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嘉云

作品数:14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青年科技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按蚊
  • 6篇疟疾
  • 5篇嗜人按蚊
  • 3篇中华按蚊
  • 3篇疟疾流行
  • 3篇疟疾流行区
  • 3篇流行区
  • 2篇蚊子
  • 2篇卵泡
  • 2篇抗体
  • 2篇恶性疟
  • 2篇采集器
  • 2篇传疟媒介
  • 1篇导光
  • 1篇导光板
  • 1篇滴度
  • 1篇点火
  • 1篇点火开关
  • 1篇电路
  • 1篇旋钮

机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安徽中医学院
  • 4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云南省寄生虫...
  • 3篇中国疾病控制...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四川省寄生虫...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海南省热带病...

作者

  • 14篇潘嘉云
  • 6篇郑香
  • 4篇汤林华
  • 4篇王学忠
  • 4篇周水森
  • 4篇钱会霖
  • 4篇顾政诚
  • 4篇武松
  • 3篇周晓农
  • 3篇黄芳
  • 3篇蒋伟康
  • 2篇戴伟
  • 2篇沈仲周
  • 2篇张国庆
  • 2篇柳朝藩
  • 2篇张仪
  • 2篇房文
  • 2篇邓达
  • 1篇杨曼尼
  • 1篇蒋妙根

