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丽
- 作品数:7 被引量:95H指数:3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并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合并肾脏疾病的8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投掷硬币的方法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调整血糖、血脂、血压等口服药物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指标与实验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9.55%,略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杨燕丽臧淑妃张秋玲
- 关键词: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前列地尔安全性
-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短链脂肪酸、细胞免疫和炎症因子的变化
- 2023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细胞免疫和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60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两组,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作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不伴骨质疏松作为对照组,各30例。检测两组患者SCFAs、CD4^(+)T细胞、CD8^(+)T细胞、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测定患者L_(2~4)及左股骨颈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比较两组上述各检测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乙酸、丙酸、丁酸、己酸和异己酸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T细胞低于对照组,CD8^(+)T细胞、IL-6和TNF-α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短链脂肪酸、细胞免疫和炎症因子发生改变,可能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产生影响。
- 宋美情汪日红杨燕丽王婧瞿欢佳
- 关键词:短链脂肪酸白介素-6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隐匿性肺部感染病原学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隐匿性肺部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老年患者286例,根据肺部感染的隐匿性分为隐匿性肺炎组134例和非隐匿性肺炎组15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隐匿性肺炎的感染特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134例隐匿性肺炎组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110例,阳性率为82.09%,共检出病原菌157株;152例非隐匿性肺炎组病原菌培养阳性者有135例,阳性率为88.82%,共检出病原菌183株;两组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4,P>0.05);阳性患者检出病原菌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73,P>0.05);两组治疗情况大致相似,隐匿组肺炎组患者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均高于非隐匿性肺炎组(P<0.05);两组年龄、合并老年痴呆、甲状腺功能减退、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长时间卧床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高龄(OR=1.984)、合并症[甲状腺功能减退(OR=1.511)、老年痴呆(OR=1.470)]及长时间卧床(OR=1.267)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隐匿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常具有隐匿性,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预后情况较差,其中高龄、合并症(老年痴呆、甲状腺功能减退)及长时间卧床是患者出现隐匿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杨燕丽张秋玲杨璐瞿欢佳朱莉菲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隐匿性LOGISTIC回归分析
- 司美格鲁肽改善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1例被引量:2
- 2022年
- 报道1例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后使用司美格鲁肽治疗的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24岁男性,因“血糖升高2年,血糖控制不佳1年余”就诊,完善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予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后,效果不佳,后改用司美格鲁肽1.0 mg每周1次皮下注射治疗,血糖控制良好,体重减轻。司美格鲁肽是一种兼顾降糖和保护心血管并发症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可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 卓莉莉张秋玲王婧杨燕丽周玲玲
- 关键词:心血管保护
-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肠道菌群对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68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两组,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作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不伴骨质疏松作为对照组,各34例。检测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测定患者第2~4腰椎(lumbar spine 2~4,L2~4)及左股骨颈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肠道菌群与骨密度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组患者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ouleothrix菌较对照组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Kouleothrix菌与L2-4的骨密度(BMD)呈正相关(r=0.65,P<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发生改变可能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产生影响,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宋美情瞿欢佳王婧杨燕丽汪日红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骨质疏松
- 格列吡嗪控释片对新发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调脂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格列吡嗪控释片对新发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调脂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4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新发T2DM伴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给予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h血糖值(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不良反应做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FPG、2hPG、TC、TG及HOMA-IR均明显下降,研究组TC、TG下降幅度更大,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与对照组(7.1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新发T2DM伴NAFLD疗效确切,可有效降血糖、血脂,同时降低胰岛素抵抗,安全性高。
- 杨燕丽臧淑妃
- 关键词:格列吡嗪调脂效果
-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比较被引量:75
- 2014年
-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在治疗前、后12周测定患者血生化指标、血清RBP-4和APN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三酰甘油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AP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05)。吡格列酮组RBP-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5),二甲双胍组RBP-4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的RBP-4、FIns和HOMA-IR水平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均<0.05),BMI水平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对于T2DM合并NAFLD的患者,吡格列酮在降低脂肪炎症因子RBP-4、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
- 杨璐宋美情张秋玲寿岚臧淑妃杨燕丽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脂联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