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芝
- 作品数:52 被引量:25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不同产地川芎种质与藁本、辽藁本的ITS2序列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对6省9个不同地区川芎种质、藁本及辽藁本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分析,并采用NJ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9个川芎种质、藁本与辽藁本的ITS2序列共有220个保守位点和8个变异位点,其中信息位点4个,单一变异位点4个。藁本、辽藁本与川芎间GC含量相近,变异位点相似,平均K2P遗传距离分别为0.008,0.011,小于川芎种内遗传距离0.013。NJ进化树分析显示,各地川芎种质、藁本、辽藁本间有着极为亲密的亲缘关系。结合前人本草考证的结果,对川芎的起源、川芎种质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首次提出辽藁本也可能是非主栽川芎种质野生种源的观点。
- 王丽芝谭世强孙思杰黄楠楠孙秀岩王海英
- 关键词:藁本辽藁本亲缘关系分析
- HPLC法测定五味子果梗中6种木脂素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通过HPLC法测定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果梗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的含有量。方法果梗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5℃;体积流量0.9 m L/min。结果 6种木脂素在各自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98.61%~99.92%,RSD 0.12%~1.68%。五味子醇甲在67批样品中平均含有量最高,而五味子酯甲最低。栽培样品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含有量均高于野生样品,而五味子酯甲、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含有量恰好相反。小兴安岭样品中各成分含有量最高,长白山次之,辽宁省东部山区最低。结论五味子果梗中的五味子丙素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应加以关注。
- 郑艳超马琳张坚王丽芝王海英李先宽
- 关键词:五味子果梗木脂素HPLC
- 川贝母新资源太白贝母中水溶性成分的含量测定被引量:34
- 2011年
- 目的:建立RP-HPLC-DAD同时测定太白贝母药材中7种核苷类活性成分(胞苷、尿苷、鸟苷、胸苷、腺苷)及碱基(尿嘧啶、腺嘌呤)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Aq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5℃。结果:尿嘧啶、胞苷、尿苷、鸟苷、胸苷、腺苷、腺嘌呤分别在0.312~37.440,1.095~65.700,1.020~61.200,1.075~64.500,0.812~48.720,1.070~64.200,0.432~25.920 m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96%~103.5%,RSD≤3.8%。结论:太白贝母有紫外吸收的水溶性成分主要是核苷类成分,所建立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用于贝母药材中核苷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为全面开发利用贝母药材提供进一步依据。
- 黄林芳段宝忠王丽芝魏大华卢其福陈士林
- 关键词:水溶性成分HPLC-DAD
- 曲霉属三新记录种(英文)被引量:1
- 2015年
- 报道了曲霉属的3个中国新记录种:Aspergillus dimorphicus,A.fumigatiaffinis以及A.westerdijkiae。比较了其与相近种的形态及分子序列β‐tubulin基因的差异,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菌株产赭曲霉毒素A(OTA)的能力进行了测定。检测结果表明Aspergillus westerdijkiae CGMCC3.15268在大米培养基上能够产生OTA,单位菌丝的产毒量为17.26μg/kg;而A.fumigatiaffinis CGMCC3.15275以及A.dimorphicus CGMCC3.17045未检出OTA。
- 陈娟罗毅王丽芝秦娟高微微
- 关键词:新记录种赭曲霉毒素A
- 药用模式生物研究策略被引量:3
- 2014年
- 模式生物是用于研究某种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而被选定的物种.基于模式生物的研究策略已经在多个生物学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功,揭示了众多生命科学的机理,发展了一系列生命科学研究技术.近年来,现代生物学发展迅速,其相关的概念和技术正不断渗入并影响着药用生物的研究领域,包括基于模式生物的研究策略.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灵芝(Ganoderma lucidum)等模式药用生物已经提出了多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缺乏成熟的模式药用生物研究体系,使得当前药用生物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散,难以在理论水平上汇总提高,极大地消耗了药用生物界的研究资源和研究力量,阻碍了药用生物学的发展.本文结合近期药用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从药用模式生物研究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药用模式生物研究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建立目的,分析了应用药用模式生物研究体系研究的可行性,提出了药用模式生物的选择原则并从遗传信息获得、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突变体库构建和次生代谢物生产体系建立4个方面描述了药用模式生物研究体系的建立策略.本文还介绍了以药用模式生物为对象的次生代谢产物生源合成及调控研究策略,同时认为,药用模式生物体系在阐释药材道地性等中医药传统问题及发展合成生物学等现代科学前沿中发挥重要作用.
