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子济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空军气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气旋
  • 3篇爆发性气旋
  • 1篇等熵位涡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动力诊断
  • 1篇动力诊断分析
  • 1篇气旋发展
  • 1篇潜热
  • 1篇潜热释放
  • 1篇位涡
  • 1篇温度平流
  • 1篇Ω方程
  • 1篇E-P通量

机构

  • 5篇空军气象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海军大连舰艇...

作者

  • 5篇欧阳子济
  • 4篇吕美仲
  • 3篇张永刚
  • 2篇孙成志
  • 1篇朱平
  • 1篇寇正
  • 1篇张磊

传媒

  • 2篇气象科学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海洋预报

年份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海上快速发展气旋的动力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应用等熵位涡收支方程对发生于西北太平洋日本东海附近的爆发性气旋进行了位涡及位涡收支诊断分析 .发现爆发性气旋不同于普通气旋发展机制 ,主要是由于平流层底位涡异常对对流层扰动产生较集中凝结加热 ,使上下系统耦合打通的结果 .从位涡收支来看 ,气旋爆发性发展伴随着对流层顶上空有强的涡度平流作用 。
张永刚张磊吕美仲欧阳子济
关键词:等熵位涡
爆发性气旋发展中斜压强迫与潜热释放作用的数值试验被引量:7
1999年
本文利用一个六层原始方程模式对五例爆发性气旋的发展进行了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斜压强迫是气旋爆发性发展的基本因子,而潜热释放的重要性则有较大差异。潜热释放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低层的直接增暖,加强了上升运动;二是对局地斜压性的加强,促进了锋面、槽脊系统的发展,而这两者均有利于气旋的发展。
寇正欧阳子济
关键词:爆发性气旋潜热释放气旋
冬季海上爆发性气旋成因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本文对1979年1月和4月发生于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两个爆发性气旋和一个非爆发性气旋,应用位势涡度和E-P通量等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揭示,爆发性气旋发生与发展,不同于普通气旋的动力机制,它是由于平流层底的涡度异常增大南侵和下族对对流层扰动、上层冷空气下传形成的上下偶合垂直结构的发展性气旋。其动力主要来自上层强迫和下层的水汽输送产生的大量而集中的凝结潜热。
张永刚孙成志吕美仲欧阳子济
关键词:爆发性气旋E-P通量动力学
应用ω方程对爆发性气旋与非爆发性气旋的诊断对比分析被引量:7
1999年
对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中高纬度海洋上的两个爆发性气旋和一个非爆发性气旋进行了非地转ω方程诊断分析.认为强的温度平流、涡度平流、位涡平流和凝结潜热释放是使气旋爆发性发展的主要因子,爆发性气旋发展过程是一特殊的斜压过程,存在着某种自我激发的机制.非爆发性气旋不但其发展因子(如涡度平流、温度平流、位涡平流、潜热释放等)在量的方面较爆发性气旋要小,自我激发性机制表现得也不明显.爆发性气旋与非爆发性气旋的发展,不但强度上存在量的差异,而且其发展机制也存在质的差异.
张永刚孙成志吕美仲欧阳子济
关键词:爆发性气旋Ω方程温度平流气旋
一次快速发展气旋的有效位能收支分析
1991年
本文利用有效位能收支方程对1979年1月10日出现于西太平洋的爆发性发展气旋进行了有效位能的收支分析,讨论了气旋发展和有效位能的产生、释放的关系。计算了有效位能的转换效率。结果表明,非绝热加热和大尺度背景场对有效位能的变化均是重要的。在非绝热加热中,大尺度和对流性凝结潜热的释放对气旋的发展都是重要的。
朱平吕美仲欧阳子济
关键词:气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