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进

作品数:27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攻关计划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髓基质
  • 5篇牙槽
  • 5篇缺损
  • 5篇种植体
  • 5篇细胞
  • 5篇骨缺损
  • 5篇骨髓
  • 5篇骨再生
  • 5篇干细胞
  • 4篇牙槽骨
  • 4篇牙槽骨缺损
  • 4篇引导骨再生
  • 4篇引导骨再生术
  • 4篇自体
  • 4篇自体骨
  • 4篇自体骨髓
  • 4篇口腔
  • 4篇基质干细胞
  • 4篇基质细胞
  • 4篇骨髓基质干细...

机构

  • 21篇福建医科大学...
  • 7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福州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杨进
  • 18篇陈江
  • 11篇黄文秀
  • 7篇闫福华
  • 6篇赵欣
  • 6篇吴东
  • 5篇杜志斌
  • 4篇郑静宜
  • 3篇邱海鸥
  • 2篇肖妍君
  • 2篇陈日齐
  • 1篇张之玺
  • 1篇窦宁
  • 1篇郑青青
  • 1篇章非敏
  • 1篇雷立华
  • 1篇何炳蔚
  • 1篇张景华
  • 1篇李秀容
  • 1篇郭建斌

传媒

  • 6篇中国口腔种植...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口腔医学...
  • 2篇第四届全国口...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第五次全国口...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屏障膜联合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及富血小板血浆修复牙槽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种植义齿修复缺失牙,以其良好的效果,正成为一种重要的修复方法,日趋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由于缺牙后牙槽骨萎缩或吸收所致骨量不足,给种植义齿的设计和应用造成一定的难度。传统植骨增加骨量的方法有多种弊端,引导骨再生术/(...
杨进
关键词:牙槽骨缺损引导骨再生术骨髓基质干细胞富血小板血浆
口腔种植中唇颊侧嵴顶下方骨劈开技术之改进
一种口腔种植中唇颊侧嵴顶下方骨劈开技术之改进,其要点在于它的劈开入路在唇颊侧嵴顶;骨劈开线的起点设计在唇颊侧骨凹陷区的近根端。骨劈开方法步骤如下:用超声骨刀在骨凹陷区近根端做一横形骨劈开切口线,在该切口近、远中附加两纵形...
吴东黄文秀杨进郑静宜郭建斌蒋剑晖
成人腭中部种植体支抗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建立23岁后成人腭部矢状正中正交各向异性种植体支抗三维有限元模型 ,为精确分析该区支抗种植体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奠定基础。方法 :以人腭部为标本 ,通过CT扫描技术和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 ,结合人工分析及三维有限元专用软件后建模。结果 :建立起有效的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模型 ,由1707×2个单元和2251×2个节点组成。结论 :模型的几何相似性、生物力学相似性及临床适应性均佳 ,可用于腭中部种植体支抗生物力学研究。
杨进陈江张之玺陈日齐
关键词:种植体支抗三维有限元模型生物力学
口腔种植治疗中的团队配合
人工种植牙已逐渐成为修复牙齿缺失的重要手段,在义齿修复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原理、材料和方法已无庸置疑作为一项多个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种植牙不仅对经济有很强依赖性,同时也对其相关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跨学科意味着...
杨进
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骨块内嵌提升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经牙槽嵴顶行上颌窦骨块内嵌技术在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高度不足时种植治疗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上颌后牙缺失患者34例,经牙槽嵴顶采用环形骨刀定位并制备窝洞,钻至距上颌窦底约1~2mm时,将内提升工具放入种植窝内轻轻敲击预备窝洞后的柱状骨块,造成窦底皮质骨骨折。将骨块内嵌,连同上颌窦底黏膜向上提升至所需要的高度,术中同期植入种植体,共49枚。术后4~6月后行种植体上部冠修复。术后、修复后定期复诊,检查上颌窦情况、种植体稳定性、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健康状况,拍摄X线片评价骨高度。结果 34例均未发生术后炎症及种植体松动、脱落等,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均无炎症,术后4~6月影像资料示种植体与周围组织已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缺牙区术前余留牙槽骨高度为5.2mm(3.7~7.1mm),术后上颌窦窦底垂直骨增量为3.8mm(2.0~6.9mm)。随访观察12月(3~24月),临床效果良好。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高度不足的病例,采用上颌窦骨块内嵌提升技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可以有效提高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高度,方法可靠,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但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吴东邹耿森肖妍君杨进黄文秀
