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颜笑

作品数:46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肿瘤
  • 16篇免疫
  • 11篇细胞
  • 11篇腺癌
  • 10篇病理
  • 9篇前列腺
  • 9篇腺肿瘤
  • 9篇免疫组化
  • 8篇组织化学
  • 8篇免疫组织
  • 8篇免疫组织化学
  • 7篇前列腺肿瘤
  • 7篇P63
  • 6篇蛋白
  • 6篇乳腺
  • 5篇病理学
  • 4篇性病
  • 4篇乳腺癌
  • 4篇肾毒
  • 4篇肾毒性

机构

  • 38篇广州市第一人...
  • 11篇广州医学院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政府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6篇梁颜笑
  • 27篇李雯
  • 24篇杜洪
  • 15篇张静
  • 13篇刘国荣
  • 6篇许进
  • 6篇陈业辉
  • 6篇胡建波
  • 6篇雷秀霞
  • 5篇谢克基
  • 5篇钟惟德
  • 4篇邱江
  • 4篇郑克立
  • 4篇梁成结
  • 4篇陈立中
  • 4篇梁健健
  • 4篇陈林强
  • 3篇江庆澜
  • 2篇温敏杰
  • 2篇陈金培

传媒

  • 8篇中国误诊学杂...
  • 6篇广州医学院学...
  • 4篇广州医药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病...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癌症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现代医院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2
  • 6篇2001
  • 1篇199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理学观察
2001年
杜洪李雯梁颜笑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病理学
探讨不同厂家C-erbB-2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厂家提供的C-erbB-2抗体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141例HE染色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标本,选用三家不同供货商提供的C-erbB-2抗体分别进行检测。结果141例乳腺癌中阳性率A厂家21%,B厂家45%,C厂家62%;结论不同厂家提供的C-erbB-2抗体对乳腺癌患者的检测结果有较大差异,其检测结果又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重要指标,因此C-erbB-2抗体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
梁颜笑李雯刘国荣杜洪
关键词:C-ERBB-2癌基因免疫组化乳腺癌
肌纤维母细胞瘤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肌纤维母细胞瘤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对 4例肌纤维母细胞瘤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肿瘤细胞呈梭形 ,排列成束 ,伴有胶原化及粘液样变 ,免疫组化 Vimentin、SMA、Desmin呈阳性表达。结论 :肌纤维母细胞瘤是兼有纤维母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特征的肿瘤 ,具有局部复发倾向。
杜洪李雯梁颜笑许进
关键词:肿瘤肌组织病理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LSAB法对65例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根治标本,进行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测定。结果:65例乳腺癌的 MVD为(47.6±22.4)个,VEGF总阳性率为 80.00%;VEGF、MVD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率 88.89%(32/36),MVD(56.6±20.5),均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VEGF的阳性率 68.96%(20/29),MVD(31.3±18.9).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和 MV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8.213,P<0.05)。结论:VEGF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表达的增高及 MVD的增加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有促进作用。
杜洪梁颜笑李雯
关键词: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微血管腋窝淋巴结转移
骨肉瘤中抑癌基因PTEN、Rb、p53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PTEN、Rb、p53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人骨肉瘤组织中PTEN、Rb、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骨肉瘤组织中,PTEN的失表达率为21.7%(13/60),在血管扩张型及复发型骨肉瘤中,PTEN失表达有增高趋势。Rb的失表达率为60%(36/60)。p53阳性率为23.3%(14/60)。PTEN与Rb、p53之间比较,P>0.05,缺乏相关性。结论PTEN的失表达可能为骨肉瘤细胞生长活跃和复发的机制之一。PTEN与Rb、p53之间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骨肉瘤细胞生长的调控。
张静李扬李雯梁颜笑杜洪丘钜世
关键词:抑癌基因PTENRB免疫组化SP法瘤细胞生长表达率复发型
P63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 p6 3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微波 SP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p6 3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良性病变的腺泡和导管周围可见连续的肌上皮围绕 ,p6 3阳性 ;原位癌p6 3染色显示肌上皮呈不连续表达 ;乳腺癌早期浸润灶及浸润性癌 ,p6 3染色显示肌上皮大部分消失或无肌上皮。结论 :从乳腺良性病变到原位癌 ,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 ,肌上皮的消失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p6 3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杜洪李雯梁颜笑许进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肿瘤标记生物学
