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学英
- 作品数:17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0年
- 否定极性副词是指一般只用于否定句的副词。目前学界对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的研究,主要限于现代汉语的共时分析,缺乏历时发展的眼光,没有关注此类副词的形成过程和原因,也就不能很好地解释这类副词使用中的差异性和规律性。
- 栗学英
- 关键词:语法化
- 《南海寄归内法传》词语札记被引量:3
- 2002年
- 《南海寄归内法传》是唐代僧人义净西行求法归来后所写的著作。其行文中有许多反映当时俗语或口语的词 ,如“量”、“并”、“刺”、“现”、“既而”、“分数”、“翘勤”、“逶随”等。对这些词语进行考辨溯源 ,可见其义或为《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所未收 ,或已收而所举例证较晚 ,或对一些词语的义项加以增补之原因。也体现了《南海寄归内法传》
- 栗学英
- 关键词:《南海寄归内法传》词语释义用法词汇
- 义净译著词汇研究
- 汉译佛典是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语料.唐代汉译佛典数量众多,但是尚未引起研究者的重视.该文以唐代著名高僧义净所翻译的佛经及其著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是选取蕴含丰富口语词汇的关于佛教戒律的律部经典,对其中反映日常生活的常用词进行分...
- 栗学英
- 关键词:义净汉译佛典词汇
- 文献传递
- 义净译经四词语诠释被引量:1
- 2005年
- 唐代僧人义净译经中有一些词语用法特别,且较为普遍,但这些用法未被《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辞书所收录,如“详”用作副词,表示“一起,全都”;“交”作副词,表示程度,可释为“甚”;“激”作“论难”讲,“齐”作“达到”讲等。
- 栗学英
- 关键词:义净汉译佛经词语考释
- 从“患饥”“患渴”谈“患”的用法及演变被引量:3
- 2002年
- 从佛经中出现的“患饥”、“患渴”等词入手 ,探究这一用法的来源乃“患”表“疾病”、“生病”的引申发展 ,即“患”有表“产生某种不适之感而受其苦”的用法 ,可引申为“感觉到”。近代汉语中“害”分担了口语中的“患”的“生病”之意 ,同样可表示“产生某种不适之感 ,感觉到”。这一用法并保留在现代方言中。
- 栗学英
- 关键词:汉语史汉译佛经口语词
- 《三国志》及裴注中的语气副词“其”被引量:2
- 2007年
- 《三国志》及裴注中语气副词“其”主要表示命令希望等祈使语气,其次为推测判断语气、反诘语气等。这与《左传》中“其”主要表示推断、反诘语气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借此可以看出语气副词“其”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的用法变化。
- 栗学英
- 关键词:语气副词《三国志》裴注
- 中古汉语副词研究
- 中古汉语副词既有对上古汉语的大量继承,又有较为明显的发展变化。鉴于副词的内部情况比较复杂,不仅可以划分为多个小类,而且各个小类中不同副词的个体差异较大,我们选取了中古汉语中有代表性的八部语料,对其中的范围副词、程度副词、...
- 栗学英
- 关键词:中古汉语范围副词程度副词语气副词
- 中古汉语的语气副词“慎”
- 2013年
- 中古汉语中的语气副词"慎"全部用于口语性强的对话及书信中,与"勿(无)"、"莫"、"不"等连用,表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告诚、命令、叮嘱、提醒等。"慎"不同于语气副词"其",它只能用于否定句中,所以是"加强否定语气"的语气副词,而不是"表命令希望语气"的语气副词。与表命令希望的语气副词"其"相比,"慎勿"、"慎莫"等还带有恳请的味道,而"其勿"命令的语气更为凸显,没有商量的余地,明显的上对下、尊对卑。
- 栗学英
- 关键词:中古汉语语气副词
- 本科生汉语史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实践探究——以南京审计学院古代汉语系列课程教学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本科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平时的课堂和课程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训练。就语言学专业汉语史论文写作而言,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具备"发现、描写、分析、概括"四项基本能力;平时强化文献阅读,指导学生从读一本书开始,到读论文、专著,提高学术素养;然后细化培养步骤,利用平时作业的形式,从研读语料开始,提交读书笔记,总结相关研究,撰写研究综述,再次研读语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同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论文写作方法。
- 栗学英
- 关键词:汉语史研究性课程写作能力毕业论文
- 汉语史中“肥”、“胖”的历时替换被引量:11
- 2006年
- 汉语词汇史中表示人“肥胖”的词语,经历了由“肥”到“胖”的转变。其中“肥”使用的历史最久,范围最广,构词能力较强;“胖”在上古主要表示安适、舒坦,金末元初产生肥胖义。由于语言表达的日渐精细化,明代前期“胖”与“肥”的使用逐步分化,在北方方言中“胖”最终取代“肥”成为现代汉语中形容人肥胖的主要词语。
- 栗学英
- 关键词:汉语词汇史常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