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宝全
-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溶栓治疗癫痫发作起病的脑梗死3例
- 2012年
- 溶栓治疗至今依然被认为是针对脑梗死本身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目前脑梗死急性起病过程中合并癫痫发作,一直被认为是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禁忌证,使得这部分患者失去溶栓治疗的机会,并因此失去可能获得良好预后的机会。实际上,在获得足够的依据说明患者肢体抽搐等癫痫发作的症状是由的脑梗死引起,溶栓治疗有可能使这部分患者获益。我院2009~2011年对3例以癫痫发作起病的超早期脑梗死,在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经家属知情同意后,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均无颅内出血并发症,临床预后良好,现报道如下。
- 王子军秦超梁志坚赵伟佳刘竞丽程道宾林宝全陈雅娟
- 关键词:脑梗死癫痫发作溶栓治疗
- 高压氧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心理障碍改善的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老年梗死患者神经心理障碍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04—2014-04在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柳州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2组的MMSE评分、WAIS-RC评分及MQ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MMSE均有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VIQ、FIQ、PIQ、MQ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结论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心理障碍,提高患者认知等,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值得推广。
- 林宝全阳洪麦用军佘军红石胜良
- 关键词:高压氧老年脑梗死神经心理障碍
- 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固定装置,属于医疗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穿刺点加压结构和膝盖伸直固定结构,穿刺点加压结构安装在膝盖伸直固定结构的一端,穿刺点加压结构主要包括单腿裤片、腰带、连接绳,单腿裤片为一片式结构,单...
- 邓珊林宝全黄艳
- 帕金森病痴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帕金森病痴呆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高,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都是医学工作者重点研究的话题。本文主要对帕金森病痴呆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细致的论述,从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症状展开叙述,从帕金森病痴呆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这两个方面着手对帕金森病痴呆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 林宝全阳洪麦用军佘军红石胜良
- 关键词:帕金森病痴呆影像学
- 局灶性脑梗死后豆状核继发性损害的磁共振弥散张量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前瞻性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动态观察皮质下局灶性放射冠脑梗死后,豆状核继发性损害的过程,并探讨其与神经功能恢复及血管性帕金森发生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单侧单一放射冠脑梗死患者18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年龄、性别与研究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发病的第1、第4和第12周利用DTI对患者头部进行扫描,同时用简式Fugl-Meyer(FM)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生活指数(BI)和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在发病的第12周,采用统一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的第Ⅲ分量表评价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症状患者的严重程度。结果:发病第1、第4和第12周远离梗死灶的同侧豆状核平均弥散量(MD)值逐渐增加(P<0.01),各向异性(FA)值无明显变化(P>0.05);病灶对侧各时点FA值及MD值无明显差异(P>0.05);同侧豆状核MD值增加的百分数与NIHSS评分减少的百分数呈负相关关系(r=-0.694,P<0.01),与BI变化的百分数呈正相关关系(r=0.662,P<0.05),与FM增加的百分数无明显相关关系(r=0.489,P>0.05);研究组患者中3例出现帕金森样症状,与无帕金森病样症状的患者相比,梗死灶同侧豆状核的MD值显著升高(P<0.05),且同侧豆状核MD值上升幅度与其帕金森病样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486,P<0.05)。结论:局灶性放射冠脑梗死后继发的豆状核损害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其可能阻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还可能参与了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 林宝全石胜良秦超王子军李宗亚梁志坚
- 关键词:脑梗死豆状核继发性损害弥散张量成像
- 急性脑梗死发病与低氧诱导因子-1a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发病与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于我院进行诊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2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清HIF-1a浓度。根据脑梗死面积大小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小面积梗死组以及大面积梗死组,对比不同时间点两组HIF-1a浓度,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不同时间点,观察组HIF-1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小面积梗死组患者在1 d、3 d、5 d及7 d时的血清HIF-1a浓度均显著低于大面积梗死组(P<0.05)。血清HIF-1a浓度与脑梗死面积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754,P=0.000)。结论 HIF-1a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与患者梗死面积存在显著正相关。
- 林宝全阳洪卢先富梁志坚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低氧诱导因子-1A梗死面积
- 局灶性脑梗死后豆状核继发性损害的磁共振弥散张量研究
- 研究背景:动物实验和尸体解剖研究均表明,局灶性脑梗死后,在远离梗死灶,与梗死灶有神经纤维相联系,但供血动脉不同的一些部位,可以检测到迟发性神经纤维破坏和神经细胞丢失等继发性损害的表现。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弥散张量成像...
- 林宝全
- 关键词:豆状核脑梗死继发性损害弥散张量成像
- 文献传递
-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进行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进行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评价他汀药物预处理能否让静脉溶栓患者得到更好的临床获益。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阿托伐他汀预处理联合rt-PA静脉溶栓组,对照组(50例):rt-PA静脉溶栓组。研究组患者在静脉溶栓前先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qd)口服或鼻饲进行预处理;对照组患者在静脉溶栓后1周才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qd)口服或鼻饲。两组患者均按《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推荐意见进行rt-PA静脉溶栓。观察两组患者7 d神经功能改善和恶化、90 d良好功能转归、症状性颅内出血以及死亡分别所占的比例,以评估他汀预处理在脑梗死静脉溶栓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7 d神经功能改善率为56%,对照组率为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90 d良好功能转归率为38%,对照组率为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7 d神经功能恶化率为16%,对照组率为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为6%,对照组率为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个月死亡率为4%,对照组率为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进行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可提高短期疗效。中等剂量他汀预处理不增加静脉溶栓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死亡的发生率。
- 邓珊潘丽雅阳洪林宝全寻卫权卢先富彭日红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
-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进行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获益还存在争议.他汀药物预处理是否能改善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预后,这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本研究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进行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
- 邓珊潘丽雅阳洪林宝全寻卫权卢先富彭日红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
- 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及凝血时间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降纤酶,10U/次,1次/2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及评价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38/43),对照组为69.8%(30/4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APTT、PT显著高于对照组,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CRP水平均呈降低趋势,治疗后1周、2周两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时段NIHSS评分、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0.05)。结论:降纤酶能够延长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时间,降低血清CRP水平,部分恢复患者神经功能。
- 林宝全阳洪佘军红卢先富秦超石胜良
- 关键词:降纤酶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凝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