- 徐江孙超徐志超季爱加胡鸢雷孙伟王丽芝汪波杨培张鑫宋经元陈士林
- 关键词:模式生物道地药材合成生物学
- 由点到线及面的教学设计在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20年
- 通过对天津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践教学设计中采用由点到线及面的教与学内容设计研究,结合近两年野外实践教学效果,从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践教学设计的不足、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践点、线、面的教与学内容设计两方面进行探索,以期优化教学设计方案,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践教学质量。
- 李先宽张坚马琳陈志娟王海英向蓓蓓王丽芝
-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践教学设计
- 怀山药的生态适宜性数值区划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怀山药道地产区河南省焦作市(古称怀庆府)温县、武陟县等县市的生态因子进行研究,分析与怀山药道地产区相似度高的区域。方法:以温县、武陟县等县市的样点为基点,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系统(TCMGIS-II)对该道地产区的287个采样点的1月均温、7月均温、年均温、相对湿度、年降水量、年均日照时数及土壤等7个生态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怀山药道地产区的生态因子值最适范围:1月均温-0.31^-0.12℃;7月均温27.07~27.19℃;年平均温19.76~19.88℃;相对湿度65.54%~66.26%;年降水量727.81~737.98 mm;年均日照时数2203.32~2215.16 h;土壤以潮土、脱潮土等土壤类型为主。(2)与怀山药道地产区生态因子相似度95%~100%的地区包括河南省东北部、山东省西部、河北省西南部等地区。结论:本文利用TCMG IS-II系统对怀山药道地产区的生态因子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并对怀山药的种植进行了初步规划,为怀山药的生产区划和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 王丽芝谢彩香陈士林段宝忠黄林芳余丽莹索风梅
- 关键词:怀山药生态因子
- 药用模式真菌灵芝交配型座位A和B的鉴定
- 本文以药用模式真菌灵芝的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为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定位并分析灵芝交配型位点A和B。结果表明,灵芝交配型位点A位于灵芝基因组scaffold 1,其HD1编码基因为GL30607,HD2编码基因为GL30...
- 徐江李建琴王丽芝李秋实郭溆朱英杰李西文钱俊骆翔季爱佳廖保生宋经元孙超陈士林
- 关键词:灵芝交配型
- 文献传递
- 八角茴香产地适宜性分析与数值区划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明确道地产区八角茴香的主要生态因子,分析八角茴香在中国的适宜生长区域并分级区划,为八角茴香种植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和生产布局提供参考。方法:以实地调查采样点、标本查阅和文献研究为基础,采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Ⅱ》(TCMGIS-Ⅱ)获得八角茴香生态因子,以此为依据对八角茴香在全国的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首次分析获得了八角茴香道地产区主要生态因子:≥10℃积温6047.4~7998.6℃;1月均温11.5~13.6℃;1月最低气温7.2℃;7月均温24.4~28.4℃;7月最高气温32.8℃;年降水量1447~1608mm;年日照时数1499~1649h;相对湿度77.8%~80.7%;年均气温23.5~26.2℃;土壤以赤红壤为主。结果表明,八角茴香最适宜区(相似系数95%~100%)主要位于广西、广东、福建和云南共198个县市,面积达164761.8km2;适宜区(相似系数90%~95%),面积达73195.8km2,其中云南省面积最大,为26278.6km2,其次为海南省(面积13644.5km2)。并对八角茴香生态适宜区进行了生产等级区划(最适宜区和适宜区)。结论:利用TCMGIS-II技术对八角茴香的产地适宜性分析是对中药生产数值区划新的有益尝试,是将数值化定量评价引入整个传统植物区划研究领域的示范研究,为八角茴香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 林余霖黄林芳李卿王丽芝谢彩香索凤梅孙超由金文陆建伟
- 关键词:生态因子
- 赤芝萜类合酶GL22395编码基因cDNA序列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赤芝萜类合酶GL22395编码基因cDNA序列及其应用,所述赤芝萜类合酶GL22395编码基因的cDNA序列如Seq?ID?No.2所示,编码419个氨基酸。本发明通过赤芝萜类合酶基因GL22395转化大肠杆菌...
- 孙超陈士林曾欣宜王丽芝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