甲状腺增生性病变中CK19、TPO、Galectin-3的表达及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检测甲状腺增生性病变中CK19、TPO、Galectin3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在甲状腺增生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二步法,对120例甲状腺病变组织中CK19、TPO、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5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乳头状癌+滤泡型乳头状癌)中,CK19、Galectin3阳性率均为100%(58/58);TPO阴性率约为84.5%(49/58)。25例滤泡性癌、15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及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CK19、Galectin3多为阴性或弱阳性,而TPO均为阳性。CK19、TPO、Galectin3在经典型乳头状癌与良性增生(滤泡性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之间,滤泡型乳头状癌分别与滤泡性癌、滤泡性腺瘤之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滤泡性癌与滤泡性腺瘤之间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K19、TPO、Galectin3均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良性增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助于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与滤泡性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但对滤泡性癌与滤泡性腺瘤之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帮助不大;CK19、TPO、Galectin3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甲状腺增生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张静李雯梁颜笑陈金培
关键词:甲状腺角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他克莫司肾毒性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他克莫司大鼠肾毒性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sA组、FKS06组和FKS06+Dil组,用药4周后建立起各组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肾功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TGF-β1的表达。结果FKS06组大鼠的血肌酐值为(34.17±4.54)μmol/L,肌酐清除率为(0.58±0.39)ml·min^-1·100g^-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KS06组TGF—β1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6/6),对照组TGF-β1的阳性表达率为16%(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可能介导了FKS06引起的肾毒性。
陈业辉钟惟德胡建波谢克基何慧婵陈林强梁颜笑梁健健张静邱江陈立中郑克立
关键词:他克莫司肾毒性转化生长因子
OPN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在HCC中的表达与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HCC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和50例正常肝组织,10例癌旁组织。做成切片,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以OPN单克隆抗体对HCC组织切片进行染色检测。对OPN表达量与HCC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OPN在HCC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0.00%,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P〈0.01)。OPN在高、中、低分化HCC中评分是0.66±1.62、2.24±1.84、2.17±1.65,低分化明显高于高分化(P〈0.05)。OPN在有转移与无转移HCC中的评分是2.65±1.83、1.3±1.71,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1)。结论OPN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病理分化差者表达明显升高,且伴有转移者高于不伴转移者,提示OPN可能是HCC转移复发的一个潜在指标。
林帆夏金堂温敏杰赖越元梁颜笑杜洪刘国荣陈国勤
关键词:骨桥蛋白转移复发免疫组织化学
原发于前列腺的产黏液尿路上皮型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于前列腺的产黏液尿路上皮型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极其罕见的原发于前列腺的产黏液尿路上皮型腺癌病例的临床诊治经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观察和总结,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患者77岁,因排尿困难入院, B超提示前列腺增大,前列腺异常回声性质待查;CT及肠镜检查均未发现膀胱及结直肠恶性肿瘤;血清PSA未见升高。在当地医院行前列腺穿刺检查,病理诊断为前列腺黏液腺癌。遂于我院行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手术,镜下表现为黏液腺癌伴多量黏液湖形成,并见尿路上皮的腺性化生及原位腺癌与黏液腺癌的移行过渡;免疫组化示CK7及34βE12弥漫表达,CDX-2及CEA局灶表达,其余CK20、β-catenin、GATA3、PSA、PSAP、AR及P504S均阴性。结论原发于前列腺的产黏液尿路上皮型腺癌十分罕见,其预后差,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准确诊断将有利于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及评估其预后。
杨静杨文欣梁颜笑李秀博杜洪
关键词:免疫组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