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庆升

作品数:10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药物性
  • 6篇药物性肝损害
  • 6篇肝损害
  • 6篇病理
  • 4篇病理分析
  • 3篇药物性肝损伤
  • 3篇预后
  • 3篇中草药
  • 3篇肝损伤
  • 3篇草药
  • 2篇预后分析
  • 2篇自身免疫
  • 2篇肝病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炎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性
  • 1篇药物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胆汁性

机构

  • 5篇解放军第30...
  • 2篇解放军第三○...
  • 2篇解放军第三0...
  • 1篇荆州市第二人...
  • 1篇兰州市第二人...
  • 1篇解放军第三〇...

作者

  • 10篇孙颖
  • 10篇梁庆升
  • 10篇邹正升
  • 7篇滕光菊
  • 7篇常彬霞
  • 7篇李保森
  • 7篇赵军
  • 6篇尚丽丹
  • 5篇张伟
  • 5篇田辉
  • 2篇田辉
  • 2篇张伟
  • 1篇黄昂
  • 1篇陈丹丹
  • 1篇霍丹丹
  • 1篇周晓丽

传媒

  • 3篇肝脏
  • 2篇传染病信息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第六届药源性...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5例中草药导致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特征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草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引起临床医师对中草药诱导肝损害的重视和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近3年收治的165例中草药引起...
滕光菊梁庆升孙颖常彬霞张伟赵军田辉尚丽丹邹正升李保森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中草药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预后评估被引量:1
2016年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tis,PBC,原名原发性汁性肝硬化)是一种以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肝内小胆管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发生在中年女性。随着对PBC认识的深入,目前发现该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很多患者在无症状期或在疾病较早阶段就被确诊,肝硬化只是该病进展到晚期的表现。PBC患者的总体生存寿命显著低于一般人群,但是基于个体而言,疾病的进程和预后变化甚大。
陈丹丹梁庆升孙颖邹正升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病UDCA干扰素治疗药物性肝损伤
165例中草药导致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特征及病理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中草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引起临床医师对中草药诱导肝损害的重视和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近3年收治的165例中草药引起的DILI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中药成分、临床表现、肝损害、肝组织病理及治疗转归等相关指标。结果:中药引起的DILI以女性(99例,60%)为主。这些中草药主要是治疗皮肤病(24.2%)、胃病(10.9%)、感染(7.3%)和骨关节疾病(6.1%)等。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单味中药主要有雷公藤、何首乌、土三七等。中成药主要有克银丸、银屑灵、壮骨伸筋胶囊等。165例患者中药物性肝衰竭35例(占21.2%),急性药性肝损害87例(占52.7%),慢性药性肝损害41例(占24.8%),药物性肝硬化2例(占1.2%)。根据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CIOMS)分型的标准,肝细胞损害型92例(占55.8%),胆汁淤积型40例(占24.2%),混合型33例(占20%)。165例DILI患者中治愈55例(33.9%),好转82例(49.7%),无效22例(13.3%),死亡5例(3%)。结论:中草药引起DILI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与西医组相比,无明显特异性。在使用中草药时,应该重视中草药的肝毒性,加强管理,定期、动态监测患者的肝功能。
滕光菊梁庆升孙颖常彬霞张伟赵军田辉尚丽丹邹正升李保森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中草药
233 例不同年龄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临床特点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vliverdisease,NAFLD)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表现,分析不同年龄组NAFL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一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肝组织学检查确诊为NAFLD的2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3例分成3组,其中少儿组(≤17岁)41例,青年组(18~44岁)141例,中老年组(≥45岁)51例。患者WBC、PLT和ALT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y-球蛋白电泳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少儿组NAFLD活动度积分、ALP、AST和LDH高于青年组和中老年组;中老年组ALB和CHE显著低于少儿组和青年组,TC显著高于少儿组和青年组。年龄与脂肪变性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线性关系。不同年龄组中,高血压、肝区隐痛以及乏力症状的总体分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年龄增加,NAFLD患者脂肪变性程度加重,高血压、肝区隐痛以及乏力等的发生率增加。
常彬霞霍丹丹孙颖滕光菊张伟赵军梁庆升田辉邹正升李保森
关键词:肝疾病年龄分布脂肪变性
165例中草药导致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特征及病理分析
<正>目的探讨中草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引起临床医师对中草药诱导肝损害的重视和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近3年收治的165例中草药引起...
滕光菊梁庆升孙颖常彬霞张伟赵军田辉尚丽丹邹正升李保森
文献传递
418例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近年来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国内外常见且较严重的药源性疾病,有15%的病例发生急性药物性肝衰竭。由于DILI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呈现...
滕光菊孙颖常彬霞张伟赵军田辉梁庆升尚丽丹邹正升李保森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病理预后
文献传递
自身免疫样药物性肝损伤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品、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所诱发的肝损伤。大量的研究发现有超过1 000种的药物(包括中草药及膳食补充剂)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DILI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脏病变,
周晓丽梁庆升孙颖邹正升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膳食补充剂肝脏病变自身免疫非处方贝特类药物
418例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64
2013年
目的分析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探讨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近3年收治的418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药物种类、临床表现、肝脏生化学检测、肝穿刺病理及治疗转归等相关指标。结果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前5类药物分别是中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心血管药。418例患者中急性药物性肝损害218例(占52.2%);慢性药物性肝损害112例(占26.8%);药物性肝功能衰竭81例(占19.4%);药物性肝硬化7例(占1.7%)。418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中治愈152例(36.4%),好转206例(49.3%),无效47例(11.2%),死亡13例(3.1%)。影响预后的肝功能指标为AST、TBil、Alb、CHE、PTA。结论药物性肝损害的的致病药物种类较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AST、TBil、Alb、CHE、PTA与预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滕光菊孙颖常彬霞张伟赵军田辉梁庆升尚丽丹邹正升李保森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病理预后
72例老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老年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常见引发药物种类、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和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2月72例老年DILI患者资料,对其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凝血功能、病原学标志、病理表现以及治疗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引起老年DILI前5位的药物分别是中药43例(59.8%)、降血糖药8例(11.1%)、心血管药7例(9.7%)、抗菌药6例(8.3%)、抗结核药5例(6.9%)。DILI临床分类:药物性肝衰竭15例(20.8%)、急性药物性肝损害36例(50%)、慢性药物性肝损害17例(23.6%)、药物性肝硬化4例(5.6%)。主要病理改变为肝细胞坏死、肝细胞水样变性、汇管区扩大、肝细胞脂肪变性、纤维组织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汇管区或肝窦内混合炎细胞浸润等。72例患者中治愈26例(36.1%),好转31例(43.1%),无效11例(15.3%),死亡4例(5.6%)。结论:老年DILI患者有其不同的引发药物谱,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但死亡率较高。因此,对于老年患者用药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密切监测肝功能,早期治疗。
张伟滕光菊李保森孙颖常彬霞赵军田辉梁庆升尚丽丹邹正升
关键词:老年患者药物性肝损害预后
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8年
慢性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药物不良反应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及临床应用,以及中药和食物补充剂的应用,慢性DILI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因此,充分了解其诊断及治疗对慢性DILI患者非常重要。本文对慢性DILI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该疾病。
黄昂梁庆升孙颖邹正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