传媒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蚊子采集器的电路控制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蚊子采集器的电路控制结构,包括点火开关、燃气阀开关、捕蚊网活门,其特征在于:有一手动旋钮,手动旋钮由转轴连接一凸轮,凸轮对应于点火开关、燃气阀开关,凸轮还相对于一个复位电磁铁,转轴上还连接有一顶轮,顶轮...
潘嘉云张仪戴伟沈仲周周晓农
文献传递
巢氏PCR判定西藏疟疾流行区传疟媒介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确定西藏墨脱县疟疾流行区的疟疾传播媒介。方法根据2005、2006和2007年疟疾发病情况,在墨脱县选择了3个疟疾发病较高的自然村,采用人诱、牛诱、灯诱及清晨人房全捕等方法捕获成蚊,经形态学鉴定后麻醉处死,密封干燥,带回实验室-20℃冻存备用,采用混合样本法随机抽取10只多斑按蚊复合体为一份混合标本,提取蚊虫DNA。根据文献采用巢氏PCR扩增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SSUrDNA),并对阳性结果克隆测序,比对证实。结果共捕获按蚊5345只,其中多斑按蚊复合体5190只,带足按蚊155只,提取的360份多斑按蚊复合体混合样本DNA中发现子孢子阳性扩增样品2份,种型鉴定2份阳性混合样本均为伪威氏按蚊,PCR产物经克隆测序,NCBIBLAST同源性比对证实为疟原虫SSurDNA基因片段。结论多斑按蚊复合体中的伪威氏按蚊为西藏林芝疟疾流行区的传疟媒介。
武松黄芳张国庆潘嘉云王学忠卓玛央金胡永红汤林华
关键词:子孢子传疟媒介
一种蚊子采集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蚊子采集器。包括机体、控制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机体的上顶端有一罩壳,在罩壳的下方的机体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环形进风口,环形进风口的风道壁为导光板,在导光板的底部有内沉孔,在内沉孔内有发光二极管,在机...
张仪潘嘉云戴伟沈仲周周晓农
文献传递
海南省发现嗜人按蚊被引量:10
1992年
嗜人按蚊(An.anthropophagus)是我国的重要传疟媒介,80年代前已发现该种按蚊分布于我国北纬33°以南的14个省、市、自治区,近几年调查,在广西的上思县和广东的深圳、珠海等地均有发现,其分布南缘达北纬22°,并证明是深圳地区疟疾暴发流行的主要媒介。
钱会霖潘嘉云王志光马诚蔡贤铮符福辉符致逢邓达
关键词:嗜人按蚊疟疾
西藏疟疾流行区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2012年
目的通过开展西藏疟疾流行区墨脱和察隅两县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评价当地疟疾流行程度。方法2010—2011年在墨脱县的背崩、达木、甘登、朱村、墨脱村、地东和察隅的格拥、米古、西巴、嘎堆、塔玛、日玛、松古、扎巴、沙玛共15个居民点采集1520名不同年龄组人群(1—80岁)的滤纸血,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法检测疟疾抗体水平,计算抗体阳性率及阳性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eometric mean reciprocal titer,GMRT);20岁以下年龄组人群抗体阳性率用可逆催化模型估算当地年感染概率,并与当年疟疾发病率进行比较;以抗体滴度≥1:80以上者估算带虫率。结果墨脱调查点平均疟疾抗体阳性率为3.51%(31/883),以此估算的年感染概率为0.51%,与当年疟疾发病率0.32%较为接近;察隅调查点平均抗体阳性率为5.51%(22/399),以此估算的年感染概率为1.24%,而当年疟疾发病率为0。两地不同年龄组人群抗体阳性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结论血清学调查抗体阳性率和以此估算的年感染概率基本能反映西藏疟疾流行区墨脱县和察隅县的疟疾流行程度,人群较高的抗体水平显示两地均存在地方性流行。
房文潘嘉云黄芳周水森郑香蒋伟康
关键词:抗体阳性率疟疾
当前我国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传疟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为我国传疟媒介。二种按蚊同域分布,何者传疟作用更为重要,长期以来尚未解决。为此,我们于1982~1987年进行了此项研究。 1. 调查地点包括安徽舒城县芦镇乡、广西环江县社村和融水县永乐乡、四川筠连县沐爱乡、广东深圳市。 2.方法 (1)按蚊人工感染恶性疟原虫,采集当地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分别孵化饲养至子1代成蚊;取当地带配子体恶性疟病人血液,同时给二种按蚊离体吸血;然后放在室温下饲养。
柳朝藩钱会霖顾政诚潘嘉云郑香
关键词:中华按蚊嗜人按蚊恶性疟病人血液配子体吸血
