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伊磊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2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毛霉型豆豉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4年
- 毛霉型豆豉是我国传统的大豆发酵制品之一。它是以大豆为原料,利用毛霉所产的酶系分解原料中的蛋白质、淀粉类等物质,当达到适宜的程度时,再添加食盐、酒等辅料,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让原料中的部分蛋白质及其分解的产物在特定条件下保存下来,从而制得的风味独特的调味品。毛霉型豆豉深受人们喜爱,因为它不仅含有丰富的基本营养成分,而且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它们通过各自或彼此之间的协同作用,构成了大豆发酵食品独特的保健功能,如抗氧化、减缓衰老、降血糖等。本文对近年来毛霉型豆豉中的大豆异黄酮、活性多肽、γ-亚麻酸、黑色素等功能性成分以及某些酶的功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进一步对毛霉型豆豉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 杨伊磊青文哲陈力力
- 关键词:毛霉型豆豉
- 南瓜子油的气相色谱分析及理化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子油,气相色谱等方法测定了南瓜子油的理化成分、脂肪酸组成、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南瓜子含粗蛋白质为33.28%,粗脂肪为42.77%;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子油的提取率为90%,明显优于其他提取方法;南瓜子油含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52.29%,所得南瓜子油品质良好酸价为1.46 mg/g,过氧化值为1.62 mmol/kg。
- 吕程丽周红丽蒋婷杨伊磊
- 关键词:超临界气相色谱脂肪酸
- 禽蛋表面细菌污染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检测养殖场的禽蛋受细菌污染的情况,调查分析禽蛋表面细菌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根据GB 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对饲养场的蛋壳表面、饲料、垫草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进行测定,采用沉降法测定饲养场空气中的细菌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饲养场鸡蛋和鸭蛋表面的细菌菌落总数分别达到4~6和6~7个数量级,且饲养场的空气、饲料以及垫草中的细菌数越多,从蛋壳表面检测出来的细菌数也越多。结论养殖场的禽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细菌污染,且饲养场的空气、饲料、垫草是造成禽蛋表面细菌污染的主要原因,禽蛋生产过程中卫生管理非常重要。
- 杨伊磊李梦丹陈力力青文哲张依凡
- 关键词:饲料细菌菌落总数
- 南瓜籽油的微胶囊化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喷雾干燥法将南瓜籽油进行微胶囊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复合壁材配比、芯壁材配比及乳化剂的添加量,得到南瓜籽油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南瓜籽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为1:1、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5、乳化剂的添加量为3.5%,此时南瓜籽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1.05%。
- 杨伊磊黄晴廖卢艳
- 关键词:南瓜籽油喷雾干燥微胶囊包埋率
- 即食麻辣杏鲍菇的加工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以杏鲍菇为主料,辣椒、花椒、糖等为配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加工麻辣杏鲍菇即食产品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感官评价确定最佳搭配。结果表明:最佳杀青条件是柠檬酸添加量0.15%,抗坏血酸钠添加量0.15%,氯化钠添加量2.0%,杀青时间4 min;最佳麻辣油配比是辣椒5%,花椒5%,辣椒粉6%;最佳调味料比是食盐1.5%,味精0.5%,白糖2.5%。
- 杨伊磊陈慕毅陈力力
- 关键词:杏鲍菇感官评价
- 毛霉型豆豉后发酵阶段蛋白质水解产物的生成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
- 2017年
-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毛霉型豆豉后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对各阶段蛋白质水解产物与不同因素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APIZYM系统对毛霉所产胞外酶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蛋白质最终水解产物的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11~20 kD之间,后发酵0~7 d蛋白质分子质量下降迅速,且此阶段多肽成分发生较大改变,7~42 d主要引起的是多肽含量的变化;总酸含量与蛋白质水解物生成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972,其次为褐变强度,再次为还原糖含量;API ZYM系统检测出毛霉可产生6种胞外酶。
- 杨伊磊李梦丹刘金陈力力蒋立文
- 关键词:毛霉型豆豉蛋白质水解产物
- 油茶籽干渣固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菌种筛选被引量:2
- 2015年
- 以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后的油茶籽干渣为原料,通过添加适量辅料,用酵母菌、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单菌和混菌组合的发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康宁木霉能充分利用油茶籽渣液态发酵培养基和固态发酵培养基中的营养基质从而良好生长。以10%的总接种量将菌种接种到固态发酵培养基中,在28℃下进行恒温发酵,两天翻曲一次,培养6 d后,烘干至恒重测定粗蛋白含量,其中以康宁木霉和啤酒酵母接种量1∶1组合产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了21.23%,与初始培养基相比提高了89.68%。
- 青文哲杨伊磊陈力力
- 关键词:菌种筛选单细胞蛋白固态发酵
- 油茶籽粕纳豆酱发酵条件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以接种量、水料比、油茶籽粕添加量以及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油茶籽粕纳豆酱的纳豆激酶酶活为考核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油茶籽粕纳豆酱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油茶籽粕纳豆酱纳豆激酶(NK)酶活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发酵时间>水料比>油茶籽粕添加量>接种量。最终确定油茶籽粕纳豆酱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水料比2.5∶1.0(mL∶g)、油茶籽粕添加量29%、发酵时间22 h。在此最佳发酵条件下,油茶籽粕纳豆酱的NK酶活为(1 044.73±0.87)U/g。
- 李梦丹杨伊磊陈力力郭华
- 关键词:油茶籽粕纳豆激酶响应面
- 一种保健型纳豆泡芙的制作方法
- 一种保健型纳豆泡芙的制作方法,其包括步骤为:首先采用油茶籽粕和黄豆为原料,加入水配制成发酵培养基质,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内蒸煮,待煮熟后冷却至40℃左右,接种纳豆芽孢杆菌,培养,再于4℃冰箱中后熟形成纳豆;再取制得的纳豆,...
- 陈力力李梦丹杨伊磊郭华蒋立文周建平
- 菜籽粕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条件的优化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响应面法对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Plackett–Burman法确定产纳豆激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发酵温度、初始物料比和发酵时间,再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方法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到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6℃,初始物料比90.24 g/(100 g),发酵时间92.82 h,在优化后的条件下,纳豆激酶活力可达6 031.33 IU/g。
- 廖杰琼陈力力杨伊磊青文哲康汝罄
- 关键词:菜籽粕纳豆激酶固态发酵响应面法