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沙玉辉

作品数:44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治金学院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金属学及工艺
  • 28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电气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3篇织构
  • 23篇硅钢
  • 17篇再结晶
  • 16篇合金
  • 12篇再结晶织构
  • 11篇取向硅钢
  • 9篇薄带
  • 9篇磁致伸缩
  • 8篇无取向
  • 7篇织构演变
  • 7篇无取向硅钢
  • 7篇高硅钢
  • 6篇冷轧
  • 5篇异步轧制
  • 5篇镍基
  • 5篇高温合金
  • 4篇单晶高温合金
  • 4篇镍基单晶高温...
  • 4篇纳米化
  • 4篇薄板

机构

  • 40篇东北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金...
  • 4篇包头稀土研究...
  • 3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国网辽宁省电...

作者

  • 44篇沙玉辉
  • 32篇左良
  • 17篇张芳
  • 11篇柳金龙
  • 5篇刘刚
  • 5篇和正华
  • 4篇张静华
  • 4篇徐永波
  • 4篇胡壮麒
  • 3篇李松
  • 3篇储双杰
  • 3篇莫成刚
  • 3篇江丽萍
  • 3篇赵骧
  • 3篇周世春
  • 2篇吴双霞
  • 2篇李超
  • 2篇赵增祺
  • 2篇胡明
  • 2篇杨锐

