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挺淋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诱导多能干细胞/原代心肌细胞的融合细胞表现出双向重建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体外构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与原代心肌细胞的融合细胞,初步探讨融合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染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4,Oct-4)小鼠来源的iPSc与小鼠乳鼠心肌细胞通过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4000)诱导融合,建立细胞融合模型。动态观察融合细胞生长形态变化情况,融合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 phosphatase,AKP)染色,免疫荧光鉴定融合细胞表达干细胞与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情况,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确定融合细胞是否发生细胞核的融合及程度。结果聚乙二醇(PEG-4000)能够介导iPSc与心肌细胞融合,融合后第4天开始出现成集落状生长的细胞团;第2、3、4、5天的iPSc和融合细胞AKP阳性率分别为(0.935±0.039)、(0.939±0.022)、(0.954±0.017)、(0.944±0.027)和(0.761±0.044)、(0.740±0.023)、(0.681±0.034)、(0.748±0.045),同时间点的iPSc和融合细胞AKP阳性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融合细胞初期主要表现为iPSc的特点,Oct-4表达阳性,cTnT表达阴性,融合7 d后,逐渐表现出两种细胞的特点,Oct-4与cTnT均表达阳性;超过80%的杂交细胞染色体数目在76~80条之间。结论二倍体iPSc与二倍体心肌细胞的融合细胞,具有两亲本细胞的特性,表现出双向重建。
- 熊挺淋张晓刚赵霞马红芬
- 关键词:细胞融合诱导多能干细胞心肌细胞融合细胞心肌梗死
- 诱导多能干细胞与心肌细胞融合的实验研究
- [目的] 体外构建诱导多能干细胞与原代心肌细胞的融合细胞,初步探讨融合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 [方法] 1.iPSCs细胞株(IP14D-102)购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库),iPSCs接种在事先经丝裂霉...
- 熊挺淋
-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心肌细胞心肌梗死细胞融合蛋白表达
- 文献传递
- 人工脑膜复合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梗死被引量:3
- 2013年
- 背景: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寻求理想的细胞类型和有效的移植方式是提高干细胞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目的:探讨人工脑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作用。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培养良好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DAPI标记后接种于人工脑膜制备细胞人工脑膜复合物。构建SD大鼠心肌梗死模型,60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人工脑膜组、细胞脑膜复合物组。移植4周后检测心功能参数,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计算心肌梗死后生存率。结果与结论:构建心肌梗死模型并移植后4周,细胞脑膜复合物组心脏组织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心肌内少量核蓝染的细胞,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得以存活;细胞脑膜复合物组与心肌梗死组和人工脑膜组相比,左心室功能明显改善,Cx43蛋白的表达上调,生存率增加(P<0.05)。说明人工脑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提高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及生存率。
- 马红芬张晓刚史若飞熊挺淋赵霞
- 关键词:干细胞干细胞移植心肌梗死人工脑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再生
- 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维生素C对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诱导作用。采用直接悬浮培养法使iPSCs形成拟胚体(embryoid bodies,EBs),分别以VEGF和维生素C作为诱导剂,自然分化作为阴性对照组,加入1%二甲亚砜诱导剂为阳性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记录跳动的拟胚体出现的时间和数目,计算心肌细胞分化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的表达,RT-PCR检测心肌特异性基因β-MHC mRNA的表达。在LIF条件下,iPSCs在饲养层上成集落状生长;未分化的iPSCs中Oct-4及AKP呈阳性表达;与自然分化组相比,二甲亚砜、VEGF和维生素C均能提高iPSCs的心肌细胞分化效率(P<0.05);分化的心肌细胞可自发搏动,同时分化细胞中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以及心肌特异性基因β-MHC。VEGF和维生素C可以促进iPSCs向心肌细胞分化。
- 熊挺淋熊挺淋刘涛张丽莎赵超美刘涛赵霞王浩宇
-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维生素C诱导分化心肌细胞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诱导多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悬滴培养法,分别以10、20、50 ng/ml的VEGF对iPSCs细胞进行诱导分化,自然分化作为阴性对照组,加入1%二甲亚砜诱导剂为阳性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记录跳动的拟胚体出现的时间和数目,计算心肌细胞分化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细胞cTnT的表达,RT-PCR检测心肌发育基因α-MHC和β-MHC mRNA的表达。结果与自然分化组相比,三个浓度组的VEGF均可提高iPSCs的心肌细胞分化率(P<0.05),浓度为20 ng/ml时,iPSCs的心肌细胞分化率最高;与二甲亚砜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化的心肌细胞可自发搏动,同时表达心肌特异蛋白cTnT和调控心肌发育的基因α-MHC和β-MHC;VEGF可上调α-MHC和β-MHC的表达(P<0.05)。结论 VEGF可以促进诱导iPSCs向心肌细胞分化。
- 赵霞张晓刚熊挺淋马红芬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心肌细胞
- 诱导多能干细胞与心肌细胞融合的实验研究
- 熊挺淋张晓刚赵霞马红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