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硬化剂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出血16例报告
- 1999年
- 1995年~1997年我院使用硬化剂作预防性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1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为29岁~65岁。多次发生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者14例,其中曾行脾切除加分流或断流术后再出血2例。未出血2例。肝炎后肝硬化者9例,血吸虫性肝硬化4例,混合性肝硬化2例,原因不明者1例。根据Dagradi分类,食管静脉曲张程度,Ⅱ期1例。
- 梅军黄国平汪德胜
- 关键词:硬化剂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 胃泌素瘤的临床特点——附7例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胃泌素瘤是一种少见的胰岛细胞瘤,临床以顽固性溃疡病为特征,有时伴腹泻。本病罕见,早期诊断困难。现报道7例胃泌素瘤并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见附表。本组7例皆为男性,平均年龄42.1岁。附表7例胃泌素瘤的临床资料例号年龄(岁)溃疡病史(年)腹泻(次/日)...
- 梅军黄家清陆星华
- 关键词:胃泌素瘤顽固性溃疡
- 慢性血吸虫病并发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11
- 2004年
- 慢性血吸虫病可能是大肠癌的病因之一.为观察血吸虫病并发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我们将本市2家医院1991年1月以来的大肠癌患者,分为血吸虫病并发大肠癌(简称血吸虫病组)和单纯性大肠癌(简称非血吸虫病组)两组,对其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 梅军洪慧玲丁永沛方耀明
- 关键词:慢性血吸虫病大肠癌临床病理学肿瘤
- 过氧乙酸致食管和胃损害二例
- 2005年
- 例1男,18岁,因50天前自服18%~23%过氧乙酸消毒液约50 ml,在外院治疗后转入我院行食管扩张治疗.胃镜检查进镜30 cm(距门齿)见食管狭窄,直径约3 mn(图1),黏膜光滑.
- 梅军吴志斌
- 关键词:过氧乙酸误服胃体中脘食管
- 早、中期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研究(附75例报告)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了解早、中期胃癌的临床、胃镜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1年中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诊断的 75例早、中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胃镜、外科手术和病理等方面资料。结果 早、中期胃癌临床表现无特征性 ,男女之比为 2 .41∶1,以 61~ 70岁最多 ,胃窦是其好发部位 ,病理组织学以管状腺癌为多 ,胃镜误诊率是 12 .86%,淋巴转移率是 2 5 .3 3 %。结论 早、中期胃癌有明显的好发年龄和好发部位 ,以管状腺癌为多 ,胃镜误诊的主要原因是不能鉴别病变的良、恶性和准确判断病变量 ,影响淋巴转移的因素是浸润深度、广度、肿瘤大小和年龄 ,而与性别、组织学的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
- 梅军
- 关键词:胃癌胃镜检查病理学特征
- 84例小儿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 1997年
- 我院内镜室近6年对有上消化道症状的84例患儿行纤维胃镜检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84例中男53例,女31例。年龄5~14岁,病程2天~7年。其中1例因患脑炎服强的松,1例服扑热息痛,1例进食野草莓。腹痛68例,其中剑突下痛26例,上腹痛27例,中腹部及脐周痛10例,位置不定5例。腹痛多数无规律,计50例,饥饿痛、餐后痛各9例。上消化道出血35例,其中呕血21例。
- 汪飞梅军
- 关键词:儿童胃镜检查胃炎十二指肠溃疡
- 经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30例分析
- 2002年
- 汪德胜梅军鲍良生汪昌进许芷
- 关键词:电外科手术息肉内窥镜检查
- 23例肝外胆道癌临床分析
- 1997年
- 梅军吴业辉黄国平
- 关键词:胆道肿瘤
- 胃泌素瘤的临床特点附7例分析
- 1997年
- 胃泌素瘤是一种少见的胰岛细胞瘤,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为溃疡病。本文报告7例胃泌素瘤,均为中青年男性患者。临床特征为高胃泌索血症、高胃酸分泌和顽固性溃疡三联征,并有严重的并发症:溃疡出血、穿孔及幽门梗阻。胃大部分切陈术后很快出现吻合口溃疡时要高度警惕本病的可能性。测定基础胃酸和血清胃泌素水平可获得定性诊断,术后血清胃泌索含量的测定还可作为判断手术效果和预后的一项指标。对术前肿瘤定位明确者行肿瘤切除术,定位不明者行手术探查,未发现肿瘤者行胃切陈术。病死率与肿瘤的良恶性无甚关系。
- 梅军黄家清陆星华
- 关键词:胃泌素瘤顽固性溃疡吻合口溃疡溃疡出血肿瘤定位三联征
- 全文增补中
- 甲硝唑与其它药物的配伍变化
- 1996年
- 甲硝唑与其它药物的配伍变化黄国平,梅军,程新娟,胡玉玲(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黄山市245000)甲硝唑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厌氧菌药物。近年来常将其注射液与其它药物注射液配伍使用。以提高疗效。本文就近年来甲硝唑注射液与其它药物注射液的配伍变化情况作一综述...
- 黄国平梅军程新娟胡玉玲
- 关键词:甲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性配伍变化注射液配伍头孢拉定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