传媒

  • 12篇金属学报
  • 10篇东北大学学报...
  • 5篇功能材料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钢铁
  • 1篇真空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中国冶金教育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轧制复合法制备硅浓度梯度高硅钢薄带的织构演变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热轧复合+冷轧减薄+退火"方法成功制备了0.20mm厚的硅浓度梯度高硅钢薄带,并采用SEM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制备过程中组织和织构演变进行了研究。热轧复合板微观组织呈明显层状分布,复合界面为紧密冶金结合且经过83%的大冷轧变形未开裂。热轧和冷轧复合板带中均形成强α和γ织构,再结晶退火后形成强γ织构。冷轧和退火织构沿板厚呈显著的梯度分布特征,其主要来自于复合界面两侧硅浓度和初始热轧织构的差异性以及冷变形的不均匀性。
柳金龙沙玉辉柯云海张芳左良
关键词:高硅钢织构
异步轧制硅钢表面纳米结构稳定性与渗硅行为被引量:1
2016年
对3%无取向硅钢进行异步轧制以实现表面纳米化,分别在真空和渗硅条件下进行不同参数的热处理,研究显微组织、物相和成分的演变.结果表明:经过速比为1.31,轧制道次为20,总压下量为91%的异步轧制后,板材表面形成了尺寸为10-20 nm,取向呈随机分布的纳米晶;在真空下升温,表面纳米晶的再结晶温度明显提高;在渗硅剂(Si粉+1%(质量分数)卤化物)中升温,表面纳米晶的再结晶温度因外部Si原子沿着缺陷的快速扩散而进一步提高,使得纳米晶界面能够在更高的温度下(750℃)发挥扩散通道作用,促进Si原子的扩散,并在显著地降低保温时间和(作为催化剂的)卤化物含量的同时获得致密的渗Si层.
刘刚李超马野张瑞君刘勇凯沙玉辉
关键词:硅钢异步轧制表面纳米化热稳定性渗硅
TbDyFe合金的磁场热处理——磁场施加方式对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
考察了<410>取向Tb0.3Dy0.7Fe1.95多晶合金磁场热处理中磁场施加方向、冷却方式以及温度等参数对其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磁场垂直样品轴向施加可提高中、高场磁致伸缩系数,而低场磁致伸缩系数基本保持不变...
江丽萍沙玉辉李松吴双霞赵增祺赵骧左良
关键词:磁场热处理磁致伸缩TBDYFE合金稀土
文献传递
高硅电工钢超薄带冷轧过程中的织构演变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轧制工艺制备了0.10 mm厚的6.5%Si高硅电工钢超薄带,并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冷轧过程中的形变织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分别有利于λ(<100>//ND,ND为轧面法线方向)和η(<100>//RD,RD为轧向)再结晶织构优化的形变织构控制方法.研究表明,50%~70%压下率有利于η再结晶织构优化,易于促进S=0.5层强η再结晶织构的形成.小于30%压下率和91%~97%压下率均有利于λ再结晶织构优化,其中30%的压下率更适合于二次冷轧法制备高硅钢超薄带时λ再结晶织构控制.
柳金龙沙玉辉邵光帅左良
关键词:高硅钢薄带冷轧织构
磁场热处理和预压力对Tb_(0.3)Dy_(0.7)Fe_(1.95)合金磁致伸缩“跳跃”效应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研究了磁场热处理对<110>取向Tb0.3Dy0.7Fe1.95多晶合金磁致伸缩“跳跃”效应的影响。在真空超导体强磁场装置中,将经定向凝固的<110>取向Tb0.3Dy0.7Fe1.95多晶合金棒,沿垂直轴向施加强度为1T的磁场,加热到623和723K下,保温5min后随炉冷却。研究结果表明,磁场热处理增强预压力下的“跳跃”效应,提高不同预压力下的饱和磁致伸缩系数λs,其中623K磁场热处理样品在8.1MPa下的λs达到1950×10-6。磁场热处理提高预压力(8.1MPa)下的动态磁致伸缩系数最大值d3m3ax,但同时增大d3m3ax对应的磁场。
江丽萍沙玉辉李松赵骧赵增祺左良
关键词:磁场热处理磁致伸缩TBDYFE合金
调控热轧温度优化高硅钢薄板再结晶织构的研究
本文采用轧制和退火的方法制造了厚度为0.30mm的高硅钢薄带,研究了热轧温度对热轧、温轧、冷轧和退火过程中织构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与1100℃开轧、800℃终轧的热轧制度相比,1030℃开轧、750℃终轧的热轧制度有利...
邵光帅柳金龙沙玉辉张芳姚勇创左良
关键词:高硅钢织构再结晶热轧
文献传递
表面纳米化硅钢薄带的低温渗硅与参数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对硅钢依次进行喷丸、冷轧和固体粉末渗硅,测试了表层的组织、物相和成分。结果表明:喷丸后硅钢表层产生尺寸为10 nm左右的纳米晶,91%的冷轧使表层纳米晶的尺寸略有增加。冷轧样品(在硅粉+卤化物中)在500oC即可实现渗硅,提高渗硅温度或在较高的温度下延长保温时间均能增加化合物层的厚度,而卤化物的含量影响不大。在较低的温度渗硅后化合物层为单一的Fe3Si相,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以及卤化物含量的增加Fe Si相的含量提高。
刘刚莫成刚沙玉辉赵骧左良
关键词:金属材料硅钢喷丸渗硅
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过程中的取向选择行为被引量:11
2020年
采用实验和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织构的演变过程。发现取向硅钢通过二次再结晶过程中连续的取向选择,最终获得单一Goss({110}<001>)织构。在二次再结晶动力学模型中引入依赖取向的相对晶界能系数,可定量描述不同偏差角Goss及非Goss取向晶粒的长大速率差异。通过分析初次再结晶晶粒尺寸分布、晶界特征和抑制力水平等因素对二次再结晶取向选择行为的耦合影响,提出增强Goss晶粒取向选择优势的多参数匹配方法。
许占一沙玉辉张芳章华兵李国保储双杰左良
关键词: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织构晶粒尺寸
磁场退火对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织构和组织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为了研究磁场退火对金属材料的再结晶织构和晶粒尺寸的影响,对冷轧无取向硅钢薄板进行了普通退火以及0.1,6和12 T下的磁场退火,磁场沿轧向施加.研究表明,磁场退火显著影响再结晶织构的取向密度和晶粒尺寸,且与磁感应强度成非线性关系.磁场退火增强有利的η(〈001〉∥RD)和{100}织构,减弱不利的γ(〈111〉∥ND)织构,该效应在6 T磁场下较显著;再结晶晶粒尺寸在6 T磁场退火时较大,普通及12T磁场退火时居中,0.1 T磁场退火时较小.从磁场降低晶界可动性和提供与取向相关的附加晶界迁移驱动力的角度,分析了磁场作用机制.
周世春裴伟沙玉辉左良
关键词:无取向硅钢织构显微组织退火磁场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定向粗化行为的取向依赖性 Ⅰγ’形态的SEM观察被引量:8
2000年
利用SEM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γ’颗粒定向粗化及其取向依赖性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 γ’颗粒形态依赖于应力轴取向,而粗化方向均为〈100〉.
沙玉辉张静华徐永波胡壮麒
关键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定向粗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