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益超

作品数:106 被引量:532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2篇疟疾
  • 22篇吸虫
  • 21篇虫病
  • 16篇寄生虫
  • 14篇华支睾吸虫
  • 10篇寄生虫病
  • 8篇疫情
  • 8篇源性
  • 7篇旋毛虫
  • 7篇输入性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7篇寄生
  • 6篇土源性
  • 6篇土源性线虫
  • 6篇流动人口
  • 6篇感染率
  • 6篇肠道
  • 5篇吸虫病
  • 4篇疫情分析

机构

  • 97篇广西壮族自治...
  • 21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百色市疾病预...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广西大学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2篇重庆市疾病预...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江苏省血吸虫...
  • 1篇宁波市疾病预...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作者

  • 102篇杨益超
  • 24篇许洪波
  • 24篇区方奇
  • 22篇蒋智华
  • 21篇黎军
  • 20篇林康明
  • 19篇李树林
  • 19篇黎学铭
  • 19篇吴钦华
  • 17篇谢祖英
  • 17篇黄铿凌
  • 17篇商少明
  • 16篇万孝玲
  • 16篇张伟尉
  • 15篇韦海艳
  • 14篇杨庆利
  • 12篇麦富珍
  • 12篇黄亚铭
  • 12篇石云良
  • 11篇欧阳颐

