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军

作品数:6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电致发光
  • 2篇配合物
  • 2篇稀土
  • 2篇稀土配合物
  • 2篇光谱
  • 2篇发光
  • 2篇
  • 2篇EU
  • 1篇电致发光器件
  • 1篇氧氟沙星
  • 1篇沙星
  • 1篇突变
  • 1篇谱表
  • 1篇气体
  • 1篇气体脱硫
  • 1篇染色
  • 1篇染色方法
  • 1篇组织染色
  • 1篇喹诺酮
  • 1篇镧系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 2篇北方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6篇杨军
  • 5篇徐怡庄
  • 3篇吴瑾光
  • 2篇章婷
  • 2篇徐征
  • 2篇沈鸿
  • 2篇陶栋梁
  • 2篇高宏成
  • 1篇刘新起
  • 1篇苏允兰
  • 1篇陈国华
  • 1篇任宇
  • 1篇杨丽敏
  • 1篇王毅
  • 1篇王祥云
  • 1篇翁诗甫
  • 1篇苗笛
  • 1篇许振华
  • 1篇魏雄辉
  • 1篇吴谨光

传媒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煤气与热力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环丙沙星铽荧光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及染色新方法被引量:16
2004年
合成了环丙沙星铽荧光配合物 ,并研究其与 DNA分子的相互作用 .对比 DNA分子吸附配合物分子前后的显微红外及荧光光谱发现 ,以环丙沙星分子为配体的稀土配合物同 DNA间存在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诱导了 DNA二级结构的构象变化 .基于这种相互作用 ,研究了环丙沙星铽配合物对口腔粘膜组织切片的荧光染色 ,得到了同经典的苏木精
杨军任宇徐怡庄苏允兰张莉刘智王凡杨丽敏王晶高宏成叶放吴瑾光
关键词:DNA相互作用染色方法病理诊断组织染色
DDS催化剂脱硫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被引量:20
2002年
介绍了DDS催化剂脱硫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研究的方法与结果 ,并介绍了DDS催化剂脱硫技术在化肥厂半水煤气与变换气脱硫过程的工业应用 ,用于脱硫和脱碳 ,可将气体中总硫脱至 1mg/m3以下 ,二氧化碳含量降至 0 .0
魏雄辉刘新起王祥云王毅楮泰伟陈国华杨军
关键词:气体脱硫DDS催化剂
镧系离子(Eu^(3+),Tb^(3+))氧氟沙星配合物的合成和光谱表征被引量:16
2002年
本文报道了镧系离子Eu3 + ,Tb3 + 同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氧氟沙星形成配合物的合成。用元素分析法和ICP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n(oflo) 3 Cl3 ·8H2 O。红外光谱表明氧氟沙星配体羧基同中心离子发生螯合 ,并可能与邻位羰基形成六元环稳定结构。荧光光谱表明 ,Eu配合物具有很宽的激发谱带 (2 0 0~ 45 0nm) ,明显区别于其他羧酸类的稀土配合物 ;中心离子Eu3 + 发射谱位于 5 79 0nm(5D0 7F0 ) ,5 92 2nm(5D0 7F1) ,6 12 2nm(5D0 7F2 ) ;而Tb3 +
杨军徐怡庄翁诗甫叶放高宏成吴瑾光
关键词:镧系离子光谱表征氧氟沙星喹诺酮
共掺杂稀土配合物Tb_(0.5)Eu_(0.5)(asprin)_3phen电致发光的研究被引量:11
2002年
合成了共掺杂稀土配合物Tb0.5Eu0.5(asprin)3phen,将其掺杂到导电聚合物PVK中,制成结构为ITO PVK∶RE配合物 PBD Al的电致发光器件。与PVK∶Eu(asprin)3phen体系为发光层的相同结构的器件相比,我们发现铽离子的引入能猝灭PVK的发光,增强铕的发光,而Tb3+本身的发光很弱,几乎看不到,说明Tb3+在其中起到能量的中间传递作用,促进了PVK到Eu3+的能量传递。本文就器件的发光特性及掺杂体系的能量传递进行了初步讨论。
沈鸿徐征章婷陶栋梁杨军徐怡庄
关键词:掺杂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电致发光器件
荧光激发光谱的突变行为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在研究荧光物质的荧光光谱时 ,人们利用激发光谱探讨荧光发射过程中的能量传递与荧光物质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 ,激发光谱和吸收光谱有着对应的关系 ,甚至是吸收光谱的复制。但是 ,例外却是很多。综合考虑了在传统的测量条件下影响激发光谱的各种因素 ,建立了溶液中荧光物质激发光谱的数学模型 ,并结合突变论的思想对模型加以数学分析。结果表明 ,当样品浓度低于某一浓度上限时 ,样品的激发光谱与吸收光谱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但是随着样品浓度的升高 ,激发光谱谱带的拓扑结构会发生一系列的突变的现象。最终导致荧光样品的激发光谱与吸收光谱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对萘的正己烷溶液荧光激发光谱和吸收光谱进行比较研究 ,从实验上证实了上述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在传统的测量条件下 ,只有当样品的浓度处于某一极限浓度以下时 ,样品的激发光谱与吸收光谱之间是拓扑等价的。超过这一浓度 ,这种等价关系不再成立。
苗笛徐怡庄杨军许振华吴瑾光
关键词:吸收光谱拓扑结构
稀土配合物Eu(asprin)_3phen发光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将稀土配合物Eu(asprin)_3phen掺杂到导电聚合物PVK中,制成结构分别为ITO/PVK:RE配合物/LiF/AI(1),ITO/PVK:RE配合物/PBD/LiF/AI(2)的电致发光(EL)器件。发现二者的电致发光谱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器件(1)中,来自Eu^(3+)的位于594nm(~5D_0→~7F_1)和614nm(~5D_0→~7F_2)处的发光强度大致相当,而在器件(2)中,EL主要来自Eu^(3+)位于614nm的发光,594nm处的发光很弱,与薄膜状态下的光致发光谱(PL)一致。并针对此现象进行了初步讨论。
沈鸿徐征陶栋梁杨军陈晓红章婷徐怡庄吴谨光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发光特性电致发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