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国元 作品数:83 被引量:627 H指数:14 供职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语言文字 艺术 更多>>
哈萨克族教育变革的历史透视:知识型的视角 2014年 哈萨克族源于游牧民族,历史上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游牧是其先民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其生产生活主要依赖于自然环境,顺乎自然是其主要特征。因此,哈萨克族原始知识内容主要体现着本民族游牧经济生活特点,如生产劳动、伦理道理、公共传统、宗教、军事、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种种关于自然的初步认识,生产生活技艺,以及原始崇拜等成为了哈萨克族原始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些教育内容主要通过各种符号、象形文字刻画在岩石上,这种方式也是原始社会哈萨克先民草原文化教育的有效形式。 马永全 桑国元关键词:哈萨克族 历史透视 教育变革 知识型 生产生活方式 游牧民族 大课程视野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定位和发展的思考 2016年 中学信息技术大课程是根据大课程和课程整合的思想在信息技术学科领域率先提出的,论文在对学科发展定位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横向上与其它学科双向整合,纵向上实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融合,立体上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一体设计"的中学信息技术大课程体系。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大课程的构建在解决中学信息技术学科地位、学科生态问题,促进学科发展方面作用明显。 曾维义 桑国元关键词:课程整合 中学信息技术 项目化学习中的教师素养:基于混合调查的框架构建 被引量:28 2021年 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物法的形式进行资料收集,以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高等院校中有过项目化学习经历的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项目化学习中的教师素养包括四个维度:学习素养、设计素养、协作问题解决素养和评价与反馈素养。研究结果为教师培养与发展提供启示:第一,通过项目式教师教育,丰富教师自身的项目化学习体验;第二,通过循证式教师教育,提升教师的项目化学习设计、评价与研究能力;第三,通过混合式教师教育,提升教师的技术使用与学科整合能力。 叶碧欣 桑国元 王新宇关键词:教师素养 教师教育 基于高中英语大单元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以“welcome to JiNan”为例 2024年 项目式学习的综合性、跨学科性以及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与高中生紧凑的学习之间存在一定矛盾,而基于大单元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既有助于通过整合教材学习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课堂的达成。“Welcome to JiNan”这一跨学科项目式学习,通过建构大单元,提出驱动问题,确定目标,规划项目,实施项目,评价产品等过程,让学生在真实解决现实问题的项目中深度学习。 陈春华 桑国元关键词:高中英语 项目式学习 项目化学习如何赋能班级管理 2021年 ―、什么是项目化学习我们生活在由一个个项目(project)组成的世界。家庭购物、烹饪、出游……需要家庭成员的讨论、策划、行动、成果分享等环节;在工作环境中,员工之间往往也需要通过协商、协作、计划、行动等活动,完成每一项工作的推进。项目化学习就是把社会创新实践提前到学生的学习阶段,是对未来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模拟与雏形实验,弥补了传统学科课程教学远离真实社会生活的缺陷。 桑国元关键词:班级管理 家庭购物 学科课程教学 家庭成员 “双师教学”模式下乡村教师能动性与教学专长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2022年 “双师教学”是以优质远程教师为引导,促进乡村在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为了解参与“双师教学”的乡村在地教师工作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研究研发了“双师教学”能动性问卷和教学专长问卷。对771名教师调研发现:“双师教学”能动性对教师教学专长发展有积极影响;乡村教师仅履行“双师教学”的课堂辅助职责,而缺乏教学效能感,会对其教学专长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双师教学”能动性对处于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乡村教师的教学专长发展影响路径存在较显著的差异。研究建议“双师教学”不能将乡村教师固化为边缘参与者,切断其专业发展的路径,并应针对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乡村教师进行精细化、差异化的设计和管理。 李葆萍 仁青草 桑国元 赵瞳瞳关键词:双师教学 教学专长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课后服务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是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轨道的重要战略。调查发现:(1)当前中小学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意愿总体水平一般,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中小学教师课后服务参与意愿产生正向影响;(2)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通过主观规范间接作用于中小学教师课后服务参与意愿。据此提出建议:一是价值引导与激励并重,促成中小学教师形成积极的课后服务参与态度;二是关注人文关怀,增强中小学教师所感知到的课后服务参与主观规范;三是构建专业支持体系,增强中小学教师课后服务参与的知觉行为控制。 黄如艳 桑国元 叶碧欣 蔡添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 聚焦项目化学习,教师如何实现知识的迭代更新 2022年 项目化学习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如何提升教师项目化学习的课程实施能力?培养具有跨学科素养的全科型教师是否可行?《教育家》:您认为当前针对项目化学习而开展的师资培训中存在哪些问题?您如何开展相关的师资培训?桑国元:我们一般会将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统称为教师教育。据我了解,当前诸多师范院校没有开设专门针对师范生的项目化学习课程。 王梓霖 桑国元关键词:师资培训 职后培训 职前培养 师范院校 课程实施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项目式学习如何在中小学落地——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桑国元教授 被引量:3 2022年 项目式学习被称为“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或“PL”(Project Learning),近二三十年被欧美国家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中。我国十多年前就有项目式学习的声音出现,只是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比较有限。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项目式学习”成为课程方案中的关键词,受到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相较于常规课堂,项目式学习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师生关系都发生了较大转变。在新课标推出的背景下,如何基于现有教育资源与素材进行项目开发,又如何探索项目实施流程、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策略引导学生基于项目进行探究式学习,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将是中小学一线教师践行新课标理念,推动新课标落地实施的重要课题。桑国元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项目学习课题组负责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与教学论和项目式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在本次采访中,桑国元教授将基于新课标理念,引领我们认识项目式学习的概念和内涵,了解开展项目式学习的路径,并对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给出一些建议。 刘源 桑国元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义务教育课程 课程方案 边远贫困山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山区的教育人类学透视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成为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将主题确定为“边远贫困山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并以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山区为个案,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相比,具有特殊性。其次,边远山区... 桑国元关键词:教师继续教育 教育人类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