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传疟媒介调查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调查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传疟媒介,为制定针对性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7~8月在墨脱县选择3个疟疾发病率较高的自然村,采用通宵/半通宵室内、外人/牛饵帐诱捕法、通宵人/牛房诱蚊灯诱捕法和清晨人房搜捕法捕蚊,对捕获的按蚊进行形态学鉴定,并进行种群组成、密度、叮人率、吸血习性、栖息习性和经产蚊比率等观察;在不同的水体捞取按蚊幼虫,进行蚊种鉴定,调查按蚊幼虫孳生环境。结果共捕获按蚊5345只,经形态鉴定,只发现伪威氏按蚊、威氏按蚊和带足按蚊等3种,其中伪威氏按蚊占94.71%(5062/5345),威氏按蚊与带足按蚊分别为2.39%(128/5345)和2.90%(155/5345)。伪威氏按蚊室内和室外的半通宵诱捕平均密度分别为17只/人和105只/人;全通宵室内和室外的人饵帐诱平均叮人率分别为15.80只/(人·夜)(79/5)和326.22只/(人·夜)(1468/4.5);全通宵室外人、牛饵诱捕及人、牛房诱蚊灯灯诱,伪威氏按蚊趋吸人血与牛血的比率分别为30.51%(714/2340)和69.49%(1626/2340)及32.02%(57/178)和67.98%(121/178),表明伪威氏按蚊偏吸牛血并兼吸人血;清晨人房搜捕,共捕获伪威氏按蚊7只,均为胃血未消化的饱血蚊;共捞获按蚊幼虫106条,其中伪威氏按蚊和威氏按蚊幼虫62条,带足按蚊幼虫44条,按蚊幼虫孳生的水体类型仅限于稻田。结论伪威氏按蚊具备在当地传播疟疾的媒介生物学条件。
潘嘉云武松王学忠蒋伟康卓玛央金胡永红周水森次仁曲珍桑丹拉姆汤林华
关键词:疟疾媒介调查
西藏墨脱县疟疾流行区多斑按蚊复合体种型鉴定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鉴定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疟疾流行区多斑按蚊复合体的种型。方法墨脱县捕获的5190只按蚊经形态学鉴定为多斑按蚊复合体后,随机取575只,酚-氯仿法提取单蚊DNA作为模板,根据伪威氏按蚊、多斑按蚊、威氏按蚊、达罗毗按蚊和塞沃按蚊分别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rDNA第二转录间隔区(ITS2)片段,进行种型鉴别。对目标片段进行测序、同源性比对,并运用MEGA(3.1)软件构建多斑按蚊复合体的系统进化树。结果575份DNA样本中有11份扩增出约231bp的条带,即威氏按蚊(1.9%);564份扩增出约119bp的条带,为伪威氏按蚊(98.1%)。PCR种型鉴定结果与同源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的结果一致。结论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疟疾流行区多斑按蚊复合体由伪威氏按蚊和威氏按蚊构成,伪威氏按蚊为优势蚊种。
武松潘嘉云王学忠周水森张国庆汤林华
化学农药的使用对嗜人按蚊分布与疟疾发病率影响的探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稻田使用化学农药对嗜人按蚊种群分布与疟疾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历史调查证实为嗜人按蚊分布的浙江(1987年,杭嘉湖地区的湖州、德清、安吉、长兴、余杭、萧山和嘉兴等7县的11个调查点)、四川(1987年,乐山的沐川、峨嵋、夹江和沙湾,及宜宾地区的兴文、长宁、筠连和高县等8个县10个村)和广西自治区(1983年,河池地区环江县川山公社的社村、何顿和白丹等3个村)的16个县共24个村作为调查点,用半通宵室内人饵诱捕和清晨全部人房蚊帐搜捕法,调查嗜人按蚊密度和种群比例。收集当地历年按蚊调查资料、疟疾发病率资料、单双季稻种植面积和稻田化学农药使用量情况,分析嗜人按蚊种群密度和疟疾发病率的变化与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关系。结果浙江省杭嘉湖地区调查点以种植双季稻为主,至1973年农药使用量为45 kg/hm2,是20世纪50年代的50倍;嗜人按蚊密度逐年下降,至80年代末11个调查点均未发现嗜人按蚊;疟疾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四川省乐山和宜宾地区调查点以种植单季稻为主,60年代开始稻田使用化学农药,70~80年代初期农药使用量平均为8.6 kg/hm2,嗜人按蚊密度(86.2%)与60年代初(82.2%)比较无明显变化(χ2=0.63,P>0.05);80年代中期以后,农药使用量逐渐增加,至2000年及以后的使用量均约为18.18 kg/hm2,嗜人按蚊密度逐年下降。至2010年调查点未发现嗜人按蚊;全县无疟疾病例报告。广西环江县以双季稻为主,60、70和80年代初期稻田用农药量分别约为1.79、5.13和7.68 kg/hm2,80年代初嗜人按蚊密度为52%(1747/3 392);2000年以后平均稻田农药使用量达20.38 kg/hm2,嗜人按蚊密度明显下降。2008年后,在人房已较难捕获到嗜人按蚊,年平均发病率下降至0.14/万。结论农耕制度的改变和稻田高剂量使用化学农药,在一定程度上可破坏嗜人按蚊的孳生环境,使其分布范围缩小,数量减
潘嘉云郑香钱会霖柳朝藩郭传坤蒋妙根陈怀录顾政诚
关键词:嗜人按蚊疟疾化学农药
一种蚊虫诱捕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蚊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诱捕器筒体内设有一吸虫扇,吸虫扇上方设有一紫外线光源,吸虫扇下方设有防逃逸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紫外线光源吸引蚊虫飞近,光源下方的吸虫扇将蚊虫吸入纱网布套内,同时光源附近隔栅保证...
施文琦潘嘉云周晓农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