关键词:上颌窦牙槽突骨结合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总结开放式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种植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上颌牙列缺损患者21例(23侧)行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及人工骨材料植入,同期植入种植体57颗。术后1,3,6,9月复查种植体骨结合及上颌窦情况。Ⅰ期术后4~6月行Ⅱ期手术,Ⅱ期术后2~3月行上部修复。结果无种植体松动、脱落及上颌窦炎症发生,X线复查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阴影,均形成良好骨结合,术后6~9月完成种植体上部修复。结论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植骨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行之有效的重建方法。
黄文秀郑静宜吴东杜志斌杨进陈江
关键词:上颌窦牙种植骨种植牙缺失
颌骨缺损患者的种植修复咬合重建
2010年
目的探讨颌骨缺损患者种植修复重建咬合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颌骨缺损患者进行种植修复咬合重建,除1例采用固定修复外,其余均采用活动义齿修复,其中采用磁性固位的覆盖义齿修复3例,杆卡式修复2例,球帽式修复2例,套筒式覆盖义齿修复1例,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修复1例。结果经过12~48月的临床观察,除杆卡式修复的1例患者由于软组织较厚,牙龈在带入6月时出现增生外,其余患者未发生任何临床症状。38枚种植体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种植技术结合适当的修复方法能够使颌骨缺损获得良好的咬合功能及美学效果。
杜志斌陈江黄文秀杨进郑静宜
关键词:上颌骨下颌骨牙种植体义齿精密附着体义齿
口腔种植治疗中的团队配合之三:医护配合被引量:2
2011年
一、种植手术时配合 1.术前准备 1)登记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联系地址、种植体位置、种埴体类型、X线片记录号,以备术后对病人进行随访。
杨进黄文秀吴东杜志斌郑静宜邱海鸥张景华陈江
关键词:医护配合口腔种植手术术前准备X线片
非诱导条件下犬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物特性研究
陈江杨进黄文秀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特性成骨活性
屏障膜联合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修复牙槽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初步探讨屏障膜与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结合后在牙槽骨缺损修复领域的应用潜能。方法①细胞培养:采用犬来源的MSCs体外扩增培养,观察检测非诱导条件下MSCs的生长变化和成骨分化。②动物实验:拔除3只雄性杂种犬的双侧上下颌第一、二前磨牙,保留唇舌侧牙槽嵴,制备一近远中向15mm×5mm,冠根向8mm的骨内缺损,随机分3组予以下处理:a.空白对照组:直接缝合牙龈;b.单纯膜组:骨缺损区上覆盖Bio-Gide膜后缝合牙龈;c.膜+MSCs:缺损区植入自身MSCs-胶原膜复合物,细胞朝向骨面,覆盖Bio-Gide膜后缝合牙龈,分别于术后4,8,12周随机取材,进行大体、X线和组织学检测。结果形态学观察表明,MSCs贴壁细胞呈集落生长,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未加入成骨诱导剂,细胞形态发生变化,钙沉积出现,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表达。3代内扩增的MSCs有成骨活性,原代细胞成骨活性优于传代后细胞。动物实验表明,两盖膜组较空白对照组在8周内有明显的骨形成,但胶原膜加用MSCs在促进骨形成上未见明显区别。结论MSCs在体外培养能大量扩增,具有自然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使用Bio-Gide胶原膜进行引导骨再生术(GBR)可促进成骨,并且与GBR联用MSCs差异不明显,提示两者联合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杨进陈江黄文秀赵欣闫福华
关键词:牙槽骨缺损引导骨再生术骨髓基质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