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宾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敲除PPK基因对幽门螺杆菌逃避巨噬细胞免疫清除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敲除多聚磷酸激酶(polyphosphate kinase,PPK)基因后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逃避巨噬细胞免疫清除的影响.方法:通过同源重组的原理构建H.pylori PPK敲除菌株.提取PPK敲除菌株体内多聚磷酸盐,转化为ATP进行定量,并与野生型菌株内多聚磷酸盐水平进行比较.将PPK敲除菌株及野生型菌株分别与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共同培养,比较存活的H.pylori数量.结果:成功构建敲除PPK的H.pylori菌种.Western blot显示该菌无PPK蛋白表达.对敲除PPK的H.pylori菌株中的多聚磷酸盐定量结果显示,其内PP含量为0.46±0.25nmol Pi/mg Protein,显著低于G27野生菌种(175.33±21.22nmol Pi/mg Protein,P<0.01).将该菌株与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共同培养,2h时间点,G27及G27ΔPPK菌种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无显著差异;而在24h时间点,G27ΔPPK菌种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率显著低于野生型G27菌种,巨噬细胞内的BacLightkit染色结果显示,G27ΔPPK菌种在巨噬细胞内获得染色的活菌显著低于野生型G27菌种.结论:PPK是H.pylori合成多聚磷酸盐的关键酶.敲除该基因后,H.pylori合成多聚磷酸盐的能力显著下降,其逃避巨噬细胞清除的能力明显减弱.
- 杨诏旭路程伊杨宾夏宁窦科峰
-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巨噬细胞
- 改良Roux—en—Y胃转流术治疗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1年临床随访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通过病例自身对照研究,评价改良Roux—en—Y胃转流术(RYGP)治疗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的1年效果,并探讨合理的手术择入标准。方法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72例T2DM患者接受改良RYGP,其中男性45例,女性27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7±10)岁。术前体质量指数(BMI)18.69~31.22kg/m^2,平均(26±4)kg/m^2。分别在术前以及术后1、3、6、12个月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hPG)、体质量、BMI和用药情况,在术前以及术后6、12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手术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改良RYGP后1、3、6、12个月与术前相比,空腹血糖、2hPG、体质量和BMI明显改善(t=7.014~10.254,P=0.000);术后6、12个月与术前相比,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改善(t=1.782~7.789,P=0.000~0.103),Fins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的手术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2.2%、27.8%、36.1%、60.6%,1年时缓解率为94.3%。术后1年完全缓解与术前空腹c肽正常、胰岛素抗体阴性和口服降糖药有关(χ^2=11.730,P:0.003;χ^2=7.131,P=0.028;χ^2=6.149,P=0.046)。结论改良RYGP治疗非肥胖的T2DM安全、有效,术后胰岛细胞功能明显改善。术前空腹C肽正常、胰岛素抗体阴性的T2DM患者术后1年手术完全缓解率较好。
- 陈亚峰杨帆杨雁灵吴楠郑志刚李小磊杨宾王琳陈媛廉恒丽宋波薛跃进蔡宏伟窦科峰陈勇
- 关键词: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