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琼
- 作品数:19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某底框结构火灾检测鉴定与处理
- 本文阐述了对发生火灾的某底框结构进行检测鉴定及加固处理的过程,探讨了火灾鉴定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为以后的火灾检测鉴定提供参考.
- 杨琼陈昌松何林
- 关键词:底框结构火灾
- 文献传递
- 阵列碟簧柱支座竖向隔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前工程上常用的隔震支座在水平隔震上可发挥良好的效果,但不具备竖向隔震的效能。随着实际工程尤其是重大工程对建筑抗震安全水平的要求不断升高,建筑三维隔震的工程需求日益增大,研发同时具有水平和竖向隔震效能的三维隔震系统无疑是当务之急。在传统水平隔震支座的基础上,将碟形弹簧组合和阵列排布应用于建筑竖向隔震,设计了阵列碟簧柱竖向隔震支座,对其设计构造、原理及特点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对这种新型隔震装置进行竖向单调加载和竖向循环加载试验,研究其竖向隔震性能及其相关参数的影响。
- 杨琼郭阳照付航李贤杰
- 关键词:竖向隔震隔震支座隔震性能
-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减震加固对比分析
- 开缝钢板墙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的新型减震墙,目前主要用于多、高层钢框架或组合框架的新建工程中;屈曲约束支撑(BRB)是一种减震效果良好的耗能支撑,在新建及加固工程中均有采用.本文以一个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工程为案例,...
- 李贤杰杨琼郭阳照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屈曲约束支撑动力特性抗震性能
- 某高校旧宿舍扩建改造加固实例
- 通过某高校旧宿舍改、扩建项目实例,阐述了巳有建筑结构的现有安全状况及现场条件对处理方案选择的影响。
- 杨琼张孝培
- 关键词:沉降差抗震构造建筑结构
- 文献传递
- 一种竖向隔震支座及其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隔震支座及其制作方法,属于结构震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开设有凹槽的下支承座和位于所述凹槽内的上支承板;上支承板的周边排布有凸肋,凹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与凸肋相匹配的肋槽;肋槽和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阻尼层,槽底...
- 郭阳照吴体杨琼
- 文献传递
- 我国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 2011年
- 回顾了我国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发展的历史,论述了目前我国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 潘毅张蓬勃杨琼林拥军
- 关键词:抗震鉴定抗震加固
- 阻尼填充墙在某框剪结构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 首次将阻尼填充墙(DIW)运用于既有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抗震加固中,建立相应的整体结构分析模型并进行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探究DIW的减震加固效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结构抗震加固除了增设抗侧力构件、增大构件截...
- 郭阳照杨琼吴体
-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抗侧刚度
- 新型扇形盘式消能器的设计原理与减震性能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提出了新型扇形盘式消能器(FDED),阐明其设计原理、特点及关键力学参数的计算理论,设计传动头构造方案不同的FDED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对FDED模型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及位移和应力分布等进行分析,探究FDED的减震性能及其传动头构造的影响,结果表明:FDED设计原理可行,减震机理明确,其转盘式的构造可起到有效的位移放大效果,使得消能器在小激励位移下即可发挥耗能作用;FDED耗能性能稳定,耗能能力强,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可达54%以上;FDED的恢复力特性具有明显的双线性特性,屈服后刚度主要由叠层橡胶提供,较初始刚度显著降低;传动头的构造方案对FDED的受力和工作机制的实现有重要影响。带过渡块圆形截面传动头构造方案可显著缓解应力集中现象,同时避免方形截面传动头构造方案对转盘转动造成卡停的不良情况,为较优的传动头构造方案。
- 郭阳照吴体杨琼杨成
- 关键词:减震装置设计原理减震性能
- 汶川地震中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及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汶川地震中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主要的震害表现为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出现严重开裂或破坏,而框架结构的主体构件(框架梁、框架柱)破坏相对较轻。目前,我国规范中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没有详细说明,而填充墙与框架结构的相互作用对于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却是存在的。结合汶川地震中填充墙框架结构的各种破坏情况,研究填充墙与框架结构之间作用的机理,分析地震作用下填充墙对于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对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抗震加固提出合理的建议。
- 潘毅杨琼林拥军张丰报
- 关键词: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
- 我国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 了我国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发展的历史,论述了目前我国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工作所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既有建筑物剩余可靠度的研究、现场检测技术的研究、抗震加固设计理论的研究等方面对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的发展方向提...
- 潘毅张蓬勃杨琼林拥军
-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地震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