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敏
- 作品数:26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医学基础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践被引量:7
- 2017年
-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做出一系列的转变。课程整合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建设改革,横向整合课程内容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的大变革。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使学生在医学教育的初期就接触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知识,能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多方面考虑问题出现的原因,也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考虑解决办法,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对沈阳医学院医学基础课程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和经验进行总结介绍,以便更好地进行医学基础课程整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丁晓慧全景梁解辉江敏丛敬王忠华邢海会
- 关键词:课程整合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 以精品课建设为依托构建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新体系被引量:1
- 2011年
- 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大胆创新、广泛实践,会更加显现出自身的潜力和活力,为新一轮教学改革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 张量张忠江敏
-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 地方医学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被引量:3
- 2016年
-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与重点,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因素。从目前我国大学生科研工作的现状出发,结合我院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实施科研载体多样化三方面,探讨了地方医学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 张量关喆江敏张忠
-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能力
- 实验性高乳酸血症家兔心电图动态变化
- 1997年
- 为了解高乳酸血症对家兔心肌电生理的影响,将8.5%乳酸溶液0.3ml/kg体重在5min(缓注组,n=20)与45s(急注组,n=4)内分别注入家兔静脉内,作注射前后心电图动态变化自身对照。结果(1)慢注组注入后10、20、30min时心率减慢(P<0.05),R波电压降低(P<0.05),QRS时限增宽(P<0.05)。(2)急注组注入后心率变慢,T波双相、倒置或低平,出现房室及室内传导阻滞。提示高浓度乳酸对心肌自律性和传导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使心肌受损。
- 商丽宏江敏王学林
- 关键词:高乳酸血症心电图
- 冬训后沈阳地区运动员与健康大学生肺通气功能的实验研究
- 2001年
- 朱启文江敏姚阳张肃李桂华
- 关键词:冬训运动员大学生肺通气功能
- 刍议医学院校科研仪器设备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2年
- 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目标的具体体现,对于高等医学教育来说,科学技术和医学科学的进步、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对医学院校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人才全面掌握和深入融会知识、锤炼科学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模式仍然以二十世纪初的课程体系为主,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依据,以学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的训练,造成学生与实践脱节,缺乏适应能力、创新意识。
- 张忠张量江敏
- 关键词:医学院校课程建设课程体系高等医学教育医学教育模式生物医学模式
- 医学教育改革路上的思索和感悟被引量:2
- 2015年
-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也是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广义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涵盖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培养条件在内的人才培养诸要素。高校要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和教育体制改革对人才培养带来的新挑战,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丁晓慧解辉丛敬周慧张勇江敏
- 关键词:医学教育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
- DCA降低家兔血乳酸值的实验研究
- 2000年
- 目的:研究二氯乙酸盐(Dichloroactale,DCA)降低血乳酸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的BarKer氏法观测正常及高乳酸血症(HLA)家兔血乳酸值在接受DCA后的动态变化;结果:静脉注射DCA(50me/kg)后15及30min,正常(P<0.05)与HLA家兔血乳酸值(P<0.01)均显著下降;结论:DCA具有降低血乳酸的作用。
- 江敏王学林张辉祖新琳苏露晖伊德林
- 关键词:血乳酸家兔DCA高乳酸血症
- 正丁胺基罗沙替丁乙酸脂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活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BRA对乙酸烧灼型溃疡大鼠胃黏膜中活性成分的影响,探讨该药对实验性溃疡大鼠溃疡愈合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冰醋酸烧灼法制备胃溃疡模型,连续药物治疗15d后取血,生化指标检测NO、MD、SOD含量。结果:BRA各剂量组均能使胃黏膜NO含量升高;并提高胃黏膜SOD的含量,降低MDA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RA通过提高胃黏膜NO、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减少溃疡黏膜损伤,促进溃疡愈合,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保护性治疗作用。
- 江敏张量余秋颖
- 关键词:胃黏膜MDA
- 电刺激束旁核、中央外侧核对猫丘脑后核群内脏痛放电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束旁核、中央外侧核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以电刺激内脏大神经在丘脑后核群诱发的单位放电作为内脏痛指标 ,应用细胞外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及条件 检验刺激技术 ,研究电刺激束旁核、中央外侧核对内脏痛放电的影响。结果 :束旁核、中央外侧核对丘脑后核群内脏痛放电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 ,抑制作用形式分为即时抑制、延迟抑制及持续抑制。结论 :束旁核、中央外侧核参与内脏痛的调制 ,主要为抑制内脏痛 ;
- 江敏吴敏范朱启文
- 关键词:内脏痛束旁核丘脑后核群内脏大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