为考察视角,对其近代档案学理论和实践作以综述,以期更加丰富对中国档案事业史认识。
王传
关键词:档案整理民国时期中国档案学档案学理论历史语言学地方政府
论民国时期中国史学史的学科建设与著述特点被引量:2
2020年
历史学科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对本学科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史的回顾与反思。中国史学史学科是在近代中国史学学科化进程中形成的,史学史学科的特点具有在历史研究各个领域的研究状况与具体成果基础上进行总结、批评、评估、展望的基本特征,那么对史学史学科自身的回顾与反思便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整个历史学科的研究状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中,因历史研究的变化发展而随时生成史学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不断调整史学史研究的学科结构、及时更新史学史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是史学史研究增续其学科能量、维持其学术峰值的基本保证。同样,回顾与研究中国史学史学科从其产生建立之时至今是怎样追踪古今史学研究趋势与特点、如何不断完善史学史学科自身的过程,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学术意义。应《河北学刊》之邀,我主持了这组中国史学史研究专题,参与讨论的各篇论文都是在深入发掘材料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再审视,各位作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史学史学科形成与建立阶段的发展特点作了深入讨论,不仅进一步充实了相关研究,而且也提出了一些与以往看法不尽相同的新见。真诚希望本组专题论文能够对中国史学史研究有所裨益。
王传
关键词:史学史研究中国史学史民国时期专题论文学科化学科建设
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初探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以下称语史所)是中国学术现代化进程中出现较早且较典型的学术机构,本文对其的个案研究,旨在以该所的运作理念和史学实践为考察视角,由个人扩大到群体,试图将其放入新思潮的背景之下,对研究所在现代学术史上...
王传
关键词:科学方法论民俗学民史
文献传递
学术与政治:“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与西南边疆民族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暹罗更名与西南边疆危机学界围绕顾颉刚提出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而展开的论辩,与1939年暹罗更改国名引起国人的西南边疆危机感直接相关。暹罗本为君主专制国家,然而在1932年6月4日,国内军官发动政变,暹罗过渡到立宪君主政体,英暹关系从此衰落,日暹关系则迅速升温。在日本的怂恿下,暹罗投入日本法西斯的怀抱,开始以激进的'爱国主义'宣传来塑造暹罗。
王传
关键词:NATION傅斯年西南边疆
华南学派史学理论溯源
2018年
最近30余年来,一批历史学和人类学学者以'华南'为试验场,在中国区域社会史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其'研究范式已水到渠成'。他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学术群体,其核心成员包括陈春声、刘志伟、郑振满、赵世瑜以及海外的科大卫、萧凤霞、蔡志祥等。按照2009年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的说法,他们的历史人类学已经形成了'华南研究'或'华南学派',其研究已经得到国际学界的认可。
王传
史禄国与中国学术界关系考实——以“云南调查事件”为中心被引量:5
2015年
史禄国被誉为对中国民族学界"最有影响力的外国人"。然其在中国学界的际遇,以"云南调查事件"为界限,前期礼遇尤佳,此后则受到学界诸多非议,惟傅斯年挺身而出,为之辩护。史氏受到学界非议的原因有二:一是在学术转型时期,彼时中国学者学术视野狭窄,对国际学术新潮的把握严重不足;二是现下学界在研究材料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忽视了史氏作为该事件主角的主体叙事和主体意识的表达,致使整个调查事件中某些重要的事实长期未能被揭示出来。
王传
关键词:傅斯年史语所
史禄国在中西学界的回响被引量:2
2022年
俄国学者史禄国居华17年,对中国人类学发展贡献卓著。然而其在中西学界的学术形象,长期以来因其弟子费孝通两篇回忆文章的描绘,给我们留下“人不知而不愠”,不善沟通与表达,在彼时中西学界影响有限的印象。从新发现的材料看,费孝通的有些回忆未必可靠。本文从多种海内外原始文献入手,与费孝通的回忆文章相参证,分析费孝通对史禄国追忆过程中产生的主观印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分际,认为史氏对中国人类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乃至建设中国人类学学派的构想与实践,长期以来被中国学界严重低估;史氏虽身在中国,但仍与西方学界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其学术论著在西方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王传
关键词:民族学
民国时期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述评——以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为例被引量:4
2010年
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如该所史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史学理论及方法的训练,运用多种工具进行实际调查研究。江应梁、王兴瑞、曾昭璇、梁钊韬等一大批现代史学专业人才就出自该所。文科研究所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及经验,对当今高校和研究所史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