传媒

  • 16篇中国寄生虫学...
  • 16篇应用预防医学
  • 14篇中国热带医学
  • 12篇中国血吸虫病...
  • 7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广西医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广西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1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支睾吸虫成虫体被结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解华支睾吸虫体被的超微结构特征,用华支睾吸虫囊蚴实验感染大鼠(100个囊蚴/鼠),感染后40 d,收集华支睾吸虫成虫,应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虫体体表,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虫体体被结构。扫描电镜下可见,虫体体表有许多结节突起,突起之间有丝状物连接;虫体的感觉乳突突出于表面,大小和分布不均。透射电镜下可见,虫体的表皮由体被、肌层、细胞体层组成。体被表面覆盖许多突起,突起内有线粒体、分泌颗粒和分泌小泡,最外层的突起有脱离虫体的趋势。基质层内有球形和杆状两型分泌颗粒、分泌小泡、线粒体。肌层分布有环形肌和纵行肌2种。细胞体层内细胞核清晰,细胞质内可见两型特征性的分泌颗粒和分泌小泡。细胞体层和体被通过胞质桥相连。
石云良万孝玲蒋智华成晓静杨益超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1基因鉴别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的双重PCR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18年
分别提取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的基因组DNA,针对两种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1(COX1)基因设计引物,进行单重和双重PCR扩增。用针对华支睾吸虫的3对引物进行单重PCR扩增,FC1/RC1和FC3/RC3引物分别扩增出328 bp和356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FC2/RC2引物未扩增出任何条带;用针对扇棘单睾吸虫的FH1/RH1和FH2/RH2引物进行单重PCR扩增,分别扩增出200 bp和190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用华支睾吸虫FC1/RC1引物,结合扇棘单睾吸虫的FH1/RH1和FH2/RH2引物,分别进行双重PCR扩增,均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彼此间无干扰。
蒋智华杨庆利杨益超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双重PCR
人眼结膜吸吮线虫1例报告被引量:5
2007年
江超穗杨益超江蓓韦涛
关键词:眼感染寄生虫性病例报告
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防广西片区2012年疟疾疫情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2012年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防广西区疟疾发病情况及流行态势,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联防广西片区8市县2012年疟疾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防广西片区共报告疟疾病例16例,占全广西病例总数的7.27%(16/220),比2011年占全广西病例比例(15.18%)下降了52.09%;年发病率为0.02/万,与2011年持平。全年共血检常住居民发热病人17 595人次,未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例;血检流动人口7 334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16例,阳性率为0.22%,其中间日疟6例,恶性疟9例,三日疟1例;病例分布于玉林市、陆川县、容县、北流市、桂林市、全州县,所报告16例疟疾病例均为到非洲、东南亚地区务工感染返乡人员。全年无输入性疟疾继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2012年广西片区疟疾疫情平稳。加强对到非洲、东南亚地区务工返乡流动人员的疟疾监测是巩固防治成果的关键。
林康明黎军韦树娇黄亚铭李锦辉郭传坤韦海艳杨益超
关键词:疟疾联防流动人口
广西2015年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被引量:30
2019年
目的了解和分析广西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态势,为制定寄生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15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17个县(市、区)为调查县(市),再从这些县(市)抽取22个农村调查点和24个城镇调查点,采集1岁以上常住居民(居住超过6个月以上)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肠道蠕虫卵并计数,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3~6岁农村儿童蛲虫卵,采用直接涂片法检测肠道原虫滋养体或包囊。结果共调查11 938人,肠道蠕虫总感染率为13.41%(1 601/11 938)。检出钩虫、蛔虫、鞭虫、蛲虫和华支睾吸虫等5种肠道蠕虫,钩虫、蛔虫、鞭虫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11%(252/11 938)、0.67%(80/11 938)、0.77%(92/11 938)和9.62%(1 148/11 938);3~6岁儿童蛲虫感染率为8.69%(51/587);肠道原虫感染率为4.31%(246/5 702)。肠道蠕虫感染率男、女性分别为16.41%(945/5 758)和10.61%(656/6 180),男性高于女性;40~49岁年龄组人群感染率最高,为20.08%(431/2 146);壮族人群感染率为22.18%(1 094/4 932),较其他民族高。结论广西人群肠道蠕虫、原虫感染率较第1、第2次全国寄调有较大幅度下降,华支睾吸虫是现阶段感染最严重的肠道蠕虫,应成为今后预防和治疗寄生虫病的重点。
万孝玲张伟尉蒋智华吕国丽区方奇韦海艳林源唐雯茜韦树娇黄铿凌杨益超
关键词:钩虫蛔虫鞭虫蛲虫华支睾吸虫
南宁市孕妇孕期子宫底高度正常值范围的探讨
1997年
用宫高测量方法测量550例正常孕妇不同孕周的宫高值。绘成曲线,并与585例分娩不同体重新生儿的孕妇的宫高值曲线相比较,结果两者大致平等。南宁地区孕妇宫高正常值范围的百分位数与上海地区正常值范围相比较,两者相似。
王小华李启金邓忠梅杨益超
关键词:孕妇正常值
广西2010年8市县疟疾流行态势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2010年粤桂琼联防区广西8市县疟疾发病情况与监测效果,为修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8市县2010年疟疾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8市县查见疟疾病人3例,其中间日疟2例,恶性疟1例,均为输入性疟疾,发病率为0.04/10万。2010年8市县当地居民血检13 477人,均为阴性,流动人口血检10 338人,检出间日疟2例,恶性疟1例,阳性率为0.029%。结论 8市县疟疾疫情稳定,当地疟疾传播已降到很低水平。
毛玮黎军黄亚铭李锦辉郭传坤林康明杨益超杨庆利
关键词:疟疾联防流动人口
三苯双脒2种用药方式治疗华支睾吸虫感染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观察三苯双脒2种不同用药方式治疗华支睾吸虫感染的疗效,为治疗华支睾吸虫感染临床用药方案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防治门诊就诊的华支睾吸虫感染者,按感染者确诊入组的时间段分层随机分为2剂次隔周服组和3剂次连服组。2剂次隔周服组使用三苯双脒2剂次顿服,单剂400 mg,第1剂次与第2剂次间相隔7 d;3剂次连服组使用三苯双脒3剂次顿服,单剂400 mg,连服3 d;均为夜间临睡前服用,服药1个月后遵嘱复诊复查,观察治疗前后虫卵数量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组入组治疗观察者451例,其中2剂次隔周服组216例,轻度、中度感染者分别占比87.96%(190/216)、11.11%(24/216);3剂次连服组235例,轻度、中度感染者分别占比87.66%(206/235)、11.06%(26/235)。治疗后2组总阴转率96.23%(434/451),虫卵减少率99.42%。2组间虫卵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3,P=0.855)。2组内轻度和中度感染阴转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均为0.000,P均为1.00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54%(25/451),以头晕多见,症状较轻,持续时间短。结论三苯双脒治疗华支睾吸虫感染,单剂400 mg、2剂次隔周顿服及3剂次连服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黄星炯班贡生陆丽艳林世保李玉琦黄显泽杨益超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三苯双脒用药方式疗效
广西首次发现野生果子狸感染旋毛虫
2011年
目的对广西龙州果子狸旋毛虫分离株进行虫种研究,确定当地是否存在新虫种。方法对龙州果子狸旋毛虫分离株进行囊包形态学、毒力和保姆细胞形成时间进行实验观察。提取并且扩增该旋毛虫及从德保、南丹野鼠体内分离的旋毛虫、河南旋毛虫分离株细胞色素氧化酶1(COX1)基因,分析同源性及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生树,并且与Genbank已知的旋毛虫相应基因序列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龙州旋毛虫分离株原代囊包的平均大小为328.72μm×236.42μm。小鼠接种旋毛虫(2 000条/只)后,半数死亡天数为24~25d,死亡率为84.62%。小鼠感染后第18d开始形成保姆细胞,第34d后保持在较高水平波动,至56d实验结束时仍可见少量游离幼虫,未见钙化死亡囊。龙州旋毛虫分离株和南丹旋毛虫分离株、河南分离株之间COX1的同源性为99.8%~100.0%,遗传距离为0.000~0.003。龙州旋毛虫分离株、南丹旋毛虫分离株及河南分离株与基因库中T.spiralis COX1基因的同源性为98.8%~99.0%,遗传距离为0.003~0.005。构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果子狸分离株与德保、南丹分离株及Genbank中的T.spiralis在同一分枝,与其它旋毛虫种在不同的分枝。结论广西龙州发现果子狸自然感染旋毛虫,与广西德保、南丹两县野鼠体内分离旋毛虫为同一虫种,即T.spirilas,广西未发现新的旋毛虫种株。
欧阳颐黎学铭张鸿满杨益超杨芳芳张小娟王鸽
关键词:旋毛虫果子狸系统发生树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分析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评估传播风险,探讨防控策略。方法收集2014年广西网络直报系统疟疾疫情数据以及所辖14个地市的疟疾疫情年报表,对输入性疟疾病例个案的流行病学信息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广西共报告疟疾病例184例,较2013年(1251例)减少了85.29%,发病率为0.35/10万,均为国外输入性病例。四种疟疾病例均有发现,恶性疟病例最多,占49.46%;卵形疟次之,占32.07%。病例分布于区内11个地市中的32个县(区),其中上林县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65.76%。病例以男性为主,占98.37%;20~49岁青壮年占87.50%。病例来自非洲的14个国家和东南亚的2个国家;非洲输入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6.41%,其中加纳输入病例占病例总数的48.37%;东南亚输入病例占病例总数的13.59%。病例在国外所从事职业主要为淘金,占86.96%。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病例报告机构以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为主,间日疟、卵形疟病例回国?发病时间较长。结论非洲、东南亚是广西输入性疟疾病例的主要来源国,出国务工返乡人员可能存在休眠子所致的疟疾复发风险,需引起足够重视。
林康明黎军杨益超韦树娇张伟尉冯向阳韦海艳黄亚铭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复发防控策略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